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减少纯棉品种错纬疵布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新的纯棉布、精梳涤棉布国家标准对错纬疵布的考核严于旧的纯棉布、精梳涤棉布国家标准 ,故我厂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后 ,混合纱疵率有所上升。混合纱疵率由 3.5 %上升到 6.38% ,其中错纬纱疵率占总纱疵率的 80 %以上。错纬纱疵猛增 ,给整理车间增加了很大的修织工作量 ,真开剪疵布率升高 ,严重影响我厂棉布出口合格率的完成。为了降低错纬纱疵率 ,我们长时间地跟踪调查、留看疵布 ,逐匹登记每处错纬长度 ,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 ,纯棉直接纬品种三梭以下的错纬疵布约占 80 % ,三梭及以上错纬疵布约占2 0 %。如果按GB/40 6— 41 0— 78…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三纺分场供本厂二布分场的织布用纱总纱疵率一直很高,企业总纱疵率标准三档水平为4%,我们竟高达19%,而在总纱疵率中,细纱条干纱疵一项最高,占了总纱疵的75%-80%以上,使织造造成了大量的条干纱疵次布,其经济效益的损失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3.
“布开花”纱疵是指纺入纱内的有色线头、绒线头、化纤丝、塑料丝等有色杂纤维,织成坯布后,布面呈满天星状的有色纱疵。它直接影响棉布下机一等品率、入库一等品率及本色坯布出口的单双联率,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布开花纱疵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长短码是棉纺织生产中考核坯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长短码增多,不但成包拼件率、纱织疵率升高,回丝与消耗增加,而且联匹成包率、入库正品率和出口定长合格率下降,因此,如何减少长短码是织布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质量管理工作。长短码是指凡落布段长与规定的长度范围不符时,即属于长短码次布。例如,对于内调加工坯布,三联匹定长成包只允许_(-1)~(+2)米,当  相似文献   

5.
刘超  郭民仲 《棉纺织技术》1990,18(10):39-42
纱织疵是棉纺织厂成品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棉布的入库一等品率和产品信誉。纱织疵率低,不仅可以直接提高棉布的入库一等品率,而且可以减少断头和停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原材料和动力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全厂在设备、工艺、操作和管理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关系到全厂的信誉和效益。因此如何降低纱织疵率,是各棉纺织厂历来最重视的问题之一。一般说来,织疵分间不仅比较易于掌握并准确无误,而且能够通过责任标志,把残疵直接落实到班组个人(包括机台);纱疵则复杂得多,由于在成纱之前,随着工艺流程、设备条件、供应关系、责任标志的转移变化,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交错因果,一些重点残疵的分间不仅不易掌握,而且很难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更不要说落实到机台。我们对我市各棉纺织厂纱疵现行分间办法  相似文献   

6.
刘俊杰  李军宏  牵双正  成丽 《纺织器材》2013,40(Z1):31-32,34
为了解决有梭织机上生产高紧度织物织疵率高的问题,以C 14.6×14.6 523.5×283 160府绸品种为例,通过改变原纱品质,调整浆料配方、穿筘工艺,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加强设备基础管理和改造,提高操作技术,调节温湿度等举措,将织疵率由44%降至约23%,开剪合格率由50%提高到70%,织机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我厂1293M型细纱机卷绕成形机构为链条短动程式。满纱时必须用人力摇钢令板,尤其是纬纱机台,为了减少织疵提高棉布质量,生头纱需要有四米以上。位置恰当的保险纱,都是依靠落纱长,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稍一疏忽,极易造成坏纱,有时给织布工序造成双纬或百脚织疵。广大落纱工  相似文献   

8.
我厂是一个大型纺织企业。由于产量大,品种多,而纺部设备大都经老机改造,因此,在一次性降等的纱疵次布中,类型就显得相当复杂。如何掌握布面纱疵的基本规律,及时有效地对各类次布进行分析判断,以便迅速采取对策,是保证纱疵稳定下降的重要环节。十多年来,我厂经过研究摸索,初步总结了一套布面一次性降等纱疵的分析方法,在日常运用中,可缩短查找各类次布原因的时间、分清各车间责任,同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促使纱疵不断降低,保证了质量的稳定。全厂总纱疵率从1973年的2.31%下降到1983年的0.65%,其中涤棉品种纱疵从2.69%降至1978年的1.03%,1983年在涤棉大面积扩产的情况下,纱疵仍稳定在0.70%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出口布的实物质量对管纱的纱疵控制要求,建立在电清清纱工艺设定下的纱疵剪切数与自动络筒机效率和布面竹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清纱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对降低布面竹节纱疵、提高出口布实物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辉  周效 《棉纺织技术》1989,17(10):48-50
45~s×45~s 110×76 63英寸涤棉细布,我厂自1983年投产以来,开机已达300多台,是我厂创汇较大的品种。由于不断总结制织经验和学习兄弟厂先进技术措施,解决了一些关键疵点,多年来出口合格率一直较高,1988年出口合格率为93.32%,客户反映良好。几年来,我们针对断边、边撑疵、边跳纱、稀密路、破洞、梭箱油及双纬等关键疵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制织2/1斜纹,过去一直沿用1/2反织的开口踏盘,直观布面为织物的反面。我厂于1990年及1991年分别开发生产J14.5/14.5511.5/275及J14.5/14.5 535.5/283纯棉2/1斜纹新产品,由于高密细号斜纹,经密高、纱号细,组织点密而小,它不同于一般中、粗号斜纹织物,生产难度大。在制织中遇到不少困难,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质量问题。而影响质量的关键是百脚、歇梭、跳纱等三大织疵。占总织疵的70%左右。其中百脚疵点在织造时锯齿状呈现在反面,在布机布面直观上不易发现,在修织时耗费人工,由于织物紧度大,修织一条百脚化费一个小时左右,因此下机正品率  相似文献   

12.
纱织疵是影响棉布下机一等品率和入库一等品率的主要内容,是布面外观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效益有着密切关系。纱织疵水平是衡量企业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各项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长期以来,纱织疵的分析处于手工处理阶段,职能人员每日只能做日常的统计工作,没有系统的分析,若需要产品纱织疵各阶段对比情况分析或与上年同期某阶段的对比分析时,手工处理往往需要一日甚至几日才能完成,这样显然不能及时找出影响产品质量规律性的纱织疵。为了加强纱织疵分析,应用微机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13.
38.5 40×40 100×87(97.7 14.7/14.7393/342.5)涤棉细平布是我厂1973年春开始生产的大面积产品。年产1200余万米。后道加工成各种深浅杂色(少量印花)涤棉细布。目前入库一等品率99.5%,下机一等品率65.97%,纱疵匹扯分5.81分,织疵匹扯分3.95分,四项纱疵开降率2.07%,织疵开降率2.56%,大面积实物质量比过去也有了显著提高。涤棉混纺细纺织物由于以下几个特点,布面条影比纯棉织物长、深、密,影响染厂加工  相似文献   

14.
织造中纬向疵点对坯布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纬纱张力的不匀是造成纬向疵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有必要对纬纱的卷绕张力,退解张力、气圈形状和纬向疵点作详细的测试与分析,从而寻求减少纬向疵点和改善坯布质量的途径。 根据上海色织十四厂生产资料,纬向织疵约占总疵布率的27%左右。纬向织疵主要  相似文献   

15.
严重规律性条干不匀布俗称搓板布,在布面上为不可修的纬向纱疵。它虽不属于常发性纱疵,但一旦发作,数量大,严重影响下机和入库一等品率,给厂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我厂原生产的纯棉和涤棉细平布,产生的“搓板布”之多,月累计曾高达800匹以上。而当布面发现这种织疵时,车间已经库存了不少的纬纱粗纱和条子,这些完全都变成了次品,浪费了较多的人力、  相似文献   

16.
我厂一纺工场前纺车间自1974年2月开始使用A 272 B型并条机以来,历时已经八年。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在头、二并均用A 272 B型并条机纺制2010绒坯自用纱时,质量很不稳定,经常发生突发性纱疵。有时一次事故会出条子布型疵布数百匹,对车间和厂部质量指标带来严重威胁。以后,三结合小组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逐步摸清了该种机器产生纱疵的主要原因,及时下达了技术措施并加强了管理,致使棉条质量逐步趋向稳定和提高。2010绒坯前纺纱疵率自3%以上下降到0.2%左右,同时,已连续六年未发生突发性纱疵。目前品种已翻改为2020细布,前纺纱疵率稳定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17.
纱疵率是纺纱工场的一项主要质量指标。由于布面疵点由纱疵和织疵等两个方面组成,因此布面纱疵的多少直接影响棉布下机一等品率和入库一等品率两项重要质量指标。纱疵的类型甚多,其中粗经、错纬、条干和竹节四类系纺部的主要纱疵。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8.
色织布大都是用3~4把梭子(多的用到7把)交替穿织而成,所以往往在布边留下纱尾,甚至把纱尾织进布边,形成带纬纱疵点。另外,色织格子布在织造和整理时,常因工艺不良或操作不当而造成格子歪斜,形成纬斜疵布。下面就我厂的实践,对这两种疵布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织造高经密织物,解决经纱断头多、“三跳”织疵高是提高产质量的关键。我厂织造的38英寸25~S×22~S 100×61涤棉府绸,属中支高密织物,生产中经纱断头高、“三跳”经缩织疵占全部织疵的90%左右,严重影响下机一等品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在纱织疵管理工作中,采取不断完善和巩固基础性管理以及设置质量管理点使传统管理与预防性控制相相结合的做法,使本厂纱织疵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