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曹彦飞 《电子世界》2014,(18):468-469
单纯的MSTP/PTN二层管道传送网已经适应不了2G/3G/LTE业务综合承载的需求,IP化、密集覆盖、宽带化成为未来移动业务承载网络发展的三大特点。随着LTE时代到来,承载方式和信令技术已经完全IP化,网络拓扑向整个互联网状网发展,再加之基于EPC、IMS、PCC的LTE核心网对网元之间的通信越来越复杂和频繁,这给LTE的信令网组网带来极大挑战。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在LTE时代如何才能打造高效可靠地信令网。  相似文献   

2.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6,(16):46-47
随着5G的日益临近,满足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的应用需求已经成为ICT业界的一致努力方向,这也对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面向5G的未来传送网架构,成为全球运营商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 此前,分组传送网(PTN)在运营商网络中已规模部署,满足了2G/3G/LTE移动回传和大客户等业务的承载需求.然而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定制化的专线等新业务对传送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网络能力开放、跨域业务快速开通、带宽实时调整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业务IP化,提高承载网带宽利用率,PTN替代MSTP网络成为目前中国移动3G承载网的主要方式。而随着LTE的到来,其对PTN网络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如大带宽需求、L3业务转发等。本文探讨PTN网络需要做哪些改变,以适应未来LTE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晶鑫  耿忠 《电子测试》2013,(6X):56-58
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为3G系统的长期演进,今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展,而在推进LTE的进程中,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承载网的建设。承载网的部署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在功能部署、网络容量、业务安全、可维护性等方面满足LTE业务发展,并减低网络技术演进代价,适应2G/3G/LTE协同发展。本文以联通承载网IPRA(NIP Radio Access Network)方案为例,阐述下IPRAN承载网LTE业务的业务部署。  相似文献   

5.
目前珠海移动本地传输网主要使用的是SDH(同步数字体系)和PTN(分组传送网)两种网络架构,随着LTE(长期演进)、Iub接口IP化、家庭宽带业务和集团客户业务的发展,以电路交换为核心的技术难以承载大量的宽带业务。相关IP化的业务将以PTN进行传输承载。文章结合实际中的接入模式,对PTN承载将要推广的LTE业务和已有的2G/3G基站回传、无线局域网、家庭宽带和集团客户等业务进行应用性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球电信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2G/3G共同承载、业务带宽不断增加和接口IP化的情况下,对承载网的多业务承载能力、统计复用和差异化的服务质量提供能力、电信级的业务保障能力、高精度的时钟时间同步能力、网络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领先的承载技术和移动Backhaul业务IP化承载应用的研究,在结合全球主流运营商无线承载网建网思路的基础上,推出了IPTN解决方案,即面向2G/3G移动Backhaul的IP承载网解决方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龙文富所撰《IPTN:面向2G/3G移动Backhaul的IP承载网解决方案》一文介绍了中兴通讯的IPTN承载网解决方案从业务需求、投资保护、网络演进、网络可靠性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充分为运营商考虑,在支持移动基站带宽持续增长的同时能提供低CAPEX和OPEX;充分考虑了适应移动基站IP化业务高效承载的同时兼顾传统业务的承载,在提供更加灵活和网络业务的同时兼顾到网络的高可靠性,对多演进路线的兼顾完全避免了运营商网络技术路线选择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SDH/MSTP网络已无法满足LTE移动承载需求,IPRAN的承载方案是基于IP网络的架构,能承载多样化的业务,具备很强的网络扩展能力和新业务适应能力,成为LTE移动承载网首选方案。本文根据CDMA<E混合组网现状,对CDMA<E移动承载网中SDH/MSTP和IPRAN网络灵活组网、灵活运维以及技术发展和网络发展趋势,提出IPRAN向SDN技术的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晓斐 《世界电信》2009,22(9):64-65
移动网络沿着2G-3G—LTE演进,其承载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顺应IP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一张高效、融合3G/LTE的承载网络,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已成为承载网建设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2G、3G和LTE的发展,移动业务的带宽不断提升,移动宽带化时代已经到来。移动宽带化的同时,移动业务类型也向ALL IP转型。移动业务的IP化和宽带化发展趋势,推动着移动承载网络向IP化演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信移动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业务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带宽的需求迅猛增长。传统的SDH独享管道的网络模式难以支撑移动业务的持续发展,移动承载网络的全IP化势在必行。因此面向LTE的承载网络应该如何演进就显得十分重要,让承载网以“演进”的方式实现和业务网融合,是LTE时代建设承载网首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中国移动推行TD-LTE网络建设的契机,以A城市为案例,着重介绍了PTN承载LTE网络的演进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演进,以话音为主的移动业务向着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务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拓展需求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本文介绍了IPRAN的发展背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主流的IPRAN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特别针对PTN的技术原理以及组网策略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全业务运营环境中,如何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最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的实际网络部署策略方案为案例,对IPRAN网络部署策略做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上海贝尔的LTE端到端解决方案,该方案包含eUTARN、ePC、移动网络演进传送构架(META)和业务分发环境(SDE);阐述了上海贝尔采用统一通用平台、融合演进的eNodeB对2G/3G网络的向下兼容;提供了完美的QoS保障和业务流量管理的分组演进核心,并为适应无线网络演进提出了全新的传送网络构架来支持2G/3G和LTE网络传输和未来演进。  相似文献   

14.
首先介绍了PON设备的现状、应用及技术标准发展,然后根据现网测试的结果和网络应用提出现有PON设备在当前2G、3G移动回传网络中的定位,最后提出PON技术承载LTE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3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3G移动宽带业务将进入迅速发展期,移动承载网络也将逐步实现全IP化。阐述了移动回程IP化的几种实现方式,重点介绍了阿尔卡特朗讯基于IP/MPLS的移动回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与2G乃至2.5G相比,3G的技术复杂程度呈现的是指数倍增长的趋势.在技术复杂度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技术多样性、多种技术复合共存以及多种新业务带来的种种问题,都是在建设3G时网络必须加以考虑的.本文将从平滑过渡、漫游切换、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等3G热点话题入手,分析3G网络的建设及其对2G网络运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3G网络未来的发展建设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从固定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的角度诠释了全业务运营的转型策略和网络演进的途径,并从业务层、控制层、IP承载层、接入/终端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全业务网络的演进。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移动承载新建3G网络的传送网将全部采用PTN的技术,承载2G网络的传送网后续升级也正在向PTN过渡.大规模使用的PTN兼顾分组业务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同时继承了SDH设备简化运维的特性,本文总结了在PTN网管规划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在某地区移动城域PTN网管和DCN规划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Now, when the first commercial 3G services based on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launched around the world, is the right time to start considering the evolution potential of 3G system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traffic in future mobile networks will be generated by content consumption related services, which are realized with IP technologies.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cellular networks for carrying IP traffic as efficiently as possible. We describe an evolution scenario for the 3G network architecture specified by 3GPP. The IP delivery part of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first optimized within each subsystem, while maintaining interoperability with the legacy network. Later, the network is streamlined as a whole to provide the most efficient solution. We show how graceful evolution of the 3GPP system can benefit from possibilities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IP-based transport, while maintaining compatibility with existing user equipment and capitalizing on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s.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高清直播业务对于移动网络资源的需求,并与5G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标,探讨了5G网络部署4K、8K、AR/VR等各类高清直播业务的可行性。研究了5G网络承载高清直播业务的端到端网络技术方案,并探讨5G网络后续对于完善高清直播业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