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城市雨水的利用为城市水资源开源,保障经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条件.本文在阐述城市雨水利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服务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正在根据自身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就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及节水对策与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远华 《中国水利》2005,(13):100-103
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探讨,明确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的与任务,根据用水现状和节水潜力,以及我国国情和体制与机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同题的根本出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效率低下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有效的节水机制有关.因此,构建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特别是干旱区水问题的战略举措和主要途径.本文在系统探讨当前节水型社会建设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还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城市雨水的利用为城市水资源开源,保障经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条件。在阐述城市雨水利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服务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框架、途径和机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王亚华 《中国水利》2003,(19):15-18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普遍共存,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西北黑河流域的张掖市是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在对张掖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概括节水型社会的特征、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节水型社会包含三重相互联系的特征:微观上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中观上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宏观上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大规模的制度建设,降低水治理的各种成本,建立促进节水和精心用水管水的激励机制.根据水权理论明晰水权,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水权管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制度框架.有效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要正确处理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建立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水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人水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节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现社会的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目标.不仅靠工程措施,更重要的还要加强节水观念、习俗、道德、制度、科技等社会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优良的节水文化氛围.笔者拟结合东台市近年来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对加强节水型社会的文化建设问题作一粗浅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我国当前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实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区域模式划分四大类型,即经济发达丰水类、经济发达缺水类、经济欠发达丰水类以及经济欠发达缺水类,相对应的战略思路可分别概括为稳步型、优先型、伺机型、扶持型,对各类模式的基本特点、建设重点、融资方式及可能的动态演进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启风  周颖 《中国水利》2005,(13):47-49
目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总量不足和水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健全、完善水污染防治机制是实现节水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水污染防治起步阶段的防污机制开始分析,明确了我国要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治污机制,并提出了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当前水污染防治机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加强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保证本流域及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长江流域水情特点,分析了长江流域节水现状用水量和用水水平,预测了近期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成功,对全国丰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节水型社会建设重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是水资源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的一场深刻变革.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以及有效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2.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能提高莒南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和优化当前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是解决莒南县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对莒南县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并进一步对莒南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思考。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可以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层面上促进莒南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节水型社会是针对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建设,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产物.必须根据水权水市场理论建立水权制度,培育和发展水市场;遵循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性规律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则,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加强和重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道德意识.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准确地把握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特征,积极、稳妥协调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于减少制度的变迁成本,平稳地度过制度转型的"阵痛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江汀 《山西水利》2004,20(3):11-13
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这既是我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节水山西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2004年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水资源工作会议都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列为今后水利和水资源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全省水利和水资源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这个中心来安排、部署和进行。  相似文献   

15.
贾竑骥 《山西水利》2006,22(2):9-11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局面的根本出路,其中建设节水型社会是重中之重。以清徐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项目研究基础,按照“保证生活用水、调控工业用水、稳定农业用水,维系生态用水”的指导思想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思路,管理措施,科技创新等具体做法,针对影响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少文 《中国水利》2012,(Z1):25-27
基于大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分析了当前影响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从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生活节水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大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提出通过持续推进"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将现实的耗水型社会经济系统转型为节水型社会经济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大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和先导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投融资体制不畅、资金总量严重不足的局面,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分析了以水资源费为质押杠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可行性.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操作思路,为解决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资金“瓶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济源市作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通过4年多的试点建设,为我国北方地区和同类地区探索了一条新的节水道路,为全国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丈中指出在今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中要采取的和应对措施,阐明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提升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制度建设的核心地位将进一步凸显。针对当前我国地方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存在的总体控制制度缺位、分项操作制度不完善、基础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三大突出问题,基于对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提出了地方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的"金字塔"逻辑结构,并基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水经济调节机制提出了地方节水型社会制度体系的框架,可作为我国地方推进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绿色水利及其与节水型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文来 《中国水利》2005,(13):44-46
绿色水利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和环境且节水高效地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它在兼顾水资源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环境属性的基础上,包含了保护环境、水资源生命周期、节水高效和"绿色 水利 文化"四个基本思想,绿色水利是我国水利发展的方向.节水型社会是以最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的社会,它能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绿色 水利 文化"融合,同时包含节水高效和生命周期的思想.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绿色水利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