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麸炒对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结合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枳壳炮制前后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区别;采用96孔板法测定枳壳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MIC值代表抑菌活性,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计算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联性。结果:麸炒会降低枳壳柠檬烯含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越高,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麸炒炮制可影响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柠檬烯为枳壳挥发油的抑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检测中药灰兜巴不同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3种常见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法和试管稀释法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为受试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参照有关标准对其抑菌性进行判断;并以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不同组分联合抑菌效果。结果灰兜巴四种提取物对三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μg/ml,灰兜巴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石油醚萃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均为250μg/ml。结论证实灰兜巴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培养基对连翘种子挥发油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希颖  金品  左海艳 《中药材》2004,27(1):44-45
目的:运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M-H琼脂培养基两种培养基,评价不同浓度的连翘种子挥发油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观察不同浓度连翘种子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连翘种子挥发油在M-H培养基上抑菌效果优于普通培养基,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连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 老翘、青翘、连翘叶和连翘花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得到提取物.以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为代表菌种,用K-B纸片扩散法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老翘、青翘、连翘叶和连翘花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抑菌活性与各组分浓度不呈简单的正比关系.结论 连翘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连翘叶、青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优于老翘和连翘花的提取物.  相似文献   

5.
满药赤雹果不同成分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赤雹果不同提取物体内、外抗菌活性,筛选抗菌活性提取物。方法:体外抗菌实验采用营养肉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4个菌株进行试管连续稀释法和营养琼脂扩散法测定赤雹果不同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2-6标准株感染昆明种小鼠作为模型测定赤雹果不同提取物对该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赤雹果挥发油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1-26、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2-6、大肠杆菌44102-3a3、白色葡萄球菌26069-5、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25、乙型副伤寒杆菌50076-1、伤寒杆菌50071-10的MIC分别为0.17,0.08,0.33,0.17,0.33,0.33,0.66 g.L-1,MBC分别为0.17,0.17,0.33,0.33,0.66,0.66,1.32 g.L-1;对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0415、大肠杆菌0416、粪肠球菌0318、奇异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0207、肺炎链球菌09030813的MIC分别为0.66,0.66,0.66,0.66,0.08,0.66,1.32 g.L-1,MBC分别为1.32,1.32,1.32,1.32,0.08,1.32,2.64 g.L-1。赤雹果水提物和赤雹果多糖仅对部分细菌有作用。赤雹果挥发油和赤雹果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小鼠平均存活天数为(5.90±1.79),(4.89±2.03)d;赤雹果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保护作用较弱。结论:赤雹果抗菌活性部位为挥发油及多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连翘叶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为代表菌种,用K-B纸片扩散法对连翘叶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连翘叶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浓度成正比,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浓度不成正比关系。结论连翘叶不同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中药紫花地丁的乙醇和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紫花地丁水提取物无抑菌活性,乙醇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之外的其他五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传统民族药斜叶檀(又称为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Lour.)Prain)和杠香(又称为滇黔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探究斜叶檀及杠香的水蒸气蒸馏挥发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挥发油、水提物及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us)的抑菌效果,并探究提取物浓度对敏感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同时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及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的测定。结果两种药物不同的提取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活性强弱与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二者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明显,对粪肠球菌抑制效果稍逊;斜叶檀水蒸馏挥发油对白念珠菌抑制效果极强,抑菌圈直径大于30 mm。斜叶檀水蒸馏挥发油对白念珠菌的MIC和MFC均为220μg·mL-1;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的MIC及MBC均为625μg·mL-1。杠香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均优于其水蒸馏挥发油。结论斜叶檀、杠香的水蒸馏挥发油及水提物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拥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马雪梅  马文兵 《光明中医》2012,27(8):1529-1531
目的研究连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老翘、青翘、连翘叶和连翘花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得到提取物。以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为代表菌种,用K-B纸片扩散法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老翘、青翘、连翘叶和连翘花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抑菌活性与各组分浓度不呈简单的正比关系。结论连翘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连翘叶、青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优于老翘和连翘花的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茉莉根两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分别用水提取法和95%乙醇提取法制备紫茉莉根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利用倍比稀释法进一步制备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紫茉莉根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液体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7℃恒温振荡培养,在不同培养时间测定培养液的OD值。结果紫茉莉根水提物和醇提物质量浓度分别≥125 mg/ml和6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紫茉莉根水提物质量浓度≤50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醇提物质量浓度≥250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结论紫茉莉根醇提物对两种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水提物仅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醇提物抑菌效果好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椿根皮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大肠杆菌(Eco)、沙门氏菌、绿脓杆菌(Pae)、白色念珠菌(Cal)的抑菌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椿根皮的水提物、椿根皮50%醇提物、70%醇提物、80%醇提物、95%醇提物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对比研究。结果椿根皮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抑杀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25 mg/mL,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均无抑杀作用。椿根皮醇提物因浓度不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杀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0.25、0.25、0.125 mg/mL,只有95%椿根皮醇提物能抑杀沙门氏菌。结论椿根皮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抑杀作用,椿根皮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杀效果优于椿根皮水提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测试了高要和吴川产广藿香水提取物与挥发油对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广藿香水提物和挥发油对沙门菌、大肠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肠道杆菌(P<0.01)。而且,高要广藿香水提物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吴川广藿香(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几种草本类药用植物挥发油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进行研究,初步筛选出可应用于居室园艺的药用植物种类。方法:以薄荷、紫苏、黄花蒿、芫荽4种药用植物鲜株中挥发油为试材,采用牛津杯法考察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自制模拟装置初步探讨薄荷鲜株植物对空气净化效果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情况。结果:薄荷挥发油和紫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较强,芫荽挥发油、黄花蒿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较弱。结论:薄荷鲜株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可应用于居室园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活血丹民间用药习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法、乙醇回流提取法以及乙醇超声醇提水沉提取活血丹的有效成分。采用细菌纸片法和混合药剂法探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得到活血丹的水提物、醇提物以及超声醇提水沉提取物。活血丹不同提取物均对绿脓杆菌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活性顺序依次为绿脓杆菌抑制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故活血丹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优于对大肠杆菌。结论从体外抑菌实验说明民间外用活血丹治疗痈疖疔疮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治疗腹泻并不合理。外用醇制剂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孙洁月 《河南中医》2020,40(6):938-942
目的:探讨油茶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抑制效果。方法:运用牛津杯扩散法观察油茶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借助稀释法了解油茶提取物对四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油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非常显著的抑菌效果,对无乳链球菌有相对较好的抑菌效果,而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抑菌效果处于低敏感度,但随着油茶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细菌的活性抑制效果更为明显。油茶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细菌能够达到有效延长对数生长期的效果,而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只有在高浓度情况下能够得到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油茶提取物对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增加油茶提取物浓度也能抑制铜绿假单胞杆菌,是一种较为安全绿色的植物源抑菌制剂。  相似文献   

16.
刘琥琥  罗集鹏 《中药材》1999,22(8):408-411
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测试了高要和吴川产广藿香水提取物与挥发油对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广藿香水提物和挥发油对沙门菌,大肠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肠道杆菌(P〈0.01),而且,高要广藿香水提取物对肠道致病毒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吴川广藿香(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内蒙古香青兰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初步的抑菌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纸片法、二倍稀释法测定香青兰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分析各菌株的生长曲线和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讨论其抑菌机制。结果:香青兰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4种试验菌均有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0 mg/mL,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各菌株AKP含量随着香青兰提取物作用浓度不同而不同,均显示了对菌株细胞壁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结论:香青兰提取物的抑菌机制与细菌细胞壁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草药凤尾草两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 以蒸馏水和70%乙醇为溶剂,制备中草药凤尾草水提物和醇提物,进一步制备药液培养基,接种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37℃恒温振荡培养,不同培养时间下测定培养液的OD值.结果 中草药凤尾草水提物和醇提物质量浓度分别≥62.5 mg/ml和≥31.25 mg/ml时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和醇提物质量浓度≥31.25 mg/ml时对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中草药凤尾草两种提取物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更明显,醇提物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黄杨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黄杨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黄杨醇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之外的其他五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抑菌试验,了解黄杨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黄杨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黄杨水提取物对除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之外的其他四种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