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人体之所以会对某一物质(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是由于其血液中出现了针对这一物质的免疫球蛋白E(特异性IgE抗体),而这种对过敏原容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易感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IgE敏感可导致以下几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过敏性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和宠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吸入性变态反应病与气传花粉关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兰州市气传花粉的分布,密度,季节性规律等,分析与此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系。/方法:用空气暴片法,每24h计数玻片上花粉粒数进行统计,同时统计这一时期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花粉症患者过敏原皮试结果。结果:兰州 市气传花粉的分布,密度,季节特点与这一时期的呼吸道变态反应病有密切关系。致敏花粉量最多的季节也是呼吸道变态反应发病最高的季节。结论:了解兰州市气传花粉的分布,密度,季节性规律对患者进行发病前季节性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SAV),将减少或减轻气传花粉所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过敏性鼻炎并哮喘患儿过敏原分布情况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德国Allergopharma公司提供的国际标准化过敏原试剂14种,运用皮肤点刺试验,对2007-01至2009-09收治的224例过敏性鼻炎并发哮喘患儿进行检测.结果:224例中过敏原皮试阳性169例,其中男90例,女79例,平均年龄(8.67±1.81)岁,3~6岁112例,7~12岁57例;春季发病11例,夏季发病19例,秋季发病80例,冬季发病59例;被过敏原致敏者中以螨虫及虾过敏原居多,大多同时被两种过敏原致敏,患儿大部分合并霉菌过敏原阳性反应;过敏原阳性率学龄前患儿高于学龄期患儿,且与季节有明显相关性,以秋冬季更为显著.结论:海口地区过敏性鼻炎并哮喘患儿中,75.50%患儿过敏原皮试呈阳性反应,且同时有两种过敏原阳性;过敏原阳性与季节、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人体之所以会对某一物质(过敏原)发生过敏反应,是由于其血液中出现了针对这一物质的免疫球蛋白E(特异性IgE抗体),而这种对过敏原容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易感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钟在英  蒋瑾瑾  方凤 《人民军医》2005,48(7):383-384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方法:应用免疫变态反应检测(in vitro test,IVT)方法检测102例患儿血清总IgE及6项特异性IgE,同时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BNprospec)定量测定血清IgE,并将两种检测结果对比。结果:总IgE阳性59例(57.8%)。其中支气管哮喘中总IgE阳性率最高,达80.9%,其次是荨麻疹、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各种过敏原中,居首位是螨虫,其他依次是风杨、梧桐、蟑螂等。过敏性疾病中以1种过敏原阳性占多数,3种或3种以上者少。本资料还提示,IVT检测法的IgE阳性率与BNprospec法检出的升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IVT可明确检出特异性过敏原,为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西安地区变态反应性哮喘患者的过敏原情况,对我院21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阿罗格Allergovit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西安地区变态反应性哮喘患者的过敏原情况,为西安地区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1哮喘抗原免疫治疗最新研究进展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及气道重构等均不同程度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目前,哮喘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避免过敏原、规范化药物治疗、抗原免疫治疗(allergy immunotherapy,AIT)及患者教育与管理。尽管临床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沈阳市南部地区过敏原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浑南门诊部皮肤科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患者,共计2 432例。采用德国欧蒙印迹法体外半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并对其结果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2 43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有1 662例血清sIgE呈阳性,阳性率为68.3%。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尘螨组合(29.3%)、普通豚草(14.7%)、艾蒿(12.1%);食入性过敏原中占前三位的分别为海鱼组合(31.3%)、淡水鱼组合(19.0%)、蟹(9.3%)。普通豚草、霉菌组合、葎草、鸡蛋白过敏原组合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而淡水鱼组合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0~14岁患者组的葎草(4.2%)、鸡蛋白(11.2%)、牛奶(3.6%)、牛肉(3.6%)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春夏季为该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结论通过检测过敏原可以明确病因,对于过敏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健康教育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变应原终点滴定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反应是指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或组织的损伤。它与免疫反应一样只有特异性的抗原才能引发特异性的变态反应。变态反应的病因诊断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治中有重要的价值,只有确定过敏原,才能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变应原皮肤试验所诱发的是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有可能诱发超敏反应。国内在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变应原免疫疗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时均沿用皮试结果选择脱敏液起始浓度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的一位战友近期被查出患了过敏性紫癜,请问:这种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疗?77678部队 李晓剑李晓剑同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高,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和黏膜出血,常伴有腹痛、关节痛和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地区面部皮炎的病因,探讨本病在本地区的特点,寻找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调查266例患者的病因及诱因,并结合对部分患者的变态反应实验、斑贴试验、光敏感试验等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本地区此病多发中青年女性,可能与化妆品、含氟牙膏、外用药物等有关,多种变态反应试验有阳性发现。结果:在青海高原地区,使用化妆品、清洁剂、染发剂等致敏,日光中UV线致敏,外用药及类固醇药等,与本病发病有关,而饮食、环境等因素则是加重病情及复发的诱因。  相似文献   

12.
过敏原检测对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哮喘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对120例哮喘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其中61例哮喘患者应用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1)120例哮喘患者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33.33%,高于对照组(P<0.05)。(2)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5例(29.17%);屋尘螨过敏原阳性31例(25.81%)。(3)粉尘螨及屋尘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与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有关。(4)61例哮喘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48例(78.69%),其中狗毛11例(18.03%),猫毛10例(16.40%),粉尘螨17例(27.87%),屋尘螨15例(24.59%),海鲜组合12例(19.67%)。(5)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过敏原检测的尘螨过敏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可作为检测儿童哮喘过敏原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各种各样 ,最主要的病因是变态反应。在各种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绝大多数是由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现将我科自开展变态反应病治疗近一年来用特异和非特异性脱敏治疗支气管哮喘 2 5例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 10例 ,女性 15例 ;最大年龄 6 5岁 ,最小者 11岁 ;病程最长 16年 ,最短 4个月 ;过敏种类 (食入组、吸入组 )各在 10种以上 5人 ,5~ 10种 13人 ;3~ 5种 7人 ,总有效率为84 %。1.2 治疗方法首先对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病人进行过敏原的检查 ,另食入组和吸入组共 6 0种。要求病人在检查前 2 4小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变应原。方法采用"翔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46例湿疹和皮炎患者应用斑贴试验方法检测分析接触性致敏原。结果 146例皮炎湿疹患者中有115例出现1种或1种以上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8.8%,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是硫酸镍。结论斑贴试验可以明确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有助于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  相似文献   

15.
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皮内变态反应是牛结核病检疫国家规定的检疫方法和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皮内变态反应与比较变态反应、γ-干扰素检测及病理剖检的相关性和符合率,对确诊结核病阳性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过敏原诱发的食物过敏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摄入特定食物和免疫治疗。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蛋白质过敏原的结构和含量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预防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才能防止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发生和达到预想的脱敏治疗效果。笔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评论指出,由于鸡蛋与其他禽鸟蛋类的蛋白质过敏原的结构和含量存在差异,用蛋白粉(以鸡蛋清为原料)做口服免疫治疗蛋白质过敏只能局限于对鸡蛋过敏的患者[1]。既往有文献报道,对鸡蛋不过敏但是对其他蛋类过敏的病例也证明了对蛋白质过敏原差异认识的重要性[2-3]。  相似文献   

17.
在正常健康人血清中有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但在某些疾患为慢性感染、变态反应、免疫缺陷病、淋巴系统增生病和自身免疫疾患等,可有一种或几种免疫球蛋白升高或减低,因此检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实践有其一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10年荨麻疹患者常见的过敏原种类,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002年1月—2012年1月共计38 787例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38 787例患者中有33 152例血清特异性过敏原呈阳性(85.47%),吸入性过敏原显著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吸入组主要以尘螨、蟑螂和猫狗皮毛为主,阳性率分别为40.12%,27.48%,16.81%;食物组主要以牛奶、牛羊肉和鸡蛋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3.22%,8.86%,6.49%。结论东北地区10年荨麻疹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为荨麻疹患者提示了相关过敏原,可以针对性地回避相关过敏原。  相似文献   

19.
生物共振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 V.de Broglie)建立的物质波理论,他指出所有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量子力学乃至量子医学。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将过敏原放入信息输入杯中并将过敏原共振信息逆转输入到人体,可以消除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的变应性印痕,使过敏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空军某部群发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情况及主要过敏原。方法:统一对空军某部官兵及其家属915例进行病史调查、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以及植物标本采集及鉴定、空气暴片鉴定等。结果:被调查人员共有118例发病(12.9%),主要发病时间集中于同年8~9月份,主要症状为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眼痒、流泪等。过敏原检测:皮试阳性73例(61.9%),其中夏秋花粉53例(72.6%),蒿属植物50例(68.4%),晚春花粉31例(42.5%),早春花粉27例(40.0%)。结论:导致空军某部群发性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是黎科植物花粉和蒿属植物花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