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目前本地砂资源现状,尝试对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等,并与天然砂混凝土进行比较,通过大量试验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各种性能优良,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2.
郑炜 《福建建材》2018,(2):12-13
近年来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越来越重要,采用1.18mm以上和以下的筛孔进行试验,测试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效应,为了能够正确地进行试验结果分析,在试验中采取了不同的级配类型,通过对试验结果对比,归纳出不同级配类型的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性能特点,希望能够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和改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机制砂性能不稳定、易收缩开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方法,即采用耐腐蚀的玻璃纤维进行加固。以不同配合比的玻璃纤维增强机制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制作试件共计180个,分别进行了坍落度测试、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及收缩试验。通过对比机制砂对替代率和玻璃纤维掺量两个重要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原理,进一步确定机制砂对天然砂的最佳替代率和玻璃纤维最佳掺量,以推动机制砂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机制砂替代河砂进行混凝土配制试验,重点研究了机制砂对河砂不同取代比例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外加剂掺量、水胶比、水泥用量以及机制砂种类等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进行优化调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制砂对河砂取代率为15%~45%时,混凝土的和易性、力学性能较优;通过调整外加剂掺量、水胶比、水泥用量等参数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且当P-减水剂掺量为3.3 kg/m~3,水胶比为0.41,水泥用量为210~220 kg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较优;优质的机制砂种类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5.
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其力学性能略高于天然河砂配制的水泥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对机制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和天然河砂配制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干缩性能对比试验,并对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机理讨论。以机制砂代替天然河砂配制水泥混凝土应用于路面工程,具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机制砂、河砂和机制砂加特细砂设计三组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硫酸盐侵蚀、干缩性能、抗渗性能、碳化性能及压汞试验,比较相关数据,得出了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重庆地区天然砂资源日益短缺,采用机制砂完全代替天然砂配制混凝土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重庆地区机制砂的基本性质,探讨了机制砂混凝土的配比参数,试验研究了全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率与天然中砂混凝土相差不大,力学性能、抗渗性和抗碳化性能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方法,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的石粉掺入净浆粉体进行试验,并采用纯石粉替换机制砂中的石粉进行砂浆、自密实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石粉对净浆、自密实砂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石粉含量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石粉含量机制砂中石粉对净浆、自密实砂浆、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黏度贡献小于纯石粉,且易使拌合物流动性不良、黏度不足;通过调整各组分配合比可以配制出合格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为使用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出满足工程需求的自密实混凝土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相关规范、标准及经验为基础,采用对比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设计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特细砂比例的减小有增加趋势;随着大石(16~31.5 mm)比例的减小混凝土强度降低;相比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能差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石灰石机制砂及鹅卵石机制砂的试验检测分析,将两者机制砂按照一定比例双掺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合砂制备的混凝土进行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抗渗性能研究,分析两种机制砂的双掺比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当石灰石机制砂与鹅卵石机制砂按照7:3的比例双掺时,拌合物性能、抗渗性能均为最优,28d龄期强度富余大于1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细粉砂与机制砂复配制备预拌混凝土,研究了其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试验表明采用抽砂工艺采集的超细粉砂中0.075mm以下大部分还是砂,用其与机制砂复配制备混凝土技术上是可行的,既利用了重庆地区粉砂资源又降低了成本。工程应用中表明:采用超细粉砂与机制砂复配制备C20~C40混凝土,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将沙漠砂应用于混凝土中有效解决天然砂资源短缺与混凝土用量增加之间的矛盾,满足国民经济和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文献调查分析,可知目前沙漠砂混凝土处于发展阶段,大多从力学性能、耐久性、构件的受弯、抗震性能等宏观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沙漠砂混凝土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各地区沙漠砂化学成分含量不同导致抗压强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掺入纤维可明显改善沙漠砂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但纤维种类不同对其改善效果不同,掺钢纤维或橡胶粉改善效果最佳;沙漠砂混凝土梁与普通砂混凝土梁破坏机理相似,且其框架柱抗震性能优于普通砂混凝土框架柱。同时沙漠砂混凝土研究未形成完整体系,在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海砂混凝土不同条件下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测试,对海砂高强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砂中氯离子含量在0.123%、在混凝土中使用量低于320kg/m3的条件下,对强度高于50MPa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扩散性能影响不大;海砂混凝土的钢筋锈蚀失重率随着海砂掺量的增加和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加;阻锈剂的掺入和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可使海砂混凝土的抗钢筋锈蚀能力有所改善,钢筋锈蚀程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Used-foundry sand is a by-product of ferrous and nonferrous metal casting industries. Foundries successfully recycle and reuse the sand many times in a foundry. When the sand can no longer be reused in the foundry, it is removed from the foundry and is termed used/spent foundry sand. In an effort to utilize used-foundry sand in large volumes, research is being carried out for its possible large-scale utilization in making concrete as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ne aggregate.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mixtures in which fine aggregate (regular sand) was partially replaced with used-foundry sand (UFS). Fine aggregate was replaced with three percentages (10%, 20%, and 30%) of UFS by weight.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the properties of fresh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splitting-tensil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were determined at 28, 56, 91, and 365 days. Test results indicated a marginal increase in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plain concrete by the inclusion of UFS as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ne aggregate (sand) and that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in making good quality concrete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5.
废玻璃应用于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废玻璃经过破碎后具有天然砂的物理性能,按一定比例掺入到混凝土中代替部分天然砂,有助于废物利用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按照0、10%、15%、25%、50%、75%、100%的比例取代河砂,配制C25普通混凝土,分别测试其3、7、14、28d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废玻璃代替部分天然砂后,所拌合的混凝土性能与一般混凝土相似,废玻璃按10%、15%、25%的比例取代天然砂后,混凝土强度并没有降低,超过25%后,其立方体强度低于天然砂混凝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机制砂颗粒特性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制砂颗粒连续级配程度高时,混凝土工作性较佳。当机制砂中大颗粒组分占比较大时,混凝土易发生泌水离析现象,当细颗粒组分占比较大时,混凝土易出现粘稠现象。混凝土坍落度随机制砂圆度系数降低而降低。在石粉含量不变的条件下,随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呈先增后降趋势。当机制砂颗粒级配处于二区中值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佳。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机制砂圆形度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砂石含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与萘系减水剂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泥量的增加,无论是聚羧酸减水剂还是萘系减水剂,均将降低混凝土减水率、强度、坍落度等.在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水拌和珊瑚礁砂混凝土与普通河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开展研究,并对其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河砂,珊瑚礁砂结构疏松多孔、多棱角、脆性较大;用海水拌和的珊瑚礁砂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发展较快而后期抗压强度增长速率相对普通河砂混凝土缓慢,其弹性模量低于普通河砂混凝土,抗折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与普通河砂混凝土无显著差异;海水拌和珊瑚礁砂混凝土与普通河砂混凝土水化产物类型相同,水化产物与珊瑚礁砂表面孔隙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9.
李旭  耿健  李东  申世贵  张济涛 《混凝土》2021,(2):34-36,41
对杂散电流影响下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钢筋锈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电压的增大以及通电时间的延长,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下降;通过电化学当量和钢筋腐蚀电流密度特征变化,杂散电流对河砂混凝土钢筋锈蚀影响较弱,但会加速海砂混凝土钢筋锈蚀,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