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7月于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MHD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并发RLS组(A组)与未并发RLS组(B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各项临床参数指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RL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MHD患者169例,未合并RLS组患者103例,合并RLS组患者66例,患病率为39.05%。2组间年龄(t=-2.297,P=0.022)、透析龄(t=-2.938,P=0.003)、血红蛋白(t=-2.205,P=0.027)、血肌酐(t=3.309,P=0.001)、血磷(t=5.732,P=0.002)、血镁(t=-4.070,P<0.001)、血清铁(t=-3.545,P<0.001)、甲状旁腺激素(PTH;t=-4.038,P<0.001)、β2微球蛋白(β2-MG;t=-3.655,P<0.001)、铁蛋白(t=-2.291,P=0.0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76,95%CI:0.952~1.000,P=0.046)、透析龄(OR=1.019,95%CI:1.009~1.029,P<0.001)、血红蛋白(OR=0.976,95%CI:0.957~0.995,P=0.012)、血镁(OR=13.134,95%CI:2.561~67.366,P=0.002)、PTH(OR=1.002,95%CI:1.001~1.003,P=0.001)、β2-MG(OR=1.008,95%CI:1.002~1.013,P=0.010)、铁蛋白(OR=0.998,95%CI:0.996~1.000,P=0.015)与RLS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透析龄(β=1.414,P=0.048)、高PTH(β=0.012,P=0.035)、高β2-MG(β=0.013,P=0.014)、低铁蛋白(β=-0.091,P=0.004)是MHD患者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LS是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透析龄长、PTH及β2-MG增高、铁缺乏可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L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基线血尿酸水平与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以下简称"腹膜炎")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新进入腹膜透析且能长期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130例,分为首次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血尿酸水平、有关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及基线血尿酸水平对首次腹膜炎的预测价值。结果 130例患者中首次腹膜炎占37.3%,与非腹膜炎组患者相比,首次腹膜炎组年龄较小(t=1.664,P=0.020),基线血尿酸、血磷水平较高(t值分别为-6.367,-3.691;P值分别为0.001,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较低(t=2.388,P=0.018)。首次腹膜炎与基线血尿酸、血磷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7,0.310;P值分别为0.001,0.001),与HGB呈负相关(r=-0.206,P=0.018)。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高血尿酸、低HGB是首次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13,0.968;95%CI值分别为1.007~1.018,0.938~1.000;P值分别为0.001, 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高血尿酸、低血白蛋白、合并有糖尿病是首次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14,0.909,3.808;95%CI值分别为1.008~1.019,0.840~0.985,1.180~12.288;P值分别为0.001,0.020,0.006)。结论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基线血尿酸水平与腹膜透析后发生的首次腹膜炎显著相关;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置管前基线血尿酸水平越高,越容易发生腹膜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不同腹膜初始转运状态磷清除率对血磷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单中心规律随访超过3个月的患者,收集透析初始月血生化指标,透析充分性及腹膜平衡试验,对不同转运功能之间血磷、腹膜及尿磷清除率及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504人,高转运患者透析初始月血磷低于低平均(F=5.452,P=0.020)及低转运患者(F=9.441,P=0.003)。腹膜磷清除率与4小时肌酐D/P(r=0.280,P<0.001)、透析剂量(r=0.452,P<0.001)呈正相关,与尿磷清除率(r=-0.205,P=0.020)、血磷(r=-0.332,P<0.001)、肾小球滤过率(r=-0.229,P=0.004)呈负相关。ROC曲线示腹膜磷清除率预测高磷血症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584~0.723,P<0.001),截断值为28.75L/W,低及低平均转运患者nPCR预测高磷血症AUC为0.660(95%CI:0.577~0.742,P=0.001),截断值为1.026g/(kg·d)。COX生存模型示:高龄(OR=1.055,95%CI:1.003~1.193,P<0.001),透析初始月低白蛋白(OR=0.907,95%CI:0.871~0.945,P=0.001)是所有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尿磷清除率(OR=0.430,95%CI:0.213~0.866,P=0.018)仅对腹膜转运功能较低的患者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转运功能越低,腹膜磷清除率越低,血磷越高。低尿磷清除率是腹膜低及低平均转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RLS)现状,为透析病人RLS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35例进行RLS现状调查。RLS诊断标准是按照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小组(IRL-SSG)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RLS的患病率为18.5%(n=25);单因素分析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RLS病人与非RLS病人在性别、高血压、皮肤瘙痒、透析时间、血清镁、血清铁、甲状旁腺素、血清磷等人口学和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4个独立影响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RLS的发生显著相关,分别为每日饮酒(OR=2.832,95%CI=2.023~3.378),血清铁(OR=1.560,95%CI=1.274~1.740),血清镁(OR=1.927,95%CI=1.792~2.219),女性(OR=1.307,95%CI=1.187~1.534)。[结论]每日饮酒、血清镁、血清铁、女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RLS的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工作者应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RLS发生率,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及血管钙化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动脉僵硬度增加。本研究拟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动脉僵硬度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增高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2014年6月18日~2015年4月7日期间维持性PD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指标、基线实验室指标、腹膜透析平衡试验及透析充分性检测指标,采用颈股动脉脉搏波(catroid-femoral artery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评估动脉僵硬度。结果研究共入选260例患者,其中男性146例(56.2%),平均年龄(55.57±13.77)岁,平均cfPVW(8.84±2.23)m/s。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3,95%CI 1.029~1.119,P=0.001)、合并糖尿病(OR=1.523,95%CI:1.112~1.409, P0.001)、肱动脉收缩压(OR=1.048,95%CI 1.024~1.072,P0.001)、糖化血红蛋白(OR=3.667 95%CI 1.710~7.872,P=0.001)为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PTH与cfPWV无统计学相关性,与钙磷乘积(β=0.312,P0.001)、总胆固醇(β=0.125,P=0.024)、腹膜透析龄正相关(β=0.334,P0.001),与脉压差负相关(β=-0.110,P=0.047)。结论维持性PD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年龄、合并糖尿病、肱动脉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血清PTH与钙磷乘积、总胆固醇、腹膜透析龄、脉压差相关,但未能发现与cfPWV相关。  相似文献   

6.
吴云霞 《大医生》2024,(2):97-99
目的 探讨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后发生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危险因素及模型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MHD的2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RLS分为RLS组(58例)和非RLS组(22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行MHD后发生RLS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行MHD后发生RLS的预测价值。结果 RLS组患者抑郁状态者占比高于非RLS组(P <0.05);RLS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磷水平均高于非RLS组,尿素下降率(URR)低于非RLS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行MHD后发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抑郁状态,血清PTH、IL-6、TNF-α、血磷水平高,URR低(OR=2.680、2.782、2....  相似文献   

7.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状一.其机制与患者透析不充分,体内甲状旁腺素等大分子毒素蓄积,同时胃黏膜铁吸收下降和铁蛋白缺乏,所引起的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1].护理是预防和治疗RLS的重要环节.目前RLS的护理以对症为主,包括心理护理、肢体护理和用药护理等[1-2],但对RLS的预防护理则报道较少.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共有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RLS的患者,给予治疗时联合对症和预防护理后,RLS的发作强度、频率及次数均明显下降,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的患病率,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降低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汇百通患者管理系统数据库检索2016年1~12月间在透析的腹膜透析患者,规律CAPD透析3个月以上并排除未复诊者纳入本研究,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随诊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33例患者纳入研究,低iPTH血症患病率为56.39%,患者平均年龄为(62.50±13.33)岁,中位透析龄为26.37(13.39,44.88)月,低iPTH血症组患者年龄(Z=2.707,P=0.007),合并糖尿病的比例(χ~2=8.512,P=0.004),血钙(Z=2.588,P=0.010),随机血糖(Z=2.760,P=0.006)及二氧化碳结合力(t=2.667,P=0.008)显著高于iPTH水平未低下组,而透析龄(Z=2.419,P=0.032)、血磷水平(t=3.914,P0.001)、血肌酐水平(t=3.272,P=0.001)、血白蛋白水平(Z=2.485,P=0.013),老年营养风险指数(Z=2.451,P=0.014)则明显低于iPTH水平未低下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钙升高(OR 145.062,95%CI 9.957~2113.463,P0.001)是iPTH水平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低iPTH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低iPTH血症,血钙升高是影响低iPTH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又名Willis-Ekbom病,表现为强烈的、几乎不可抗拒的活动腿的欲望[1]。RL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对睡眠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强烈活动肢体的愿望,通常伴有不愉快的感觉,在不活动时这种症状出现或加重,特别是晚上,而强迫活动后可短暂缓解[1].1945年瑞典神经病学家Ekbom首次报告8例患者,同时命名为“不宁腿综合征”,亦称为“Ekbom综合征”.据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在一般群体中,RLS发病率从0.1%到15%不等[2].国际RLS研究组(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IRLSSG)于1995年首次提出RLS诊断标准,并于2003年进行修订,其严重程度根据2003年IRLSSG评定量表[3]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寻找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溶质转运速率(peritoneal solute transport rate,PSTR)增快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且做过2次腹膜平衡试验的成年(年龄≥18岁)终末期肾病患者。按2次PSTR的变化分为PSTR增快组和PSTR减慢组,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透析方案、用药、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输入法)筛选与PSTR增加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选80例腹膜透析患者。其中,PSTR增快组48人(60%);PSTR减慢组32人(40%)。PSTR增快组与PSTR减慢组相比:透析龄更长(Z=-2.642,P=0.008),基线PSTR更低(t=-3.215,P=0.002)、采用持续腹膜透析模式的比例更高(χ2=3.879,P=0.04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龄(OR=0.975,95%CI:0.959~0.991,P=0.002)、基线PSTR(OR=21 455.039,95%CI:43.218~10 651 164.48,P=0.002)对PSTR增加有独立的影响,是否持续透析(OR=2.442,95%CI:0.734~8.130,P=0.146)不是PSTR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透析龄、低PSTR、采用持续腹膜透析模式的患者更容易出现PSTR的增长。但是,持续腹膜透析模式不是PSTR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相关因素,特别是甲状旁腺(parathyroid,PT)增生在全因死亡和MACE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7月~2019年7月的MHD患者,收集其死亡或MACE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及PT增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资料较为完整的MHD患者70例,中位随访时间71个月,基线平均年龄(60.07±13.62)岁、透析龄(58.37±50.17)月;男性占61.4%。随访期间全因死亡率44.3%(31/70),MACE发生率34.3%(24/70)。死亡组患者的年龄(t=-3.707,P0.001)、PT增生的比例(χ~2=8.504,P=0.004)及CaCS值(Z=-3.536,P0.001)明显高于非死亡组;血磷(t=-1.222,P=0.226)、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t=1.877,P=0.065)在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T增生和高龄是全因死亡(PT增生HR=2.422,95%CI:1.081~5.427,P=0.032;年龄HR=1.054,95%CI:1.013~1.097,P=0.032)和MACE(PT增生HR=9.117,95%CI:2.195~37.877,P=0.002;年龄HR=1.055,95%CI:1.003~1.110,P=0.036)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增生组全因死亡(χ~2=5.760,P=0.016)和MACE事件(χ~2=6.794,P=0.009)发生率高于PT非增生组。分析PT增生的相关因素发现高血磷(OR=125.805,95%CI:5.009~3159.418,P=0.003)和长透析龄(OR=1.023,95%CI:1.000~1.046,P=0.047)是PT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增生是全因死亡和MACE的危险因素;血磷水平升高是PT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早期干预导致PT增生的危险因素,如高磷血症等,可起到降低MH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MACE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状一.其机制与患者透析不充分,体内甲状旁腺素等大分子毒素蓄积,同时胃黏膜铁吸收下降和铁蛋白缺乏,所引起的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1].护理是预防和治疗RLS的重要环节.目前RLS的护理以对症为主,包括心理护理、肢体护理和用药护理等[1-2],但对RLS的预防护理则报道较少.2005年6月至2010年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共有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RLS的患者,给予治疗时联合对症和预防护理后,RLS的发作强度、频率及次数均明显下降,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一般情况、透析指标、炎症和营养代谢等因素,探讨成熟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慢性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从2个血液透析中心404例MHD患者中筛选出248例,分为失功组(n=53)和通畅组(n=195)。收集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数据,分析成熟AVF失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对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成熟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组患者在性别(c2=0.007,P=0.932)、建立AVF的年龄(c2=5.803,P=0.055)、AVF的初始血流量(t=-1.662,P=0.098)、透析龄(t=0.284,P=0.509)、白细胞计数(t'=0.977,P=0.331)、白蛋白(t=0.656,P=0.512)和凝血酶原时间(t=-1.639,P=0.102)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患者在原发病构成(c2=8.809,P=0.032)、高通量透析时间(t=-5.453,P=0.000)、总透析时间(t'=-3.158,P=0.002)、C反应蛋白(t=2.325,P=0.021)、血钙(t=-3.404,P=0.001)、血磷(t'=4.135,P=0.000)、钙磷乘积(t'=2.585,P=0.012)、甲状旁腺素(t'=3.528,P=0.001)、胆固醇(t=5.951,P=0.000)和三酰甘油(t=2.054,P=0.041)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患有糖尿病肾病(OR=8.652,95%CI:2.111~35.460,P=0.003),患有高血压肾病(OR=7.300,OR 95%CI:1.537~34.672,P=0.012),血磷升高(OR=6.323,95%CI:1.881~21.253,P=0.003),甲状旁腺激素升高(OR=1.002,95%CI:1.001~1.004,P=0.007),胆固醇升高(OR=5.570,95%CI:2.598~11.943,P0.001)的MHD患者发生成熟AVF失功的风险更高;低血钙程度更轻(OR=0.066 OR95%CI:0.007~0.611,P=0.017),高通量透析时间更长(OR=0.765,95%CI:0.666~0.878,P0.001)的MHD患者发生成熟AVF失功的风险更低。结论 (1)原发病构成、高通量透析时间、总透析时间、C反应蛋白、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是成熟AVF失功的相关因素。(2)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钙磷代谢紊乱和血脂代谢紊乱是成熟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3在临床工作中适当增加高通量透析时间有利于保护成熟AVF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抑郁与透析相关临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MHD患者80例,使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评估其抑郁程度,并收集其近1个月来透析相关临床指标、抑郁评估当次的透析相关生化指标。根据BDI结果将MHD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使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基线特质及透析相关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MHD患者抑郁发生的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结果符合入选条件并完成研究的患者共75例,其中抑郁组53例,非抑郁组22例,抑郁的检出率高达70.67%。2组患者年龄、透析龄、性别、教育程度和病因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抑郁组MHD患者透析前血小板(t=3.466,P=0.001)、血总蛋白(t=2.462,P=0.016)、血白蛋白(t=2.833,P=0.006)、血肌酐值(t=2.547,P=0.013)、血钙值(t=2.938,P=0.004)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2.582,P=0.012)均显著高于抑郁组患者,而碱性磷酸酶(t=-2.742,P=0.008)、spKt/V值(t=-2.127,P=0.037)和透析间期血压[收缩压(t=-4.385,P﹤0.001)、舒张压(t=-3.168,P=0.002)]则显著低于抑郁组患者(P﹤0.05)。进一步Logjistic回归显示透析间期平均收缩压升高(OR=1.272,95%CI:1.031~1.568,P=0.025)是影响患者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而透析前血白蛋白(OR=0.552,95%CI:0.332~0.919,P=0.022)、血肌酐(OR=0.994,95%CI:0.990~0.999,P=0.018)、血钙(OR﹤0.001,95%CI:0~0.054,P=0.006)和BMI值(OR=0.383,95%CI:0.189~0.777,P=0.008)水平升高为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MHD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很高,透析前高血白蛋白、血肌酐、血钙和BMI值是其抑郁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而透析间期收缩压的升高则是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基线腹膜转运功能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以及腹膜转运功能变化,探讨腹膜转运功能对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肾内科开始PD治疗且维持性PD≥3月的患者。根据腹膜透析液与血清的肌酐比值(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D/Pcr)进行腹膜转运功能分组,比较不同组的基线资料和预后以及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趋势。结果共32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低转运组70例,低平均转运组135例,高平均转运组101例,高转运组17例。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1.529,95%CI:1.003~2.330,P=0.049)和低白蛋白血症(OR=0.910,95%CI:0.869~0.952,P<0.001)是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的决定因素。高转运组患者累计生存率低于低转运组(χ^(2)=3.953,P=0.047)、低平均转运组(χ^(2)=4.355,P=0.037)、高平均转运组(χ^(2)=9.359,P=0.002);技术生存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991)。平均D/Pcr值在前5年保持稳定,第5年之后有轻微升高趋势。各组间腹膜转运状态随时间呈现向心性改变趋势,即高转运组下降,低转运组升高。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3,95%CI:1.026~1.082,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s comorbidity index,CCI)(OR=1.630,95%CI:1.307~2.032,P<0.001)和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OR=3.280,95%CI:1.109~9.699,P=0.032)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1.851,95%CI:1.123~3.052,P=0.016)、C反应蛋白(OR=1.008,95%CI:1.001~1.015,P=0.025)和腹膜炎(OR=2.312,95%CI:1.430~3.739,P<0.001)是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腹膜高转运状态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男性和低蛋白血症是基线腹膜高转运的重要决定因素。腹膜转运功能在透析前5年保持稳定,随后逐渐升高,不同腹膜转运功能随PD时间延长呈现向心性趋势,即高转运组下降,低转运组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受照顾情况、卫生情况、生活质量和家庭经济状况,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瑞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166例稳定透析、随访规律、腹膜透析时间3个月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展开问卷调查。结合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腹膜透析随访评估和腹膜炎发生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寻找腹膜炎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男性占103例(62.4%),初始透析年龄平均为(57.88±17.31)岁,至2015年12月底期间曾发生腹膜炎者达55人(33.13%)。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54,95%CI 1.007~1.104,P=0.025)、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P=0.033,95%CI 1.003~1.090,OR=1.045)、花费对家庭影响(OR=0.371,95%CI 0.149~0.923,P=0.037)。腹膜炎组与非腹膜炎组相比,透析龄更长(Z=-6.796,P0.001),尿素清除指数(kt/v)(Z=-2.174,P=0.030)、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值更高(Z=-2.286,P=0.022),患者参与社会工作学习的比率更高(P=0.037)。结论本研究中腹膜透析患者的受照顾情况、卫生情况、生活质量基本良好,腹膜透析花费对大部分家庭处于可接受水平;腹膜透析患者初始透析年龄大、透前25-OH-D3较高是腹膜炎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观认为腹膜透析支出对家庭经济影响大者腹膜炎发生率低;社会生活的高参与度(患者能正常参与社会工作学习)、透析龄长、腹膜透析溶质清除不足等也可能影响腹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脏内科腹膜透析患者PDAP时的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42例次PDAP中治愈100例,复发19例,退出(拔管/死亡)23例。Logistic回归显示,血白细胞计数(OR=1.195,95%CI1.024~1.394,P=0.024)、血白蛋白(OR=0.878,95%CI 0.787~0.979,P=0.019)是退出(拔管/死亡)腹膜透析的独立影响因素。和培养阴性相比,致病菌为球菌的PDAP预后更好(OR=0.113,95%CI 0.013~1.012,P=0.051)。治愈的患者中就诊时间延迟(就诊时间48h)者缓解天数长于及时就诊(就诊时间24h)者(Z=17.849,P0.001)。结论血白细胞计数和血白蛋白是PDAP患者技术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延迟就诊延长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调查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影响PD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中文版Morisky药物依从性8项量表评估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腹膜透析中心155例腹膜透析患者药物依从性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然后使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用药依从性好112例(占72.258%),依从性差43例(占27.742%);单因素分析得出透析龄(χ2=9.121,P=0.010)、吸烟史(χ2=7.504,P=0.006)、是否南疆地区分布(χ2=5.195,P=0.023)和共同决策分数(t=2.594,P=0.010)等影响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透析龄(OR=1.011,95%CI:1.000~1.022,P=0.047)、地区分布(OR=2.450,95%CI:1.020~5.886,P=0.045)和共同决策分数(OR=1.093,95%CI:1.001~1.192,P=0.047)可能是影响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超声B线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诊的腹膜透析患者200例,随访至2022年6月30日。根据肺超声B线数量,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收集相关资料。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肺超声B线数量与收缩压(β=0.090,P=0.003)、舒张压(β=0.201,P<0.001)、超滤量(β=-0.010,P=0.017)、血红蛋白(β=-0.112,P=0.026)、血脑利钠肽(BNP)(β=0.008,P<0.001)及肺动脉收缩压(β=0.294,P=0.006)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线数量(OR=1.109,95%CI:1.019~1.208,P=0.017)、心功能分级(OR=4.290,95%CI:1.564~11.771,P=0.005)和BNP(OR=1.001,95%CI:1.000~1.002,P=0.003)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截至随访终点,随访19(15,24)个月。轻度组(n=95)、中度组(n=68)、重度组(n=37)患者总生存期存在差异(χ2=16.384,P<0.001)。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肺超声B线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肺超声B线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