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循环水系统泄漏主要是由工艺侧物料腐蚀和循环水腐蚀引起。在炼油企业中,系统有机物泄漏往往为水处理工作带来很大危害,造成系统平衡破坏、微生物滋生严重,大大降低换热器效率,因此在此种条件下,正确有效的判断系统泄漏,快速查漏并采取应对措施及其重要。本文对循环水处理过程的泄漏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可供相关生产及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内含油污泥调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含油污泥调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含油污泥用于调剖时的调剖机理和污泥处理过程;对目前开展的含油污泥调剖体系的不同配制方法及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类概述;指出了含油污泥调剖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原油的开采、储存、运输以及加工等过程。对含油污泥组成、性质以及处理方法和现状进行介绍,分析相应的机理。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主要有热解、溶剂萃取、热水洗涤、超声处理、生物处理以及电动力学处理等,通过对含油污泥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特点。根据含油污泥性质及环保要求,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在含油污泥实际处理过程中应结合含油污泥的性质、处理方法的特点以及处理需求等,借鉴优秀的技术采用复合手段处理,从而达到含油污泥处理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KernRiver油田为了用COR测井资料监测和确定含油饱和度 ,对从测井数据采集到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多个技术环节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COR测井资料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含油饱和度评价和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鲍新愿  张茜  贾真  祖之英  魏东锋 《焊管》2015,38(9):56-60
对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循环水冷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改进前水冷系统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原水冷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和改造,增加了纯净水制备设备、闭式冷却塔,采用了“双备”和“双泵”设置以及流量保护设置等,并对改进后的中频感应加热设备循环水冷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循环水冷系统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涉及到碳钢—铜共处循环水系统的预膜配方及条件的调整 ,研制出适合碳钢—铜共处循环水系统的水稳剂 Q S— 0 7,并对此进行了工业实验。结果表明 ,QS- 0 7水稳剂对循环水系统的碳钢—铜设备具有较好的缓蚀阻垢效果 ,并减少点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美国Kem River油田为了用COR测井资料监测和确定含油饱和度,对从测井数据采集到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多个技术环节进行了改进,提高了COR测井资料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含油饱和度评价和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转炉处理含油废弃物,可以解决目前钢铁厂内部产生的大量含油废弃物,解决原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体、土壤、大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电解-Fenton联用”工艺进行了大庆油田含油、含聚合物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微电解-Fenton反应”可有效地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系统稳态运行的CODCr去除率≥85%,HPAM去除率≥90%,含油去除率≥98%,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与江苏工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含油污水pH值微电脑自控系统”于6月12日通过技术鉴定. 目前在石化行业生产过程中,对含碱污水的中和处理仍然采用人工控制阀门开度的办法定量投加中和剂,然后进行机械或流体搅拌混合.这种中和处理的状态不能适应污水pH值的突然变化,常常给后续的生物处理带来不良影响.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和江苏工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研制了“含油污水pH值微电脑自控系统技术”.该系统具有混合均匀、可靠、占地、  相似文献   

11.
当循环水系统漏入HF时 ,会使循环水的pH值明显降低 ,这不但会对设备造成严重腐蚀 ,而且会生成氟化钙垢堵塞换热设备。介绍了一种快速检测HF并估算HF含量的新方法。当循环水系统无其它酸、碱泄漏源时 ,其pH值的变化与HF的泄漏存在对应关系 ,因此通过测量循环水的pH值便可实现对HF泄漏情况进行监测 ,并可通过pH -HF曲线估算HF的泄漏量。  相似文献   

12.
油品泄漏导致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石油烃类物质,从而影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为寻求可应用于柴油泄漏情况下的生物酶缓蚀剂,向循环水中投加柴油以模拟油品泄漏,并配制不同浓度的生物酶制剂,分别考察其缓蚀效果,再根据单因素的实验结果,通过正交实验对3种生物酶进行复配。结果表明,柴油投加量为80 mg/L时,3种生物酶最优的复配方案为溶菌酶50 mg/L、脂肪酶10 mg/L、漆酶75 mg/L。复配的生物酶制剂可以在柴油投加量为80 mg/L的循环水中达到稳定的缓蚀效果,将碳钢的腐蚀速率控制在0.05 mm/a以下。  相似文献   

13.
油品泄漏会导致循环水水质的变化,从而影响循环水系统中缓蚀阻垢剂的作用效果。本课题在考察柴油泄漏对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溶菌酶、漆酶等缓蚀阻垢剂的作用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将ATMP与溶菌酶、漆酶复配,解决了传统缓蚀剂在柴油泄漏情况下消耗量大、作用效果差的问题。当循环水中混入80 mg/L的柴油, 溶菌酶、ATMP和漆酶浓度分别为10,30, 40 mg/L时,碳钢的腐蚀速率控制在0.008 mm/a以下,缓蚀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油品泄漏导致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石油烃类物质,从而影响石油炼制与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为研究油品泄漏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以柴油作为单一泄漏油品,考察了柴油添加量及添加方式的变化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生物黏泥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柴油对生物黏泥化学组成影响较大,柴油添加浓度增加使生物黏泥易于剥落。随着柴油添加量的增加,生物黏泥湿重有上升的趋势,脂磷质量浓度则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泄漏方式的变化对生物黏泥生长特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稠油高黏度和结蜡问题,采用空心抽油杆热水循环采油工艺,对稠油进行加热降黏、防蜡。运用传热学与流体力学理论,构建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模型,对井筒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影响循环水注入流量和注入温度与空心杆沿程温度和油管沿程温度的关系曲线。结果显示,循环水注入流量与循环水注入温度对井筒温度场的影响较大,增加循环水注入流量对井筒温度提升显著; 提高循环水注入温度,井筒沿程温度得到相同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管漏失的油、水井越来越多。对于套管错断等原因无法大修的井常常报废关井,寻找新的代替井。近几年在动态分析中经常发现在注采比合理的情况下,油井能量得到不到保障或者水井注水压力反常。通过调查、分析、试验,证实正常水井注水有向同层位的套漏井漏井漏点吐水的现象。因此,通过井温测试证实后,对存在吐水现象的井注灰封堵油层,不仅增加了水驱控制储量和水驱动用储量,而且很取得了极为可观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石油炼化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油品泄漏问题。已有研究表明溶菌酶可用于循环水中起到缓蚀作用,而游离溶菌酶稳定性差,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失活,且难以实现重复利用,因此,对溶菌酶进行固定化是实现其工业生产应用的有效途径。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SiO2微球,并进行表征。利用物理吸附法固定化溶菌酶,确定固定化的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0.8 g/L、固定化时间10 h,pH为6.5,缓冲溶液离子强度为50 mmol/L。选择柴油作为泄漏介质,并通过实验确定投加浓度为80 mg/L,通过缓蚀实验确定固定化溶菌酶的缓蚀率最高可达78.21%,且稳定性较游离溶菌酶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循环冷却水治理的意义,阐述了如何进行水处理药剂筛选、所采取的监测手段以及水冷器查漏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建立了循环水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进行日常管理及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输油管道负压波法测漏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减少原油长输管道的漏油损失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和天津大学协作研制成原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介绍了负压波法测漏原理 ,简述了系统负压波信号处理方法和临盘—济南输油管道安装检测系统的组成 ,以及系统的软件设计。现场应用表明 ,系统报警时间小于2 0 0s ,定位误差小于被测管长的 2 % ;在临盘—济南的输油管线上仅 6个多月的应用中 ,监测到泄漏达 39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石油库在日常作业过程中对环境带来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源为油品蒸发、油品泄漏和油库污水。针对不同的污染情况,应采取密闭收发油技术,减少油品的蒸发;做好石油库的日常生产管理维护工作,控制油品泄漏;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