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袁慧张志君一、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必要性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1980年重新兴起以后,逐步有所发展。特别是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以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规模之大,形式之多,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  相似文献   

2.
增强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实践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应认真总结、研究,做历史性思考:制定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大纲,筹措经费,与专业相结合,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开展理论研究,使社会实践教育日益课程化、日常化、项目化,以此推动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仍存在着重视理论灌注、轻视实践教育的现象,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未能得到更好的培育和升华。因此,高校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社会实践、精心组织策划、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教育,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浅议社会实践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飚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104-105
高校育人的途径有多种,而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本从几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实践在高校德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引起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加强社会实践教学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素质化趋势、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科学认识和界定: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内涵;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特点;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整体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校教育目的.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活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多,社会实践的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要.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高校社会实践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设置科学的社会实践方案和合理的考评体系的高校社会实践模式,培养全面发展人才,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应为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难为,提出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可为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保证实践活动成效,实现实践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性质、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决定的,也是人的认识规律和青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逻辑必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切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建立健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背景的教学活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实践必须重新审视,提高认识,与高校培养目标相结合、与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与大学生素质拓展相结合、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全面统筹计划,强化运行措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化、社会化、规范化、理论化、法制化,真正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立足我国大学和大学制度发展的现实基础,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从有到优的制度再生产过程。依据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再生产的现实语境,其再生产的实践主体与生产关系体现在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大学再生产、大学无国界五个层面。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再生产的方向和重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适应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构协调大学、社会、政府的适应性制度;形成双向的国际交流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探讨大学的逻辑,揭示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理解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对于推进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也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与大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是现代大学永恒的主题。建设大学文化,既是现代大学的神圣使命,又是办好现代化大学的时代要求。须始终遵循大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本质,创造性地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大学自我文化意识是大学在自我历史发展下所积淀下来的自身文化意识与精神层面的意识。认识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的最佳途径是从大学校训入手,因为它是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的理性抽象,是对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炼与浓缩,对大学文化具有“自我”划分功能。作为大学自我文化意识缩影的校训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大学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章程之于大学犹如宪法之于国家。完善和制定大学章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自主办学能力、协调校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制度保障。从目前大学章程的建设过程和文本来看,学生作为学校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事关自身权益等重大事项方面仍存在着缺乏参与、缺失维权途径等问题。加快健全和完善大学章程,尊重和彰显学生权益,进一步明确学生参与范围,保障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畅通途径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7.
要使我国大学的改革和管理真正走向国际化和正规化,必须将现代大学理念与院校研究结合起来考虑,将现代大学理念贯彻到开展院校研究的实际情况中去,通过处理学校的具体问题来实践现代大学理念,并通过实践及时修正大学理念,使之更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体现出学校的个性。我们从现代大学理念的学术性、使命感以及国际化的特点出发,分别探讨院校研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大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生态学原理,高等学校处在一个系统中,其内部又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高等学校系统内外的动态平衡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生态大学可能成为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建设生态大学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对大学精神的深层关注。大学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自身的幸福与无限发展可能性的追寻,这是大学精神的发展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是一种求真的精神,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科学价值所在;大学是传承文明与文化的场域,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索是大学精神的文化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所高扬的智力探险、思维撞击和理性创造都是美的,这种涵养生命、激发生命的创造是大学精神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哲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大学是什么?大学何以出现?大学的命运与人的命运如何关联?大学校长的自觉首先表现为他对"大学是什么"的深层思考。对于自身独立且自觉的思考,是中国大学所必然要经历的。唯有如此,大学才自觉其为大学。所谓一流大学,必是有更高哲学自觉的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