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性良好的契里特型磁吹避雷器的制成,使避雷器的工作性能大大地趋于完善,并且由于阀片电阻的降低,而使避雷器的保护特性大大地得到了改善。使避雷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增大了的续流用这个续流的电弧吹到一组串联起来的间隙中去而使其中断。附表为美国已经制成的某些额定电压的磁吹避雷器的电气特性。但是,必须说明,这些避雷器还没有大量生产,目前主要是用来作实验设备的保护。由于磁吹避雷器保护性能良好,因而有可能利用这种避雷器来保护电机和电器以防止其内部过电压,  相似文献   

2.
李哲 《电气应用》2001,(3):39-40
通过各种避雷器 (包括保护间隙、管式避雷器、普通阀式避雷器、磁吹阀式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 )的技术参数比较 ,氧化锌避雷器是最为可靠的过电压保护设备。  相似文献   

3.
高压电器研究所在西安高压电瓷厂、西安交大的协助下于“十一”前夕已试制成功了110仟伏磁吹避雷器及8、10仟伏保护旋转电机用磁吹避雷器。 11万伏磁吹避雷器是用来保护变电所的电气设备不因过电压、雷击等而损坏。使用这种产品后可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15—25%,亦可降低其投资10—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西安和抚顺电瓷厂于1966年开始生产磁吹避雷器,十多年来生产FCZ系列三种型号磁吹避雷器约5000(相),其中FCZ~1型约600(相),FCZ_3型约3000(相),其余为FCZ_2型。磁吹避雷器的电气性能指标比普通阀型避雷器优良,而且具有体积小、高度低、占地面积少等优点。磁吹避雷器自投产以来,虽然厂家曾对产品的结构作了若干次改进,但十多年来的运行情况表明,其在制造工艺装配条件和内部结构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较严重地影响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安装于同一变电站的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普阀式及磁吹避雷器的行波保护问题做了论述;比较了各种避雷器,尤其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性参数;探讨了不同的避雷器动作电流问题;并就保护方案及避雷器选择提出了看法;对避雷器国家标准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晋京500kV输电系统,利用计算机研究氧化锌和磁吹避雷器限制500kV系统操作过电压问题。在模拟磁吹避雷器时,考虑了间隙弧压降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分析了不考虑这个过程所带来的误差。本文还讨论了电站型避雷器的工作条件问题,提出了电站型和线路型避雷器相互配合的观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过电压是发展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所必须研究的课题.通过对RTDS避雷器等过电压研究关键仿真模型的研究,认为当前RTDS基本能够适用于针对直流双极闭锁、直流甩负荷等故障引起的交流系统过电压水平和过电压抑制策略的研究与分析.介绍了换流变磁饱和特性和避雷器非线性特性的RTDS仿真建模.换流变的磁饱和特性和避雷器的非线性特性的准确模拟对过电压研究的准确性和分析的可参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RTDS直流阀组模型没有设置磁饱和特性仿真,因此需要在换流母线上添加非线性仿真元件,数学模拟换流变的磁饱和特性.由于实时快速仿真的需要,RTDS避雷器模型通过一种特殊的分段仿真方法描述避雷器的非线性特征,对模型的参数要求合理配置以增强仿真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5月12~16日在北京由一机部和水电部联合召开了全国磁吹避雷器經驗交流会議。参加会議的有国內有关科研单位、工厂、学校及运行部門等31个单位共50多人。会议听取了领导的指示,总結交流了磁吹避雷器科研和試制工作的经验,对今后研究工作的組织領导和协作分工作了安排,同时制定了我国一般阀型和磁吹閥型避雷器的暂行技术条件和試驗規程。 磁吹避雷器用來限制过电压以降低电力设备的绝缘水平是最有效的措施,在我国由于新线路大量建造,旧线路急待升压以提高输送能量和滿足直配发电  相似文献   

9.
《电世界》2010,(4):54-54
问 怎样测量FCD-6型磁吹避雷器的好坏? 答 FCD-6是一种保护旋转电机用的磁吹阀式避雷器,其运用于电机的标称电压为6.3kV。按GB7327--1987《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标准规定,该避雷器额定电压为7.6kV。工频放电电压为15.O~18.0kV,1.2/50μs冲击放电电压,预放电时间10μs下的冲击放电电压及3KA,8/20μs残压均不大于19kV峰值。  相似文献   

10.
普阀型避雷器现场试验方法的研讨郑州市电业局王正刚普阀型(FS、FZ)避雷器虽然大多数正在或已被磁吹型及氧化锌型避雷器(避雷器以下简称PB)所代替,但仍有许多还在运行中。有些安装在变压器的220或110kV出线侧,作为限制过电压的重要屏障。由于其电气性...  相似文献   

11.
由能源部武汉高压研究所承担的氧化锌避雷器过电压保护效果的研究课题于12月11日至16日在武汉通过鉴定。该课题是我国重大办“七、五”攻关项目。氧化锌避雷器具有残压低、伏安特性平坦、通流能量大等优点。该课题利用电磁暂态计算机程序,对典型的500kV变电所采用氧化锌避雷器、磁吹避雷器或两种避雷器混合使用时的保护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有价值的数据和规律.用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引进一些SF_6全封闭组合电器,带有氧化锌避雷器保护,而主变或进出线上的电气设备是国产的,往往考虑采用磁吹避雷器保护。通过对采用这种保护方式的某220kV变电所防雷接线的数值计算分析,发现流过不同类型避雷器的雷电流极不均匀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调试或故障时的单极-大地运行方式,均可导致直流偏磁现象,半岛地质环境下此效应尤为突出。结合山东半岛电网的具体线路架构和数据,对基于变压器中性点串电容的直流偏磁抑制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采用并联避雷器和火花间隙的双重保护拓扑,并给出了直流偏磁抑制装置中的中性点电容器、旁路开关、电子开关、限流电抗器等的选择,以及避雷器与火花间隙的选择与配合。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所提出的双重保护拓扑可有效保护中性点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红外测温仪分析磁吹避雷器内部缺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红外测温仪监视运行状态下的220 kV磁吹避雷器发现B相上节热像上高下低。带电测试后和历次数据比较,发现B相泄漏电流趋于增大,判断为避雷器内部受潮,解体检查证实判断正确。  相似文献   

15.
卢亦吕 《江西电力》1997,21(1):9-14
变电站中如何选用MOA广州华盛避雷器公司(510288)卢亦吕收稿日期:1996年12月20日1前言避雷器在变电站中是一种很重要的电气设备,它起到保护其他电气设备免受过电压侵害的作用。80年代以前我国变电站中所安装的避雷器主要是普阀式或磁吹式,它们所...  相似文献   

16.
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研制成功BJI型避雷器动作参数的智能记录仪.它能记录避雷器动作的原因——雷电过电压还是内过电压;记录避雷器动作后流过避雷器的电流幅值及雷电的极性;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它是智能化电子仪器,数码显示,三相一体;仪器置于控制室内,值班人员能直接监视并记录Z用罗高夫斯基线圈作探头,避雷器动作后的大电流和电位升高等由磁隔离,安全可靠;避雷器动作后,仪器发出报警声,值班人员能及时察觉变电站的过电压状态.由仪器记录的电流幅值,可推出避雷器的残压,是进行事故分析的重要依据.本仪器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110kV直接接地系统中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多使用FZ-35kV避雷器。在运行中这种避雷器事故率高。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断线,熔丝非同期熔断、开关非同期动作等非全相动作时,在中性点产生较高暂态过电压和稳态电压升高。如果同时发生谐振,则幅值较高的过电压会持续较长的时间。这时避雷器如果动作就难以灭弧而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制成一种新的磁吹避雷器与捧间隙并联使用。在雷击或其它原因发生单相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10 kV配电网避雷器隐患查找易受接地电流大小影响且无法有效识别。针对避雷器隐患定位困难的问题,着眼于直流信号对电缆电容电流的屏蔽能力和避雷器温升变化特点,研制出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线路无间隙避雷器隐患查找的高压直流恒流源。利用交流斩控调压电路的规律与漏磁变压器稳定电流特性,同时采用霍尔传感器对信号进行检测并有效屏蔽磁场。结合避雷器温升与直流电流关系的试验结果,根据故障点两侧故障电流方向关系,实现避雷器隐患查找。通过PSCAD仿真及现场实际故障数据表明:基于高压直流恒流源产生直流信号注入线路,红外升温明显,且不受避雷器隐患程度干扰,提高了避雷器隐患查找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洛河电厂30万 kW 发电机原装设的转子灭磁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的运行不可靠,避雷器爆炸,灭磁开关维修量大,容易烧坏。本文介绍的 ZnO 压敏电阻灭磁和过电压保护装置解决了以上问题,大大提高了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对来宾电厂额定电压13.8kv容量125MW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的防雷保护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文献(1)建议将原设计装配的FCD-15型磁吹避雷器更换为FCD-13.8型避雷器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避雷器与被保护发电机的绝缘配合的基本原则;文中还对FCD-13.8型避雷器的可能动作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文献(1)推荐用Y3W-16.7和Y3B-16.7型氧化锌避雷器作为125MW发电机防雷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