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2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患者麻醉后、头部皮肤消毒前,予金霉素眼膏涂于结膜囊并闭合眼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菌3M透明敷贴保护眼部.比较2组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手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泳镜在听神经鞘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听神经鞘瘤手术且术后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眼睑闭合不全护理,对照组患者在眼部清洁后使用眼罩保护患侧眼球,观察组患者在眼部清洁后使用泳镜保护患侧眼球。比较两组患者3 d后眼部局部症状的改善情况及7 d后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3 d后,观察组眼部干涩/异物感、疼痛、流泪症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膜充血/水肿的发生例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观察组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泳镜应用于听神经鞘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佩戴泳镜安全、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泳镜在听神经鞘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预防角膜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连云港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且术前诊断为听神经鞘瘤的患者,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经电脑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在眼睑闭合不全者用眼罩保护患侧眼球;实验组在眼睑闭合不全者使用泳镜和定期湿润眼睑。比较2组3d及7d后眼部局部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3d后实验组眼部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有效,尤其是干涩/异物感、结膜充血/水肿、疼痛、流泪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7d后实验组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应用泳镜和定期湿润眼睑可有效防治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部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使用对其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5)采用眼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眼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膜充血率为4.4%,结膜暴露率为26.7%,角膜暴露率为2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眼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眼部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构建的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模式在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门诊采血室护理人员暴露相关知信行水平、暴露情况及护士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该院门诊采血室的护理人员24名, 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各12例。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口头宣教, 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知信行水平、暴露情况及护士效能感。结果培训后, 试验组护理人员的知识、信念及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范及紧急处理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GSE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知识培训, 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暴露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水平, 改善其暴露情况的防护及紧急处理方式, 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除莠剂中毒患者护理中多学科护理协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口服除莠剂中毒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护理协作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护士专业知识能力提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提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护理协作模式能使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升,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能显著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实施术中护理干预对眼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行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术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眼结膜充血、水肿、暴露性角膜炎等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降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脑卒中昏迷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与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眼角膜闭合不良、眼部干燥、病房温湿度不宜、护理人员知识缺乏等因素对脑卒中昏迷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影响,认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和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眼部程序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217例昏迷或使用镇静剂,且机械通气≥24h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采取眼部清洁、涂红霉素眼膏/滴氯霉素眼药水、眼睑按摩、橡胶片盖眼的程序化护理;对照组仅采用涂红霉素眼膏/滴氯霉素眼药水和橡胶片盖眼的眼部护理.比较2组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9.8%)显著低于对照组(30.1%),x2=15.47,P<0.01.结论 眼部程序化护理可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眼部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降低眼部并发症的护理循证实践方案。方法 2011年5~7月,对ICU内意识障碍、行镇静治疗或使用机械通气超过2d的患者进行分阶段研究。根据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的标准,首先进行重症监护患者眼部护理的基线质量审查,然后实施JBI眼部护理循证实践方案,并进行干预后的质量审查。结果实施眼部护理循证实践方案后,在JBI眼部护理质量审查的7条标准中,4条标准的完成率得到极大提高。干预后重症监护患者结膜充血、结膜暴露和角膜暴露的发生率均较基线阶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 JBI眼部护理循证标准应用于重症监护患者,能降低患者眼部并发症,但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由护士驱动的集医疗、护理、康复、营养、心理于一体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科2019年06月—2020年03月收治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月—2020年03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2019年06月—10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肺康复指导,试验组实施基于护士驱动的多学科协作模式的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自我管理能力、肺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 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肺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士驱动的多学科协作模式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肺康复训练依从性,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麻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与手术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150例非眼科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A组(手术时间<2 h),B组(手术时间2~4 h)和C组(手术时间~6h)各50例.观察各组手术患者术后第2天的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手术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6%、46%和80%,不同手术时间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刺痛、结膜充血等.采用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并贴薄膜贴能够有效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心血管重症监室护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参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40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而试验组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培训周期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术、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应用技术、相关仪器监测监护术等4个方面的考核。结果:培训周期结束后,试验组护理人员在心血管重症监护方面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能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在培训中查缺补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16.
张雪静  吕露露 《全科护理》2021,19(32):4605-4608
目的:探讨基于案例、概念图和反思日记的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提升重症监护室(ICU)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实习的106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阶段分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9年4月)和试验组(2019年5月—2020年8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培训;试验组采用案例分析、概念图和反思日记的多元化培训模式.4周实习结束时对所有护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同时评价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培训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与操作成绩得分、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培训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案例、概念图和反思日记的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提高ICU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主要就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展开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38位护理人员,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0名,对照组18名。试验组20名护理人员采取"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护理层级管理,对患者的管理具体到人,在护理组长的带领下,该组护理人员一起协作患者完成治疗工作与护理任务;对照组18位护理人员采取"护士长 ̄责任护士"护理层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整体专业知识考核结果与综合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20位护理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专业操作的得分,还是护理的质量与患者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均明显比对照组18位护理人员的高,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医生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对护理人员整体专业知识考核结果与综合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是一种值得广泛普及和应用的优质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金芹 《妇幼护理》2022,2(17):4105-4107
目的 观察血液净化治疗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 间收治的 112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56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水肿程度, 护理满意度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水肿程度,护理满意度和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难治 性水肿者血液净化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水肿程度,护理满意度和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采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其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该院ICU 22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多学科模拟配合抢救、疑难病例讨论、重大手术术前讨论等.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对22名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及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结果 对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采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后,22名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测评发现,培训后22名护理人员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能力、教育/咨询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是一种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目标明确的培训模式,它是由各个科室临床医生、护士以及ICU医生、护士等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构成合作模式,通过互动交流、知识分享等形式来强化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从而确保ICU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人员在提升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9月30日专职护理人员未参与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就诊患者50例和医生50名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专职护理人员参与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就诊患者50例和医生50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和医生对多学科会诊的满意度及患者负性情绪[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结果:观察组患者PANAS负性维度中害怕、坐立不安、紧张、易怒、敌意、恐惧、内疚、心神不宁、心烦意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和医生对多学科会诊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护理人员参与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可提高患者和医生满意度,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