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超声心脏筛查联合胎儿心脏测量参数Z-评分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早孕期胎儿超声心脏筛查的157例可疑心脏异常胎儿病例资料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筛查的正常胎儿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胎儿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胎儿心脏测量参数Z-评分,并分析研究组产前诊断结果与引产后(出生后)病理解剖超声心动图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中共发现15种不同类别的CHD,发病率最高的5种类型分别为:室间隔缺损31例(占19. 74%),心内膜垫缺损18例(占11. 46%),大动脉转位17例(占10. 83%),左心室发育不良13例(占8. 28%),主动脉狭窄12例(占7. 64%)。157例孕产妇中,112例选择终止妊娠,其中9例胎儿经家属同意后进行尸解,尸解结果均与产前诊断相符; 45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2例胎死宫内,43例出生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9例与产前诊断相符,4例不一致,产前诊断符合率为92. 31%(48/52)。研究组AO的Z-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PA的Z-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 05)。结论早孕期胎儿超声心脏筛查联合胎儿心脏测量参数Z-评分对胎儿CHD具有较高的产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在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16 000例胎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产前系统超声筛查结果及分娩、尸解后超声系统检查结果,分析孕妇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出CHD者160例,76例经尸解证实,79例产后经超声心动图证实,5例误诊,正确率为96.88%;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孕早期感冒、不良妊娠史、CHD家族史、羊水量异常、被动吸烟、孕妇吸烟、染色体异常、孕期糖尿病及化学物品接触史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早期感冒、不良妊娠史、CHD家族史、羊水量异常、被动吸烟、孕妇吸烟及染色体异常是CHD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于筛查CH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胎儿CHD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及时进行产前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对胎儿结构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取的800例孕妇共900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单胎700例,双胎100例,孕妇的孕周为11-13+6周,并对胎儿进行系统的超声切面检查,与中晚期的超声检查结果以及出生后的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孕期共检查出53例畸形胎儿,产后体检发现漏诊了两例,其中早孕期检查出35例畸形胎儿,所以早孕期的诊断敏感度为63.6%。结论:对于早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的筛查而言,采用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诊断出较多一部分胎儿的结构畸形,特别是严重有致死性的结构畸形,对提前了解胎儿的具体情况提供了参考意义,应用价值价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孕早期行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在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且在该院分娩的孕妇1 129例,所有孕妇均行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并追踪妊娠结局。结果孕早期(孕11~13+6周)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孕妇1 129例共1 206胎;对所有孕妇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其中正常单胎1 013例,单胎异常39例,双胎正常72例,双胎异常5例,共发现胎儿畸形44例,发生率为3.65%(44/1 206)。孕早期超声筛查诊断16例,胎儿结构畸形占36.36%,骨骼四肢和神经系统畸形检出率较高,分别占64.28%和60.00%,呼吸和消化系统畸形均占0.00%;孕早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6.36%、100.00%、100.00%和97.65%;孕中期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结构畸形28例,超声诊断结果与引产后诊断相符合。结论孕早期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可检出部分严重胎儿畸形,但不能替代孕中期超声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胎儿心脏畸形(CH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CHD早期筛查提供新的诊断方案及客观依据,以降低误诊及漏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该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3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STIC技术检查,产前诊断为CHD的胎儿选择引产或继续妊娠,针对引产胎儿,在征求胎儿父母同意书后进行尸体解剖,与产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核对。继续妊娠的胎儿,每间隔4周进行1次超声检查直至分娩,并对出生新生儿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新生儿出生后的超声心动图及手术治疗结果进行跟踪。以引产胎儿尸检结果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传统二维超声与STIC技术应用于CHD的诊断效能。结果 358例孕妇,经过引产后尸检及随访诊断结果证实共26例(7. 26%) CHD胎儿,其中以单纯间隔缺损占比最高(23. 08%)。358例受检孕妇,经二维超声诊断共检出29例,漏诊3例,误诊3例; STIC技术诊断检出25例,漏诊1例,未出现误诊。STIC技术诊断CHD的灵敏度略高于二维超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STIC技术诊断CHD特异度及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STIC技术在CHD筛查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传统超声检查的补充诊断方案,更加直观、立体的显示心脏结构,以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四腔心切面法(4CHV)与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产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进行中孕期产前超声检查的14 382例孕妇,依据检查方式分为4CHV组和观察组,以尸检或产后新生儿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产前筛查胎儿CHD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总体显示率高于4CH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382例胎儿中,发现胎儿CHD139例,其中尸检确诊50例,临床随访确诊89例;139例胎儿CHD中4CHV组61例,观察组7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出131例,检出率为0.91%(131/14382)。4CHV组漏诊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21)。结论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可降低中孕期胎儿CHD漏诊率,对妊娠中孕期胎儿CHD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晚孕期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及狭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月经本院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动脉导管早闭或狭窄的42例胎儿资料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在本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正常胎儿5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超声心动图对晚孕期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及狭窄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组胎儿超声检测参数,并分析相关随访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动脉导管关闭31例,动脉导管狭窄5例,漏诊6例,诊断符合率为85.71%(36/42)。病例组患儿动脉导管内径小于对照组,肺动脉内径、右室内径、右房内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患儿肺动脉压力和右心房室内径均恢复正常,2例患儿三尖瓣轻度反流,40例患儿三尖瓣反流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显示晚孕期动脉导管及狭窄的特殊超声征象,对指导临床分娩有重要价值,从而提高围产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早孕期系统性超声筛查在胎儿结构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接受孕期超声检查的11~13+6周孕妇64例,行早期超声胎儿筛查;对妊娠至22~24+6周孕妇行中孕期超声检查(采用连续扫查法),并对以上最终的结果进行跟踪。结果早孕期畸形胎儿检出率与中孕期畸形胎儿检出率相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03,P>0.05),早中孕期联合诊断畸形胎儿检出率与单独的早孕期检出率和中孕期检出率相比,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53,P<0.05;χ2=5.39,P<0.05)。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共36种类型,占前3位的分别为:颈部水囊瘤及NT增厚(33.33%)、颜面部异常(25.00%)、前腹壁异常(11.11%);中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共42种类型,占前3位的分别为:心血管异常(30.95%)、颜面部异常(21.43%)、中枢神经系统异常(11.11%)。早孕期与中孕期进行系统性超声筛查结果中,各类畸形结构分布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55~6.32,P<0.05)。结论早孕期进行系统性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检出率较高,但是不能完全取代中期的超声检查,同时建议早中联合检查可以提高胎儿结构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陈炜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144-4145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进行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孕妇3 798例,均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随访观察胎儿的出生或引产结果,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为94.28%、特异度为99.95%、准确度为99.89%。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002,P=0.808)。结论: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是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有效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准确度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 000例早孕期(11~13+6周)接受颈部透明带(NT)相关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分娩的4 007例胎儿实施规范化超声,同时追踪异常病例妊娠结局。结果受检对象中检出胎儿畸形96例(2.4%),共139个异常,其中33例(34.4%)结构异常,40例(41.7%)单纯NT增厚,23例(23.9%)其他异常;67例孕妇选择将妊娠终止,29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在继续妊娠孕妇中18例于中晚期接受超声检查显示未出现结构异常,11例发生新异常;接受染色体检查胎儿22例,3例(13.6%)检出异常。结论于早孕期实施规范化超声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临床筛查出部分严重的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相关软指标,为临床指导产前介入诊断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但仍需在中孕期实施胎儿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通过超声检测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在筛查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2015年5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的150例孕妇,均经过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并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观察孕妇筛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异常发生情况,颈项透明层增厚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所有孕妇NT检查正常胎儿135例,平均NT厚度为(1.58±0.22)mm,其中不同年龄段孕妇,平均NT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不同性别,平均NT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增厚胎儿15例,NT测量均2.5mm。15例NT异常增厚孕妇,妊娠结局中有5例胎儿结合超声心动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后终止妊娠,且NT值越大的胎儿较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另外10例胎儿正常分娩。结论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超声检测对于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是产前筛查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期待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有效发掘该检查项目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早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在胎儿心脏结构评估中的价值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孕11~14周胎儿,均开展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妊娠结局进行记录分析,对超声软指标在早孕期胎儿心脏结构检查中的阳性率进行计算,评价其对严重CHD胎儿评估的敏感性。结果 100例孕11~14周胎儿头臀长范围44.7~83.6mm,平均头臀长(66.7±13.1)mm;胎儿颈项透明带厚度范围0.8~2.7mm,平均颈项透明带厚度(1.5±0.3)mm;可见左室流出道切面60例(60.0%),可见右室流出道切面50例(50.0%),可见四腔心切面93例(93.0%),可见三血管切面36例(36.0%)。伴随孕周增加,胎儿心脏各切面显示率均提升(P0.05)。孕11周四腔心切面显示率70.6%,显著高于其他切面显示率,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4例胎儿疑诊复杂CHD,包括左心发育不良1例,右心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中度反流1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1例。结论早孕期超声软指标中NT超过3.0mm、三尖瓣反流或静脉导管A波倒置对胎儿心脏结构有确切的临床评估价值,孕11~14周胎儿超声心动图可筛查呈现四腔心结构异常复杂CH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单脐动脉结合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孕妇进行正确的产前咨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的18例单脐动脉,对其超声特征、胎儿染色体核型、产前咨询建议、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8例胎儿单脐动脉病例中,其中16例单胎妊娠,2例双胎妊娠;9例单纯性单脐动脉,9例单脐动脉合并其他系统胎儿发育异常,其中染色体异常2例。随访结果中9例单纯性单脐动脉孕足月分娩,新生儿正常,8例引产,1例失访。结论单纯单脐动脉大多预后良好,产前咨询建议继续妊娠、定期随访;单脐动脉合并多发畸形者,若合并染色体异常,建议终止妊娠。临床医师应对胎儿单脐动脉进行正确的产前咨询,做好孕妇的孕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应用胎儿系统产前筛查方法对检出胎儿严重畸形的研究价值,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产检的2 000例孕妇的早孕期超声检查结果为基础资料,检出182例结构异常胎儿进行整理和分析,终止妊娠后,分析超声结构筛查对胎儿异常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 000例孕妇中共检出182例结构异常胎儿,异常发生率为9. 10%。结构异常早孕期检出率61. 54%(112/182),中孕期检出率32. 97%(60/182),出生后检出率为5. 49%(10/182)。结论早孕期系统超声可以检查出明显严重胎儿结构畸形,并在对胎儿的异常进行分析后,能确认出胎儿的具体异常状况,一些超声软指标还可提示非整倍体异常可能。胎儿畸形检出时机的提前为临床观察及孕妇引产后及早恢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均行心尖四腔心切面及常规6个基本切面超声检查,并对可疑急性胎儿行超声心动图筛查,记录诊断结果。结果 120例高危产妇中,经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及引产后尸检累计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34例(28.3%)。其中产前超声心动图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9例,漏诊6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85.3%(29/34),特异性为96.6%(28/29)。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显像清晰,操作简单,具有无创性,可与其他产前诊断方式结合,以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且确定为单胎妊娠的456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分娩及引产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在中孕期产前超声检查畸形胎儿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探讨产前超声筛查对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结果分娩及引产的4560例胎儿中,胎儿畸形61例,其中心脏异常20例、肾发育异常9例、唇腭裂8例、肺囊腺瘤3例、骨骼异常4例、足内翻3例、膈疝2例、隔离肺2例、脊柱裂3例、腹腔囊肿2例、水肿2例、胼胝体缺失1例、多指畸形2例。胎儿畸形发生率为1.21%。产前超声检查4560例胎儿中,胎儿畸形55例,其中心脏异常18例、肾发育异常9例、唇腭裂7例、肺囊腺瘤3例、骨骼异常4例、足内翻3例、膈疝2例、隔离肺2例、脊柱裂2例、腹腔囊肿2例、水肿2例、胼胝体缺失1例,胎儿畸形发生率为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准确率为99.4%、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99.8%。结论中孕期产前超声能够筛查多种胎儿畸形,具有较高的胎儿畸形检出率,可减少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用于产前筛查检测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心外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CHD合并心外畸形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经产前超声诊断确诊的单胎妊娠CHD病例183例,将胎儿按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划分为观察组(合并心外畸形,58例)与对照组(未合并心外畸形,125例),对比分析观察组特点。结果两组心内畸形各类型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为主,观察组上述心内畸形发生率分别为20.7%、19.0%、10.3%,对照组分别为16.0%、13.6%、9.6%。观察组中心外畸形主要为肢体异常、内脏异常、神经系统异常,分别28例、23例、19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9例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不符。共54例正常妊娠,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5例接受手术治疗。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筛查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对指导优生优育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玉洁 《中国校医》2019,33(12):926
目的 分析差异性切面的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500例妊娠晚期妇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同时接受差异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常规B超检查,以引产及新生儿心脏超声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差异性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畸形情况,在所选孕妇中检出先天性心脏病21例,复杂性心脏畸形8例,检出率为5.8%;经过随访发现,传统B超方法漏诊5例病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有2例,复杂性心脏畸形3例。结论 采用差异性切面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筛查,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在鉴别先天性心脏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8,(7):1577-1580
目的探讨孕早期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经腹联合阴道超声,对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4 890例孕11~13+6周孕妇进行系统化超声筛查,并进行孕中期Ⅲ级、孕晚期Ⅱ级筛查,所检病例进行产后42 d回访追踪妊娠结局。结果超声筛查4 890例孕妇(单胎4 851例,双胎39例,胎儿总数4 929例),经产前诊断或引产证实胎儿畸形63例(1.28%,63/4 929),孕早、中、晚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分别为53.97%、36.51%、9.52%。孕11~13+6周检出胎儿畸形34例(53.97%,34/63),其中严重结构畸形16例;染色体相关检查异常9例;孕早期超声软指标异常,诊断不明确的于孕中期系统超声筛查检出异常9例,8例终止妊娠,1例孕30周发生早产且新生儿死亡。孕11~13+6周超声筛查无异常胎儿4 862例,孕中、晚期检出胎儿畸形29例(46.03%,29/63)。漏诊3例(0.06%,3/4 929),包括室间隔缺损1例、多/并指(趾)畸形2例。孕11~13+6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度为53.97%、特异度为98.72%、总符合率为99.35%。结论孕11~13+6周超声筛查可在孕早期检出多系统严重胎儿畸形,也能为孕中期的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但孕早期超声筛查不能替代孕中晚期超声检查。孕早期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应结合孕中期系统超声及染色体检查进行诊断;单纯超声软指标异常不是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横纹肌瘤(cardiac rhabdomyoma,CR)在超声心动图上的表现特征。方法:对2018年6月~2022年6月经本院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CR的18例胎儿的超声图像及其他相关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为6例(33.3%,6/18),多发为12例(66.7%,12/18)。6例胎儿在超声或MR图像上发现了颅内异常结节。有5例胎儿在产前进一步行相关基因检测,其中有3例证实为TSC基因突变,共有8例(44.4%,8/18)符合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的诊断。18例胎儿中,14例选择引产,2例继续妊娠,另有2例胎儿失访。结论:超声心动图对CR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MR及TSC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产前咨询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