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档案》2008,(6):46-47
受灾后的档案需要得到迅速而正确的抢救,目的是防止档案继续受损,纸质档案如不及时抢救,会使纸张机械强度下降,并易滋生霉菌,在霉菌代谢物作用下,纸张酸度增加,甚至粘连成“档案砖”。应根据具备的条件,合理选用适当的抢救方法,迅速改变档案的受损环境和状态。利用现有的装具对档案进行初步的保护和清理,并转移到安全地带,防止再次受损。  相似文献   

2.
霉菌具有分布广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适宜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下,容易在纸张等材料上生长繁殖并加速材料的老化,严重时导致纸张粘连。因此,研究霉菌对档案的危害和防治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论述了常见霉菌种类对纸张材料的危害和霉菌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全国纸质档案霉菌种类与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纸质档案霉菌种类与分布调查陶琴,徐同根,冯惠芬,荆秀昆,刘毅锋霉菌是危害档案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长期以来档案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霉菌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代谢旺盛,当温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时,就会在纸张等材料上生长繁殖。受霉菌危害的档案,会产生大小...  相似文献   

4.
臭氧对档案灭菌效果及对纸张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微生物检测常规方法 ,对室内空气中霉菌、孢子进行臭氧处理 ,验证臭氧的作用 ,并观察臭氧对档案表面和内部霉菌的灭菌效果 ,同时测定了臭氧对纸张抗张强度、耐折度和字迹色差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档案纸张保存状况及劣变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纸质文物保护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对纸张本身材质、制作工艺、保存状况及劣变原因的了解。本文对一本劣变严重的清代档案,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成分分析、pH值测定、及冷、热抽提试验,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档案纸张的纤维为稻草和青檀皮,其pH值偏碱性,纸浆曾经过石灰沤煮并且在抄造过程中使用了加填技术。档案纸张老化主要是因为水的影响,还有霉菌的侵蚀破坏。档案纸张的冷、热抽取物的溶解度远高于新纸,表明保存状况比较差。  相似文献   

6.
纸质档案粘合剂的选择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纸质档案载体的寿命及其信息内容的留存时间。本文在调查基础上,针对现状,对一定区域内基层档案部门常用的纸张粘合剂与符合档案修裱技术规范的粘合剂,就成分、酸碱性、霉菌滋生、粘性和胶粘速度、可逆性、使用方法、价格和购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以加强对纸质档案的保护,更好地满足档案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危害档案的微生物主要有霉菌、细菌、放线菌等种类。它们漂浮在空气中,依附于尘埃或水滴上,随风到处飘荡,到处扩散,档案纸张一旦遭霉菌的侵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更好地保护档案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使档案免遭微生物的侵害,笔者就上海地区  相似文献   

8.
氧化去污技术对档案纸张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中国传统的宣纸为载体,选择常见的几种氧化去污技术对宣纸上的污点进行了去除,通过对去污前的纸张和去污后经老化的纸张色差测试、pH值、抗张强度、耐折度等性能进行了系统而细致地测试、分析与比较,说明了氧化去污对纸张性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在去除对纸质档案上的污垢时,应该慎重选用氧化去污方法。结果还说明去污技术应与脱酸技术联合应用,才尽可能对档案纸张性能产生较小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物病害一直是纸质档案保存中的常发性问题,常见生物病害包括害虫和霉菌。虫蛀和霉菌污染轻则损伤纸张机械强度或影响档案原貌,重则导致档案面目全非、破坏殆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其保存和利用。由于虫霉病害具有潜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初始阶段往往无法察觉,而后期显现时问题已较为严重,因此,遵循"预防性保护"的理念,在档案入库及搬迁时对虫霉进行杀灭和防治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谈档案防尘     
档案的防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扬尘天气的出现又给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当引起档案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灰尘成分复杂,进入档案后,会以物理、化学和生物不同的方式损害档案材料,是损害档案的主要污染源。又由于灰尘在物质形状上是以微粒出现,其颗粒磨擦档案纸张材料,影响字迹的清晰和牢固性。灰尘使档案粘结形成档案砖,使档案纸张变色,其携带的霉菌孢子和寄生的微生物,破坏档案纸张材料,影响档案管理质量,是档案保护的大敌。档案面临着灰尘的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灰尘对档案造成的损害,档…  相似文献   

11.
一、水灾后档案的抢救 1.纸质档案的抢救.纸质档案一但遭水淹后,一方面会沾上污泥,另一方面纸张吸水膨胀,易发生变形,更主要的是,此时纸内含有大量水分,极易生长霉菌.因此,必须首先清除档案上的污泥,然后创造一个持续低湿的环境进行干燥,迅速去除纸张中的水份,使其达到安全含水量,才能防止长霉.其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作者研究档案纸张保护的心得,同时也阐明了美国国家档案馆、国家标准局对“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未来二十年档案保护计划”进行为期三年研究所产生的成果,以及国家科学学会1986年在历史文件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界定档案寿命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档案寿命的界定实际上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不管是纸张档案还是电子档案的寿命都应以档案所体现的“原始记录性”的存在与消亡时间作为界定档案寿命的惟一标准。文中还对与档案寿命有关的一些概念的准确含义和研究的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对“档案砖”的揭裱已有一些研究 ,但都不适于内蒙古地区“档案砖”的揭裱。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档案砖”的成因 ,针对不同成因、不同纸张、不同字迹的“档案砖” ,经过试验、比较、研究 ,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 ,适合内蒙古地区乃至北方地区“档案砖”揭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截至4月底,北川档案全部完成消毒灭菌工作,灭菌后的档案现已安全入库并上架,为下一步整理、修复工作打好基础。国家档案局、四川省档案局高度重视北川档案抢救工作,继严重受损档案脱水干燥工作结束后,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对霉菌种类进行分离与鉴定,发现八属十种霉菌。3月16日,国家档案局在雅安市组织召开了“北川档案消毒灭菌方案专家论证会”。4月7日起,北川档案正式转运到成都新津事丰医疗器械公司进行全面消毒灭菌。消毒灭菌工作完成后,经国家档案局科研所和四川省农业大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防尘是各级档案部门的一个永恒话题,灰尘是管理的大敌,其颗粒摩擦档案纸张材料,影响字迹的清晰度和牢固性,其自身的酸和碱腐蚀纸张和字迹,灰尘使档案粘结形成档案馆砖,使档案纸张变色,其携带的霉菌孢子和寄生的微生物破坏档案纸张材料。档案防尘除作好燃料燃烧排烟尘,工业生产排粉尘,库房地面等生产活方面的防尘,库房地面墙避出灰尘,人员出库房带灰尘等生产生活献的防尘,和岩石风化,海水蒸发,火山喷发,植物花粉等自然防尘外,扬沙天气防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档案八防是指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光、防尘、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潮、防高温。防光主要是防止阳光中紫外线对档案纸张的破坏。一般可通过在库房开小窗、加挂窗帘及窗外加遮阳设施等避免阳光直射库内。另外因日光灯有大量紫外线,库内最好使用白炽灯。防尘主要是防止灰尘和霉菌对档案纸张字迹的侵蚀。因而库房门窗要严密,窗户挂帘;库内四周墙壁要坚硬、光滑,防止墙皮脱落;档案及装具也应保持清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档案馆中,保存最久远的纸质档案是唐代的档案,历经近两千年流传至今。也有一些档案保存只有几十年却因纸质不好面临抢救修复的局面。由此看出纸张对档案重要性。纸张是档案的重要载体,档案用纸的好与差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决定着档案能否长久的保存。因此,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和文书工作人员都应对档案用纸予以关注。什么样的纸最适合作档案用纸?首先,因为档案在形成和其后的整理保管利用期间会被人们反复翻阅,所以纸张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即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抗摩擦、折、拉的能力。以纸张的耐折度为例,纸张的耐折度表示在一定的张力下,把纸…  相似文献   

19.
档案制成材料是一种物质,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火烧、水淹、鼠咬、人为因素、机械损毁等突变,容易发现,也容易预防,而对有害气体、虫害、霉菌等因素造成档案纸张变脆、字迹模糊以至损毁等,则缺乏长久、经济、安全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戴超兰  潘旭 《档案管理》2021,(5):127-128
为判断档案纸张是否存在人为老化,文章收集了几种档案常用纸张并分别进行高温加热和化学试剂浸泡处理,利用仪器观察、记录纸张纤维结构和色度变化,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纸张变化越明显,化学试剂浓度越高,纸张变化越明显,得出可根据纸张颜色、纤维结构、白度等判断纸张是否存在人为加热老化,根据纸张颜色、韧性、脆度、油墨色泽、纤维降解及生成产物等判断纸张是否存在酸碱试剂浸泡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