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探究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58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9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采用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间、脑脊液白细胞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7.2%)(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阶梯式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儿恢复进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9.2%(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8.8%(χ2=5.28,P=0.022)。[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快速改善患儿各项症状及中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在隔离、口腔及皮肤护理、抗病毒、退热、控制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基泼尼松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包括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前神经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神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美罗培南对儿童患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于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纳入12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根据患儿家属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中各有患者60例,比较两组小儿患者的治疗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后遗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3.33%和9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小儿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个数、蛋白浓度以及糖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脊液中的白细胞个数、蛋白浓度以及糖浓度都有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意识恢复时间、嗜睡症状消失、颅内高压消失时间以及患儿的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高压氧联合美罗培南抗菌药物治疗儿童患化脓性脑膜炎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是十分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以及应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其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管理在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听力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和中耳炎康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2组的纯音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水平均较入院时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出院1个月后,2组的纯音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水平均较出院时升高(P均<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对化脓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疗效提升、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消失以及听力恢复均可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路径健康教育管理联合童趣化护理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0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联合路径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接受童趣化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焦虑性情绪、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遵医依从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2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5个方面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各方面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关节肿痛、皮肤紫癜及腹胀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遵医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肾炎和血尿)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健康教育管理联合童趣化护理有助于缓解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焦虑情绪,促进临床症状消失,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遵医依从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F护理管理模式在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4F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功能康复情况[采用Fugl-Meycrflz评分法]、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惊厥康复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关节活动和疼痛、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服务态度、护理效果、疾病知识和问题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4F护理管理模式在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功能康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及家长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JBI模式的循证护理对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142例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基于JBI模式的循证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健康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JBI模式的循证护理可有效帮助患儿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 改善患儿健康结局, 提高护理满意度, 在重症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徐州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3 d和护理7 d后,2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改良生理学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加快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症状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小儿肺炎护理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对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1~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的15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积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憋喘缓解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更早(P均<0.05)。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护理1周后,2组的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于缓解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可促进其临床症状尽早消失,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也得到了家属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预后及家长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9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49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惊厥复发情况)和患儿家长实施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评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观察组患儿惊厥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惊厥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家长出院时HAMA和HAMD评分低于入组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儿体温恢复正常,降低惊厥复发率,改善患儿家长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道分级管理在新生儿肺炎行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12月1日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2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动脉血气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实验室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潮气量(VT)及APACHEⅡ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气道分级管理用于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减轻咳嗽等相关症状,还能纠正其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患儿CIVIQ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CIVIQ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患儿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综合性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改善患儿并发症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配合阶梯式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2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阶梯式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肢体语言沟通配合阶梯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以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1年内复发次数以及1年内再次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肢体语言沟通配合阶梯式护理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护理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哮喘复发次数以及再次住院次数,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腹泻患儿病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子洲人民医院2018年1-7月收治的89例腹泻患儿护理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接受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患儿分别纳入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9)。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相关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常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12%和2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沟通交流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腹泻患儿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快速康复,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心胸外科门诊收治的250例CHD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CHD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特殊病人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拒食次数、哭闹次数、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3.0心脏病模块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拒食次数、哭闹次数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心脏问题及症状、治疗焦虑、躯体自我形象、认知和交流等PedsQOLTM3.0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加快CHD患儿术后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化个体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化个体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APACHEⅡ评分、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各时间段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55±1.24)d、(5.03±1.14)d、(7.29±1.54)d、(21.53±3.1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8.33%、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症肺炎患者采取优化个体护理,可有效降低APACHEⅡ评分,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