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鸣生 《微创医学》2005,24(6):1053-1055
血竭为传统名贵中药,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历史上血竭主要来源是生长于非洲的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分泌的树脂,称为"非洲血竭"或"麒麟竭".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药用血竭主要靠进口.70年代后,我国医药学工作者在云南、广西和海南发现了与"非洲血竭"植物资源相近的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is(Lour)S.G.Chen],从而研制出国产血竭.1990年广西药学工作者将国产血竭开发成我国的中药一类新药,命名为"广西血竭".1999年"广西血竭"的新药试行标准转为正式标准,定名为"龙血竭".现将近年来龙血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地,其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等症[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喹诺里西啶类(quinolizidine)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免疫抑制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2].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其所含的异戊烯基(isoprenyl)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好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3].  相似文献   

3.
龙血竭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鸣生 《医学文选》2005,24(6):1053-1055
血竭为传统名贵中药,有“活血之圣药”的美誉。历史上血竭主要来源是生长于非洲的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分泌的树脂,称为“非洲血竭”或“麒麟竭”。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药用血竭主要靠进口。70年代后,我国医药学工作者在云南、广西和海南发现了与“非洲血竭”植物资源相近的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is(Lour)S·G·Chen],从而研制出国产血竭。1990年广西药学工作者将国产血竭开发成我国的中药一类新药,命名为“广西血竭”。1999年“广西血竭”的新药试行标准转为正式标准,定名为“龙血竭”。现将近年来龙血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  相似文献   

4.
对国产血竭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竭 ,原名麒麟竭 ,是以热带雨林珍贵植物龙血树脂提炼的纯天然药物。在我国中医药学中的记载和应用已有 150 0多年历史 ,但长期以来均依赖进口 ,七十年代初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首先发现了龙血树 ,填补了我国这一珍贵资源的空白 ,并主持研制出首批国产血竭 ,结束了我国千百年来血竭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从此 ,血竭正式列入中国药典。血竭为龙舌兰科剑叶龙血树树脂提炼的纯天然药物 ,其化学成份为五个已知的芳香族化合物和一个命名为血竭皂甙的甾体皂甙。 ( 1)五个已知的化合物的结构 :对羟基苯甲醇乙酯 ,7…  相似文献   

5.
桔梗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性平,味苦辛,归肺经,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效[1],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肺痈吐痰等症[2].  相似文献   

6.
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制备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的最佳方法.方法 考察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不同的载体、龙血竭与载体间不同比例对龙血竭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 龙血竭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效果明显高于龙血竭与载体的物理混合物.结论 龙血竭与泊洛沙姆188按1∶4(质量比)的比例,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龙血竭固体分散体溶出效果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的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穿龙薯蓣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1].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别不同工艺提取的龙血竭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工艺提取的龙血竭进行分析。结果:新工艺提取的血竭中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较传统工艺提取的血竭高,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但黄酮类和芪类成分含量低。结论:免加热工艺为一种独创的、提取率高的新技术,具有推广价值,将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国产血竭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竭为树脂类药材 ,其性味甘、温、咸、平 ,有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收敛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 ,金疮出血及心腹卒痛等症 [1 ] 。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  过去市售的血竭主要依靠从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口 ,进口血竭又称麒麟竭 ,是由棕榈科植物麒麟竭 (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渗出的树脂加工而成 [2 ] 。我国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自 1971年以来开展了进口南药的资源和代用品的研究工作 ,并于 1972年在滇南的孟连等地找到了丰富的国产血竭资源植物 ,即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 (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L…  相似文献   

10.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es BC.的根,味苦、微辛,性平,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百日咳、肝郁肋痛、风疹、疮毒节肿等[1].  相似文献   

11.
土荆芥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荆芥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多作民间用药,<浙江植物志>收载以黎科黎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的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驱虫之功效.主治肠道寄生虫病,外用治湿疹、脚癣,并能杀蛆和驱除蚊蝇[1].土荆芥挥发油有强烈的刺激性,曾有口服土荆芥油胶囊剂中毒的报道[2].既往未曾见有关土荆芥生药鉴定的详细报道,现作一较全面系统的生药鉴定.  相似文献   

12.
蒺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为蒺藜科蒺藜属植物,别名刺蒺藜、硬蒺藜、白蒺藜,其果实、花及根在我国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其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具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的功效,为历版药典所收载.蒺藜的花、苗、根,也有药用记载[2、3].蒺藜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以证实蒺藜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类等化合物,其它尚含甾醇类、氨基酸类、萜类、脂肪酸、无机盐等成分[4、5].  相似文献   

13.
木香类药材鉴别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于木香类药材种类不同,功效主治有别,易引起临床使用混淆。[方法]经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系统地整理出木香类药材商品名的来源,产地,及药材鉴别要点。[结果]木香类药材来源不同其功效主治有别。[结论]由于药材性状,显微鉴别不同,功效主治各有侧重,望临床甄别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龙血竭、苦参、蜘蛛香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白念珠菌为实验菌株,采用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观察龙血竭、苦参、蜘蛛香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龙血竭和苦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白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较差;蜘蛛香对这3种细菌及白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结论:龙血竭、苦参和蜘蛛香对细菌和真菌在体外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Panax Notogin seng(Burk)F.H 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又名参三七、田七,是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名贵中药,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1].过去多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皂苷(PNS)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三七皂苷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介绍,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醉鱼草 Buddleja lindleyana Fort.为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 ,全草药用。醉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 0 0种 ,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我国产 2 9种 ,4变种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醉鱼草性温、辛苦 ,有毒 ,具祛风杀虫、活血之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钩虫痛、痄腮等。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类型较多 ,并具有抗炎、细胞毒等活性 ,但对醉鱼草的研究报道较少[1 ] 。本实验从醉鱼草中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 ,分别是 buddle-jasaponin ( ) ,buddlejasaponin ( )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 ,α-菠甾醇葡萄糖苷 ( …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三叉苦Evodia lepta(Spreng.)Merr.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又名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是三九胃泰的君药。三叉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和疮疡等[1]。为阐明其有效成分,对三叉苦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曾报道了从该植物乙醇提取物的酸溶部分分得3个呋喃喹啉类生物碱[2]。本研究继续报道从该植物乙醇提取部分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补骨脂素(Ⅰ)、2′,3′-de-hydromarmesin(Ⅱ)、茵芋碱(Ⅲ)、帕奇泼酚(Ⅳ)、β-谷甾…  相似文献   

18.
地稔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全草。临床用于治疗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疔疮、毒蛇咬伤等病症[1]。现代临床研究报道将地稔制成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止血功效显著[2]。另外有报道地稔有抗肿瘤、抗衰  相似文献   

19.
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系菊科植物,为刺儿菜属[1].刺儿菜的中药名小蓟,是常用的中药材,主治各种内科出血症、黄疸型肝炎,也有良好的降血脂、利胆退黄作用.对刺儿菜的药理研究较多,表明它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龙血竭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其上市剂型仅有散剂、胶囊剂和片剂.目前,虽然各种缓释剂型已研发出,且可明显提高龙血竭的溶出度,但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实践.这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龙血竭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的功效,在临床有很好的效用.目前临床常见剂型及药物浓度还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通过对其提取工艺的研究,增加其溶出度应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