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食训练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进食训练管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心理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1级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4、5级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进食指导方面的评分和总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进食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与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楼巍敏  邢欢  林坚 《护理与康复》2016,15(5):413-415+418
目的对照研究饮食干预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8例,按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在常规治疗、护理、饮食宣教基础上,对照组予单纯吞咽训练,观察组予吞咽训练结合饮食干预,8周后使用洼田饮水试验、误吸率及白蛋白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亦有下降,但较观察组下降不明显;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指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白蛋白指标明显下降;观察组发生误吸3例(3次),对照组发生误吸5例(8次)。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饮食干预结合吞咽训练较单纯吞咽训练的康复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训练对延髓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收治的100例延髓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障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任务导向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吞咽功能等级(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问卷)、营养状况[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吞咽功能等级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NRS2002总分<3分例数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训练联合常规吞咽障碍训练,能有效提高延髓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能力,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和强化吞咽训练方案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识别和强化吞咽训练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WST)情况、吞咽异常发现率、吞咽障碍发生率、吞咽筛查过程中呛咳发生率、留置鼻饲管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异常发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呛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WST评级低于对照组(P<0.05),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鼻饲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识别能及时发现脑卒中吞咽异常患者,通过强化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预防吞咽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留置鼻饲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和个体化吞咽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吞咽障碍诊断系统评估结果采用个体化综合吞咽治疗,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级显示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SSA和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均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下个体化的综合吞咽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属强化健康教育和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1日~2018年2月28日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选择2018年3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2例为研究组,实施家属强化健康教育和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Hb、ALB水平及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属强化健康教育和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改善其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且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东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8周及12周时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数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结果。结果:干预8周、12周时,实验组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反复唾液吞咽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摄食-吞咽功能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护理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生存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质量量表得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中基于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较常规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饮食分层管理结合“吞咽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1日~2021年10月31日本院收治的80例AD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饮食分层管理结合“吞咽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进食情况、营养状况[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上臂中围(MAC)]、吞咽功能(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每餐进食量、BMI、Hb、TP及ALB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TSF、MAC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呛咳、噎食、误吸、呼吸道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分层管理结合“吞咽操”训练可提升A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绪晴雨表联合吞咽训练对甲状腺根治术患者吞咽功能、自我形象、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甲状腺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及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情绪晴雨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术后24h、48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随访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状态;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自我形象的美学满意度;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价述情障碍。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 VAS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述情障碍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容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晴雨表联合吞咽训练能促进甲状腺根治术后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述情障碍及不良情绪,提高自我形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吞咽康复训练操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6月,30例)与观察组(2019年7月至12月,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吞咽康复训练操,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比两组吞咽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以上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干预后,两组以上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吞咽康复训练操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作用显著,能提高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改善吞咽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结合心理护理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发病<14 d的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Voca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并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吞咽基础训练结合摄食训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和洼田试验进行评分,并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吞咽困难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治疗仪结合心理护理治疗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科室68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指导饮食,并进行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干预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摄食情况以及VSD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OIS分级高于对照组,VS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联合吞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的摄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容积黏度试验介导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饮水试验与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容积黏度实验介导摄食训练;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干预前后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WAL-QOL)]。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WAL-QOL评分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基于容积黏度试验介导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接食物训练联合项拔针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直接食物训练联合项拔针训练;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训练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高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直接食物训练与项拔针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对患者吞咽功能起有效的改善作用,从而促进患者康复与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预警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预警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神经功能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并发症发生率、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康复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实施基于循证护理的风险预警,有利于识别风险与预警监测,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对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康复科接收的100例进行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生存质量、自护能力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管饲联合吞咽训练可以帮助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改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自护能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针灸结合吞咽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吞咽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针灸结合吞咽训练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CVA)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CVA后吞咽障碍患者91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疗法,观察组采取常规吞咽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EMGBF)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临床疗效、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结果、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及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法分级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组sEMG平均波幅均明显升高,吞咽时限缩短,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MGBF治疗急性出血性CVA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较NMES更明显,且能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