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尤  章明 《风景园林》2024,(3):51-59
【目的】基于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模式转型,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定位调整,拓展面向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在建成环境再生中的引领作用。【方法】在理论上,结合场域理论(field theory)和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指出城市建成环境再生范式的三大转变,即“场域”关系的视角转变、城市更新的路径转变、设计主体的身份转变。在实践上,依托从上海“一江一河”到全国“大江大河”的滨水空间营造、街区综合环境提升,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与景观化的大量实践,深化建成环境再生的“六维空间再生体系”。【结果】强化理论与实践层面对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的影响,包括空间营造的系统性知识、历史文脉的文化性知识、基础设施的复合性知识、场景节点的建构性知识、环境修复的生态性知识和公共空间的艺术性知识。【结论】倡导“大设计观”下多学科、多领域、多工种的设计跨界与融合,优化范式转变下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拓展路径,推动风景园林共同体为建成环境再生创造新价值、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引入“记忆之场”理论,结合城市历史公园公共场域属性,探索建构了基于记忆之场识别、建构的历史公园保护更新方法。该方法旨在建立公园客观遗产要素、历史信息与主体历史经验的连接,将场域、场所、场景作为人本主体读取和存贮集体记忆的空间媒介,以实在、功能、象征为记忆之场的构成要素,以经验、价值、意义为三元要素的经验结果,从空间尺度、时间阶段、存在状态等多重维度开展识别与解构。在此基础上,文章以重庆市枇杷山公园为证例,通过对公园不同时期历史场域、场所、场景的识别解析,提出相应记忆之场要素的修复、活化和呈现策略,以促进公众对公园“记忆之场”的动态经验和建构,创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逻辑与行动理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引入“记忆之场”理论,结合城市历史公园公共场域属性,探索建构了基于记忆之场识别、建构的历史公园保护更新方法。该方法旨在建立公园客观遗产要素、历史信息与主体历史经验的连接,将场域、场所、场景作为人本主体读取和存贮集体记忆的空间媒介,以实在、功能、象征为记忆之场的构成要素,以经验、价值、意义为三元要素的经验结果,从空间尺度、时间阶段、存在状态等多重维度开展识别与解构。在此基础上,文章以重庆市枇杷山公园为证例,通过对公园不同时期历史场域、场所、场景的识别解析,提出相应记忆之场要素的修复、活化和呈现策略,以促进公众对公园“记忆之场”的动态经验和建构,创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逻辑与行动理论。  相似文献   

4.
访谈由斯坦·艾伦对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研究引入到对景观在建筑与城市学之间关系的探讨,由此展开他近年关注的基础设施都市主义、地景建筑和场域建筑的理念,使景观成为衔接建筑与城市学的动态模型,同时结合当代城市复杂性和景观都市主义折射出的问题,提出将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宏观框架而建筑实体在这片场域中自然生长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杨超 《新建筑》2022,(2):71-75
创新街区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已成为学界、业界的关注热点。文章在简要梳理归纳既有理论的基础上,聚焦创新街区的新型空间模式探索,提出适用于中、微观尺度的“溶解”模式及其“等价并置、异质混合”的构造机理;通过价值结构、操作策略、基础设施、景观基质和空间机制五个方面,深入阐释其设计要点与应用,旨在营造开放自由的交流场域和创新环境,扩展社会创新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西安昆明池片区起步区城市设计的在地实践,进一步阐释“溶解”模式的操作逻辑,以期拓展建筑学及城市设计学科的认知视野和知识体系,为同类研究与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竹  王珂  陈潇玮  郑媛 《风景园林》2020,27(4):69-73
针对当前中国浙北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乡村的乡村景观营建同质化、偏重外观审美、忽略内生动力等问题,基于乡村“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单元系统”理论,建立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的认知框架,提出以村域为景观生成与演变的单元。通过“单元系统—单元自成”程序的调控,明确村域景观特征在人地互动作用下的空间生成与演变机制,并建构了乡村景观营建在村域尺度上的基本模式。首次从较小的村域尺度和人地互动的内生动力视角研究乡村景观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空间是当前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盘龙江为例,基于场域理论进行舒适性,分析和探讨了其“资本、惯习,自主化”的特点,为滨水空间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做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空间是当前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盘龙江为例,基于场域理论进行舒适性,分析和探讨了其“资本、惯习,自主化”的特点,为滨水空间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做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础设施不只是维持城市运营的核心系统,也是构成城市环境及其品质的主导性与决定性要素,即基础设施本身已成为城市空间的关键组成部分,或者说基础设施定义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创新驱动来自城市公共服务供需模式的变异与升级,反映在城市治理效益和公共品质的提升等方面,也改变了城市空间的形态风貌及功能内涵.基础设施创新和城市空间品质之间存在直接而深刻的关联性.在基础设施创新的视角下,传统城市空间与景观风貌将面临新的解读并获得新的拓展,城市空间的设计行动也必须把重点从作品的创造转移到内涵的再生上,从而孵育城市人文来取代物质环境,并使其成为未来城市空间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场域,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复合概念,以"场域状态"的形式被斯坦艾伦引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然而场域状态是复杂的,不同层级对应的是不同的要素与结果,场所、场地都是场域中基础性的所指。该文通过场域状态中不同层级要素认知、提取及凝练过程与方法的总结,结合"叙事语汇、叙事结构、叙事语境"的叙事学研究要素进行了人文要素强调的框表梳理及规划方法探索,并以浙江台州岭下村为例进行了规划设计的运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翟俊 《园林》2023,(3):12-20
对景观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进行综述,比较其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以“统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出发点,依据基础设施和景观内在的共性和关联性,结合实际案例从“景观基础设施的缘起”“景观基础设施的类型”和“景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成、增长和演变的组织架构”三个层面,阐释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协同整合,形成整体景观基础设施的方法。在满足“中国式密度”发展模式要求的前提下,探讨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以最少的用地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当前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面向红色文化密集区域的景观资源系统识别、协同演进与提质增效,深入开展长征沿线景观微域研判及其空间演进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发展的现实基础,相关方法与技术亟待挖掘。【方法】通过构建红色景观微域“识别-涵化”研究框架,以红25军长征沿线为例,建立红色景观微域解析要素体系,探析景观微域识别及微域涵化的关联方法与基础技术,并结合红25军长征典型区段分析研讨长征线路微域涵化效应与建设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在微域要素系统识别基础上,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加权因子叠加法、微域涵化评估体系与三维矩阵模型可有效开展长征沿线红色景观微域识别与分类评估。【结论】研究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中红色景观的资源管控与传承发展提供分析途径,助力景观资源有序演进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场域”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空间的认知,探讨“场域”与空间的内在关系,即空间以一种抽象的存在方式作为“场域”的一种载体。研究在不同空间模式中“场域”的几种表现形式,进而挖掘空间与“场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4)
文章引入制度主义理论中的组织场域概念,旨在构建企业全方位动态网络,探究其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途径并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进行了其作用机制的探究。通过对265家存在供应链相关业务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分层回归分析以及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来检验组织场域构建对于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链整合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除组织场域互动性以外,其余构念对融资绩效提升具有正向作用,组织场域对于供应链整合也具有正向影响,Bootstrap法也验证了供应链整合在组织场域与融资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建设提出"城市双修"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成为研究与实践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景观再生的视角,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基础设施景观化的构建模式,研究如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的有效利用,以产生新的开放空间,创造新的城市活动场所,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文章论述了立体空间叠加和水平空间拓展的不同模式,为目前城市更新中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短缺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催生了轨道交通综合体的产生。轨道交通综合体衔接场域公共空间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至关重要。文章根据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差异,将衔接场域公共空间划分为界面型空间、线型空间、节点型空间三类,并以青岛万象城为例,通过对以上三种空间类型的研究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出相应的界面型空间——特色空间意境营造、线型空间——可达性系统构建、节点型空间——人性化空间营造三种空间营造策略,试图为轨道交通综合体衔接场域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升提供建设性意见,促进轨道交通综合体自身发展,同时提升城市的形象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出东西方复合视角下的田园山水城市概念,其核心内涵包括:生态约束下的城市增长管理、田园山水景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杭州市为例,基于RS、GIS技术,运用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方法,分析杭州市田、园、山、水要素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水平良好,田园山水要素充沛且分布范围广泛;田园山水要素地域不均等性突出,表现在东西部和行政区域差异。最后,在分析政策现状及问题基础上,认为当前空间政策制定应当重视构建田园山水要素体系以实现杭州市“双屏夹带”,水网纵横,田城交融的理想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中心区地铁站域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共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运行的综合效能。文章从地铁站域地上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地铁站域地上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地铁站域一体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莫娜  张伶伶  刘大平 《华中建筑》2009,27(3):115-119
中国传统景观意境属于美学范畴,但意境的建构又与景观空间密不可分。根据其本身的这个特质,该文设定了景观域的概念:景观域是建构景观意境的介质。并由此衍生出景观域值等概念,试图以新的角度展开对中国传统景观意境的探究。从景观域的角度出发可以使景观意境的研究更加直观,使原本虚幻的意境概念更清晰。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逐渐受到重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轨道交通体系发展模式,即TOD模式.文章以TOD模式为视角,分析了TOD与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耦合关系,从人性化设计要素出发,在整体规划、交通流线、功能空间和衔接空间方面指出现阶段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中存在的设计规划问题,并根据整体性原则、步行可达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四个原则,提出对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具体人性化设计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