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为地堑式断陷盆地沉积,其储层主要为重力流成因的湖泊水下扇,具有物源近、堆积速率快、岩性复杂多变的特征,加之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造成这类砂体物性变异系数大,非均质程度高.储层内部含流体时,流体性质难以识别,易造成测井解释上油气水层的误判.为了能够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此类油气储层,提高测井解释的成功率,通过综合分析本区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特征,结合试油结果建立了本区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解释模型.岔路河断陷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版可以明显区分出气层、油层、气水同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等不同的地层油气产状.图版显示:岔路河断陷产油气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20%,并且产气层比产油层具有更高的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差值;纯水层虽然具有较好的物性条件,但含油饱和度均小于20%;干层泥质体积分数均大于22%,总孔隙度小于10.5%,物性变差,一般为无效储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嘉荫县乌拉嘎盆地内各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生物化石组合与时代和沉积环境的系统研究与厘定,并与孙吴-嘉荫盆地其他断陷以及松辽盆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乌拉嘎盆地中、新生代划分为3个构造层5个岩石地层单元,并对其空间展布与演化进行了恢复,填制区域地质图.乌拉嘎盆地表现为明显的3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叠合演化特点,其间由2个明显的不整合界面分隔,即上白垩统嘉荫群与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和上白垩统嘉荫群与新近系孙吴组之间的不整合,从而造就了乌拉嘎中、新生代盆地的3个不同性质盆地演化阶段:早白垩世大陆裂谷断陷盆地演化阶段、晚白垩世的大型内陆坳陷盆地演化阶段和新近纪内陆山间盆地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克拉通盆地苏里格东三区南部二叠系中下统致密砂岩储层的发育规律以及主控因素,通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测井资料分析储层的沉积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和物性特征,最后进行了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通过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对指导今后研究区的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川西拗陷须家河组储层的岩石学、矿物学、物性等特征研究,明确了砂岩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质量演化的影响.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川西拗陷须家河组砂岩储层致密-超致密并具极强非均质性.影响储层质量的成岩事件包括机械压实作用、石英颗粒压溶作用、自生矿物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以及绿泥石衬边的形成.压实作用是造成砂岩孔隙度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在须四段钙屑砂岩和须二段细粒砂岩中较为普遍,较高含量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自生石英主要来自碎屑石英的压溶,在须二段砂岩中含量较高.具一定厚度、连续性较好的绿泥石衬边可以抑制石英胶结物的形成以及压溶作用进行,对须家河组,特别是须二段砂岩储层孔隙保存具有双倍积极作用.须家河组相对优质砂岩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剩余粒间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原生孔隙的保存对次生 孔隙形成以及储层质量至关重要.破裂作用可以提高砂岩的储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砂岩中溶蚀孔隙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分析等实验测试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顾屯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过程,强烈的压实作用造成了初始孔隙度的大量丧失,损失率达18.32%,而胶结作用导致的损失率为9.75%,储层砂岩经过溶蚀作用后生成了部分次生孔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物性,为该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其受溶解作用增加的孔隙度为3.39%。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7口钻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岩石薄片、岩石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测,以及岩石常规物性、X衍射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的综合研究,在明确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岩石学、物性及成岩作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储层成岩非均质的成因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6段是以长石砂岩为主的低孔超低渗储层;沉积伊始,受机械分异作用控制,形成原始沉积的孔隙非均质,使不同原始孔隙条件的储层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发生差异演化,并经历早期压实、早期酸性水注入、碳酸盐胶结受阻、有机酸及油气注入4个演化阶段,导致储层的成岩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及长4+5油层组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型砂岩储层,广泛发育的裂缝系统对储层物性改善和油气运聚成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综合应用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结合测井及镜下鉴定资料对该地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各油层组发育早期东西向和北西-南东向共轭剪切裂缝为主,晚期南北向和北东-南西向共轭剪切裂缝次之的2组高角度裂缝,且多为未充填的有效裂缝;在特定沉积相带背景下的燕山期构造运动和盆地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形成过程的超压作用,是裂缝形成的重要因素;裂缝大量存在是研究区各油层组储层低孔却具备相对高渗带的主要原因,也为油气后期幕式快速充注成藏提供了通道条件,使低孔背景条件下的相对高渗带成为油气富集成藏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的铸体薄片、物性测试、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黔南拗陷独山甲刀寨下石炭统上司组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上司组储集岩以泥微晶灰岩、粉晶白云岩为主,次为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及云质灰岩.上司组经历了由混积陆棚向开阔碳酸盐台地演化的环境转变.通过对上司组储层的物性资料分析和薄片观察发现,其储集空间类型以裂缝为主,次为粒间(内)溶孔、晶间(溶)孔,属低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重结晶作用以后,上司组储层原生孔隙已破坏殆尽,而后期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形成的次生孔、缝,使储层的储集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岩心、岩屑及显微资料的观察,分析了徐家围子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隙构成了储层的储集空间;岩性和岩相共同控制了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不同的岩石类型,其物性不同,相同的岩石类型所处岩相不同,其物性也有较大的差别;储层物性受岩性岩相、构造作用以及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东部上石炭统黄龙组是天然气藏的主力产层.在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物性分析和X-衍射分析资料,对川东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沉积-成岩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川东黄龙组主要发育萨勃哈、有障壁海岸和陆棚3个相带以及特殊的古喀斯特相,储集岩类型以白云质岩溶角砾岩及颗粒白云岩为主,有效的储集宅间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最重要的储层类型为孔洞缝型,最有利储层发育部位为岩溶上斜坡中的坡地和残丘微地貌单元.综合分析认为,沉积-成岩系统与储层在时空上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粒屑滩沉积微相控制了黄龙组储层的区域分布,早-中成岩阶段压实卤水成岩系统、古表生期大气水成岩系统以及埋藏成岩阶段的温压水成岩系统对优质储层发育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预测宋站地区沙河子组有利储集层,依据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其他分析测试等资料,并结合前期沉积相研究的认识,对沙河子组储层岩石类型、物性、含气性以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沙河子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砂砾岩,孔隙度一般小于10%,渗透率普遍小于1×10-3μm2,认为沙河子组砂砾岩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研究发现:区内主要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两种沉积相带均可作为有利储集相带,其发育的砂砾岩体普遍含气,且砂砾岩厚度越大,其产气能力越强,表明沉积环境和砂砾岩厚度是影响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地震反演等技术对研究区砂体厚度和平面展布进行预测,提出研究区有利储层分级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是广西早石炭世锰矿最主要的成矿带,锰矿床皆分布于龙头~北牙~塘窝~理苗台沟内,受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沉积相所控制,具有“构造控盆,盆控岩相,岩相控矿”的特点。成矿盆地分深水相和浅水相,锰矿床集中分布于深水海盆内。深水海盆的岩相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中心相锰品位较高,矿层较厚;边缘相锰品位较低,矿层较薄。  相似文献   

13.
In a very gentle platform-margin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platform-margin reef flat facies carbonate reservoir rocks were developed in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of Yuanba field. Later weak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diagenetic evolution caused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to form lithologic traps, with good reservoirs such as dissolved bioclastic dolostone and dissolved pore dolostone.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gas reservoir is a pseudo-layered porous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 under pressure depletion drive, with high H2S and moderate Coz contents. This paper predictes that the conducting system for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gas reservoir is possibly composed of the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in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reservoir, the top erosional surface of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micro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in the underlying formations.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reservoir has experienced 3 hydrocarbon charging stag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diffusion is the major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this gas reservoi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Yanshanian, the Yuanba area entered the major gas charging stage. The gas migrated mainly through diffusion an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seepage flow in small faults and microfractures from the source rocks and the other oil-bearing strata to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carbonate reservoir rocks, forming lithologic gas pools. In the Himalayan Epoch, the lithologic traps were uplifted as a whole without strong modification or overlapping, and were favorable for gas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下奥陶统岩性组合、古生物、岩层厚度、沉积特征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在早奥陶世发育开阔台地、台缘浅滩、台缘斜坡、浅海陆棚及盆地等五种主要的沉积类型;古地理演化表明早奥陶世研究区为一个海退过程;沉积格局显示,早奥陶世华夏古陆的边缘应当在皖南浙西江绍断裂更远端,早奥陶世研究区不存在江南古陆。  相似文献   

15.
楠木树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碑坝穹窿构造的南翼。矿体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地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平行展布,矿化蚀变主要有闪锌矿化、方铅矿化、硅化、黄体矿化、重晶石化等。其成矿主要受沉积环境、沉积相、构造、岩性等控制,属于典型的"扬子型"铅锌矿床。为一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影响Z向钢厚度方向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钢的Z向性能不合格主要由是脆硬相和夹杂物形成的裂纹源造成。通过提高钢水纯净度、控制夹杂物形态、优化加热和控轧控冷工艺,可提高钢的Z向性能。  相似文献   

17.
党河南山地区产出有众多的金及多金属矿床(点),这些矿床(点)受近北西向区域性断裂的控制;同时近东西向构造带对本区成岩、成矿的控制作用明显.通过构造形迹、重磁特征、遥感影像、化探异常特征、水系特征、岩浆岩分布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确定本区近东西向构造带的存在.3 条近东西向构造带控制了本区次级构造区,同时近东西向构造带与北西向区域断裂交汇处是本区矿产产出的主要部位,通过此规律的认识,在本区寻找到了东三湾金矿床和鸡叫沟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和2015年陇南市相继发生重大尾矿外泄事故,尾矿库安全形势极其严峻。因此,为了预防和阻止尾矿库事故的发生,对陇南市尾矿库环境安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目前陇南市尾矿库的特点及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结果表明:陇南市尾矿库以铅锌矿和山谷型尾矿库为主,规模小,数量多,安全度水平较低;部分尾矿库无证运行,相关资料不完善;多数尾矿库未进行合理闭库措施,环境风险重大。对陇南市所辖县区的12座尾矿库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陇南市尾矿库合理闭库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采用扩挖回填法、灌浆法和土工布覆盖法等措施对坝体存在裂缝的尾矿坝进行修复处理;对“零”坡度排水沟进行V字形、“拱桥形”或“梯形”坡度设计,将环库截洪沟设计为低于库区表面;改滩面反坡为顺坡设计;对稀薄覆土或裸露滩面实施库顶部压覆碎石、上部覆土并恢复植被;闭库后加强管理,完善监测设施。  相似文献   

19.
三合屯金矿是黑龙江省嫩江市新发现的一处小型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交会部位,多宝山岛弧带和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新开岭微地块、塔溪火山弧的会聚部位。近年来,通过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在矿区内圈定了多条金矿体,但缺乏对矿床成因和矿石类型的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重点对矿区矿体和矿石特征、区域构造控矿特征及典型金矿床成矿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三合屯金矿产于白垩系火山岩、碎屑沉积岩与早石炭世糜棱岩化花岗岩的接触部位,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矿体总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较缓;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还有少量闪锌矿和黄铜矿,还含有少量金矿物和碲化物。目前该矿床在延长和延深方向均未得到完全控制,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是黑龙江省下一步开展金矿找矿突破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深层油气藏的最新数据,对世界范围内深层碎屑岩油气藏富集规律及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中南美和北美(不包括美国本土48州)深层碎屑岩发现的油气探明和控制(2P)可采储量最多,其中北美发现的石油2P可采储量最多,而中南美发现的天然气和凝析油2P可采储量最多.全球深层碎屑岩油气最富集的六大盆地依次为墨西哥湾、东委内瑞拉、阿拉伯、南里海、塔里木和圣克鲁斯-塔里哈盆地.在深层条件下,尽管储层通常表现为物性整体差,但仍可发育优质储层.深层油气勘探应立足于对‘甜点’的预测,重点考虑颗粒薄膜、孔隙流体超压和盐岩发育对深层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