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对同时考虑非傅里叶效应和非斐克效应的高强度快速干燥条件下热质交换的普遍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研究了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非傅里叶传热、非斐克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现象,为多孔介质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正确确定及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对同时考虑非傅里叶效应和非斐克效应的高强度快速干燥条件下热质交换的普遍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研究了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非傅里叶传热、非斐克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现象,为多孔介质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正确确定及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对同时考虑非傅里叶效应和非斐克效应的高强度快速干燥条件下热质交换的普遍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 研究了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非傅里叶传热、非斐克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现象,为多孔介质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正确确定及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传热与燃烧学的基本理论,对多孔陶瓷板无焰燃烧传热机理作了深入的分析。取单孔建立数学模型,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对进一步枚研究多孔陶瓷板远红外加热器的热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超常质量传递的“瞬态薄层”模型-在超常质量传递条件下,紧靠介质内受质量扰动的位置,存在一“薄层”区域,该薄层内的质量传递必须考虑非费克效应,而在此薄层外,介质内其他部分部分的质量传递仍近似符合费克定律,“薄层”区域边界上的质量传递满足连续性边界条件,文中以受脉冲质量拢动的质量传递过程为例,采用类似于非傅里叶导热方程的双曲线非费克质量传递方程来描述该“薄层”内的的非费克质量传递,并用有限差分结合MacCormack预测-较正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在分析介质内出现的非费克效应的同时,得出了“瞬态薄层”厚度与介质的质松时间,质扩散率以及质量扰动的强度和瞬时性强弱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孔介质热湿传递机理,分析了室外气候荷载作用下含湿量变化对建筑墙体的温度波衰减系数、温度波延时时间等热工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含湿量的增加,墙体的有效导热系数和容积比热均增大,然而含湿量增大可减小温度波通过墙体时的衰减系数,同时增大了温度波达到墙内表面的延时时间这些特性有利于减少温度波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非空调的通风房间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TFE多孔膜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开路热刺激放电电流测量等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充电气的聚四氟乙烯多孔材料的空间电荷稳定性了比较。通过热刺激放电电流谱分析和组合热脉冲技术探索了PTEE驻极体多孔膜内电荷重心的迁移规律,研究了多孔PTEE薄膜驻极体内脱阱电荷的输运规律。  相似文献   

8.
被干燥多孔物料中孔隙大小及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多孔物料的微观结构出发,利用平衡湿含量的实验数据,对三十多种多孔建筑物料的孔隙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得出了降速干燥阶段多孔物料孔隙中水液面蒸气相对分压与湿含量的关系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方根误差为3.01%.还分析了降速干燥阶段多孔物料中孔隙分布参数、温度、湿含量对其中水液面蒸气相对分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系统研究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对多孔塑性模型粉体的冶金过程,以CAE软件COMSOL为分析平台,建立电-热-机械有限元模型。在无温度场情况下对粉体进行单向压制和双向压制,分析了2种方式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压制方式对粉体压坯内应力的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在SPS工艺中分析温度场的分布及体积应变,结果表明温度较高时粉体压坯整体会产生较高的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形理论的实际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分形理论,利用实际多孔介质剖面图,对典型土壤的几何结构进行了描述,计算出了多孔介质的剖面面积分布分形维数d,得到了分形固含率,获得了固含率与多孔介质颗粒排布及度量尺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了实际多孔介质的导热模型,推导出了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恒热流壁面平板通道填充多孔物块的流动换热进行了相关研究,分别采用Brinkman-Forchheimer-Darcy流动模型和局部热平衡模型描述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和换热,重点研究了多孔物块的填充位置和物块高度对流动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多孔物块在纵向上位于通道中心区域时,强化传热效果最好;随着填充多孔物块高度的增加,壁面Num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流动阻力系数却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层流状态下恒热流壁面平板通道完全填充多孔介质的流动换热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局部热平衡模型描述多孔介质内的换热,分别用Brinkman-Darcy流动模型和Brinkman-Forchheimer-Darcy流动模型描述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并对比了两种流动模型下的流动换热性能.结果表明:Re数较小时,两种流动模型下的换热差异很小(壁面平均Nu数相差1%);随着Re数的增大,两种流动模型下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差异增大,因而为了更准确的描述添加多孔介质后通道内的流动换热变化,在Re数较大时,需采用BDF流动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分形多孔介质中的热传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有限容积法分析了分形多孔介质中的热传导过程,计算中发现分形结构中的导热规律非常复杂,基质与孔隙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换热,当不考虑孔隙气体中的导热时,所构造的随机Sierpinski地毯上导热率与基质率(基质百分含量)大多呈指数关系,这与Archie定律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面无人艇运动学和基础控制特性提出一种局部危险规避算法. 采用分层策将动态窗口分解为艏向窗口和线速度窗口,使用切线法和弧线法分别从艏向窗口和线速度窗口中求出规避角速度和线速度,并引入角速度缓冲模型以提升规划过程中艇体的稳定性. 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具有规避能力强和稳定性高的特点,并由湖试实艇实验验证了算法对实艇的基础控制特性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引导水面无人艇在实际环境中实现有效安全的危险规避.  相似文献   

15.
室内热微气候与人体热舒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讨论室内热微气候与人体热舒适的关系,介绍热舒适方程及应用现状,建议对西北地区居民进行室内热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孔介质热湿传递机理,分析了室外气候荷载作用下含湿量变化对建筑墙体的温度波衰减系数、温度波延时时间等热工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含湿量的增加,墙体的有效导热系数和容积比热均增大,然而含湿量增大可减小温度波通过墙体时的衰减系数,同时增大了温度波达到墙内表面的延时时间.这些特性有利于减少温度波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非空调的通风房间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热阻,热漏和内不可逆性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工质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向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表示热漏损失,用另一常系数项表示循环中除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内不可逆性。建立了一个新的不可逆制冷机模型,导出了其最佳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和最大制冷系数及其相应的制冷率。  相似文献   

18.
户用热表的原理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用于住宅分户计量采暖耗能的热能计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介绍了一种用户用热表的软硬件设计思想,给出了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