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提升园区的整体品牌形象和文化氛围,为生态旅游区的导视系统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本文基于原生态理念对梅山文化园导视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并结合导视系统、体验者和园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整体性、生态性和地域性的设计原则,并在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提出导视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梅山文化园导视系统设计,实现空间定位、环境识别及信息传播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共美术馆具有收藏、研究和展示功能的同时,也在当今时代具备了更多的娱乐和休闲等功能,是现代社会传达艺术信息、教育功能和承载艺术审美的重要公共场所。公共美术馆作为一个划定区域范围的空间,它的导视系统也关系着美术场馆的功能使用的流畅性与艺术性,导视系统的完善是公共美术馆能够有效向观众传达有效信息的前提,本文结合空间导视的特征和表现上着手研究,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朱欣欣 《丝网印刷》2023,(20):68-70
安庆倒扒狮街导视系统存在缺乏地域特色、导视系统形式不统一、内容和数量缺失等问题。针对倒扒狮街导视系统现存问题,从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这一方面入手,以文化为根,解构重组,同时注重导视系统功能作用,以地域为本,将天然静物用于导视系统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西固地域文化进行公共设施设计,强调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性。从充分考虑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西固地域性特征着手,通过实地调研西固公共设施现状,认识到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在对西固地域文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对西固公共设施设计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和思考,在具体设施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西固地域文化内涵,提取地域文化符号具体运用于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要注重设施造型、色彩、材质等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通过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设施,营造出适合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公共活动空间,凸显出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品牌形象,从而促进西固区文化形象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快速发展,成为了现代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空间是高密度人流聚集的场所,为了实现较为合理的乘车流向,空间中的导视系统成为了空间设计的重要部分。空间导视系统能够为乘客提供各种导向识别信息,满足乘客乘车时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与视知觉相关的最新理论文献,主要从视知觉角度出发调研南京地铁空间,对南京地铁空间导视系统进行研究,并结合空间中的环境对乘客乘车过程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地分析探究,最后总结出视知觉对于人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垚  张茵 《丝网印刷》2023,(18):105-107
探析竹文化元素在城市空间更新中的再创新方法,将城市公共空间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再设计。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对竹元素的物质属性、文脉精神等进行提取,归纳总结出设计策略。文章旨在指导武汉市三角湖公园的再设计实践,以期为竹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用提供实践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7.
超市环境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终端,但当前国内超市中对于农产品展销区信息的视觉导视的设计存在一些缺点,如信息混乱、图形设计单一、缺少与消费者的互动等。因此本文基于超市环境空间特点,结合超市环境空间对消费者的指引性作用,提出农产品展销区视觉导视设计的原则和农产品视觉导视app设计的流程,使消费者通过良好的视觉导视系统放心购买绿色农产品,并拓展导视系统的信息内容,让消费者能从中获得与农产品相关的溯源信息,对今后的超市环境空间中的农产品视觉导示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凤丹 《轻工设计》2014,(33):262-262
文章以长春市地域文化特征为例,结合长春市公共空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从设计构思、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探讨地域特色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得出当代景观设计应突出对地域性文化的整体把握,产生强烈的地域特色,创作反映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9.
公共艺术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与人文环境的艺术作品,反映着城市民众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实现交通空间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在国外早已成型,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地铁在公共艺术上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但在表现形式上仍然缺乏融合创新与地域特色。因此,研究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地域性创新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层次的研究与分析挖掘出极具代表性的徐州本土地域文化——"汉文化、山文化、水文化、巷文化"从"文字、造型、色彩、纹样"四个主体方向提取出极具象征徐州"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设计元素符号与设计表现思路并运用到地铁空间中主要装饰界面,体现出徐州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强调城市家具不但具有家具的功能属性,还具有城市信息的传递和导视这一视觉属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信息导视系统的合理化设计对城市家具在环境中视觉作用的影响。并具体从尺度、环境整体和互动结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家具中导视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公园城市为大背景,针对簇锦公园传统导视系统存在的缺乏整体性、智慧化、文化内涵等带来的功能单一、游客体验不佳的问题,探索利用现代科技对该公园的导视系统进行智慧化改造设计,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智能感知设备的部署和智能导览服务的提供。以提升公园的整体性、交互性和文化内涵,实现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和服务管理,从而推动公园城市的智慧化发展以及文化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类似场所的智慧化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列举和分析目前城市家具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烟台市为例,研究具有城市地域特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城市家具的设计方法,推进城市家具与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相协调、统一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导视系统在公共空间的服务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导视系统也成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为人们的需求服务,还能体现地域的人文和历史风貌,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视系统作为人与空间、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桥梁,已成为重要的设计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归纳国内外优秀的导视系统设计案例,从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探究导视系统情感化设计的内涵。理论与实践证明,导视系统要具备功能性、审美性的同时,应注重情感需求,以人为本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公共空间艺术研究中,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互为和谐关系存在,且艺术表现形式也愈发多样化,对公共空间的艺术性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自身就具有公共性,作为传播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而存在,而公共空间则作为公共艺术的载体而存在。随着时代的日益发展,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基于对视觉导视而进行的造型改造,还日渐发展为融合感官情绪等行为和观念性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公共空间艺术营造。这种艺术不仅仅是单纯模式化的物体,而是能体现出一种艺术生活和文化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各样的公共艺术形式不仅呈现出城市精神还传递给大众城市文化的价值,使它们对城市公共空间起着显著的意义实现和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导视系统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引导、指示等功能,也是环境布局的关键环节,同时对塑造校园文化,提高学校辨识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于导视系统的介绍,研究学校导视系统同学校文化识别系统之间的关系与我国高校导视系统的现状,对高校导视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广场在人居环境场地开发与环境规划中,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一种人流密度相对较高的聚集城市开放空间,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它是最能反映现代城市文明的公共空间之一。城市文化广场景观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形象、功能及环境的内容和关系。除此之外,地域主题文化的体现及其空间营造也很重要,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建相结合,保护好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居环境具有可识别性,并充满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其空间环境并继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空间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城市形象的开放空间。为了加强公共空间环境和公众社会行为的互动。景观小品的设置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活力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景观小品的布置、造型、色彩等都应当适应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本文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为出发点,首先剖析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结合景观小品的使用功能、标志物功能、装饰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依据景观小品塑造空间活力的理论基础,最终对景观小品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活力作了梳理和归纳,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南京云锦博物馆导视系统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问题,文章探讨将南京云锦与其结合的可能性,提出设计应用策略方法。文章首先简述南京云锦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现状,发现其中问题。其次分析南京云锦的文化价值与设计中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南京云锦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改良的大致方法,为其他博物馆导视设计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地铁导识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其中,在地铁空间导识系统的视觉符号设计中,图形的设计直接展现出整个系统的"品质"。文章从图形符号是导识系统的构成基础、地铁导识系统的视觉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符号学意义下结合南宁市地铁导向视觉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在符号学的语境中对南宁市地铁导识系统图形符号的设计与发展进行有价值的分析,探讨其设计原理及潜藏其中的地域差异性和提升城市品牌特色中人性化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