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詹功 《大家健康》2013,(5):182-183
推拿按摩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临床上治疗手段之一,其具有保健养生、调理身体亚健康、预防慢性疾病等作用。传统中医学的保健方法之一。在临床中有很多问题会影响推拿按摩的疗效,本文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人体穴位的特点、按摩推拿的操作手法、疗程时间、患者的个体情况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以加强对其重视度并有效的提高临床推拿按摩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祖国医学相结合,研制成计算机模拟中医推拿按摩保健治疗仪。此治疗仪可以实现恒温热敷、药物离子导入、多种推拿按摩手法的计算机模拟,以及通过中文界面选择专家医疗系统等功能。该仪器具有2种操作模式,即计算机控制模式和手工控制模式。通过这2种操作模式可以对各治疗参数进行设置,然后由2路完全独立的输出通道进行保健治疗。  相似文献   

3.
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追求美,是一种文明表现,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自身的美。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医推拿按摩术,具有非常好的医用价值,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目前预防面部皮肤衰老的有效措施——美容保健按摩已日益引起了人们重视。按摩通过经络的传  相似文献   

4.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已被广大家长所接受,但是影响小儿推拿疗效的因素有很多,通过从辨证论治、处方配伍、手法操作、体质、心理调节、介质选择及预防与调护等方面分析小儿推拿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发现,准确的辨证取穴和规范的手法操作是保障临床疗效的前提,同时,体质因素、介质的选择、对患儿心理的调节、预防和调护等也直接关系到小儿推拿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视人体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推拿按摩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阴阳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是八纲的总纲.推拿按摩通过不同的手法,泻出有余,补入不足,以纠正身体的阴阳失调,使达到阴阳平衡,促进机体功能正常发挥.推拿按摩还能舒经活络,调和人体气血.现代医学理论认为:推拿按摩疗法,将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过程,即由多种或系列的动作施术于人体肌肤,这种以力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而转换成各种能量,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一系列影响,而起到医疗和保健的作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美容和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治疗各种类型颈椎病的颈椎保健理疗仪.它是由颈椎按摩装置、热疗装置和颈椎牵引装置构成.治疗颈椎病时,先利用颈椎按摩、热疗装置对颈部进行揉捏推拿、振动按摩、热疗;然后利用牵引装置对椎间小关节紊乱、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病变)等疾病进行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师卞春强,是齐鲁推拿界的一代名医,从医30余年,精通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尤其擅长于推拿治疗与保健。手法细腻、手感独特悠长,功力深厚,刚柔并济,恰到好处。经他推拿与其说是治疗,不如说是一种享受。著有《中国现代推拿》、《中国推拿与临床》、《中国美容按摩术》《齐鲁推拿医术》等多部著作蜚声海内外。其推拿手法经多年的  相似文献   

8.
《推拿手法学》实践技能考核方法的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拿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特色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和保健康复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确掌握推拿基本手法,是保证推拿疗法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因此,自古以来,历代推拿传授者都非常重视对推拿手法的考核.  相似文献   

9.
中医保健推拿调治亚健康状态人群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保健推拿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运用中医全身保健推拿调治200例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临床疗效。结果200例中,痊愈44例,显效110例,有效4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7%。结论中医保健推拿能明显改善亚健康身心不适所反映出来的疲劳、虚弱、情绪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配合推拿按摩、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推拿按摩、中药熏蒸。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医护理。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结论中医护理配合推拿按摩、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使用金苓健儿颗粒结合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小儿消化不良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50例患儿应用常规西药治疗 ,为对照组 ;另外50例应用金苓健儿颗粒结合推拿按摩治疗 ,为研究组.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探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 、6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探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 、4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金苓健儿颗粒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 ,可更好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推拿按摩、针灸、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等.笔者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应用三维电脑牵引加手法推拿按摩加中药热敷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1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理疗、针炙、封闭、推拿按摩及内服外敷药物等 ,但其疗效欠佳 ,极易复发 ,对患者学习生活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笔者应用小针刀配合药物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3 9例 ,疗效良好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共 3 9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 0例 ,年龄在 2 8~ 76岁之间 ,平均年龄 47.6岁 ,单侧疼痛 2 9例 ,双侧疼痛 1 0例 ,有腰部外伤史 2 6例 ,无明显腰部外伤史 1 3例 ,病程最短三月 ,最长 47年 ,其间应用封闭、理疗、推拿、按摩、内服及外敷药物 3 2例 ,未…  相似文献   

14.
通过按摩手法的施术,可达到使肌体疲劳消失、疼痛缓解、运动功能恢复等多种功效。而按摩临床疗效的提高则要求每一位职业保健按摩医生,都应该仔细研究人体力学在按摩施术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推拿按摩手法排乳配合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痈初期)的效果.方法 采用推拿按摩手法排乳配合中药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94例.结果 疼痛改善情况有效率为93.62%.治疗后3 d内症状消失情况:疼痛消失率为72.34%;肿块消失率91.48%;发热消失率95%.结论 推拿按摩手法排乳配合中药治疗产后急性乳腺炎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好,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新举措的可行性. 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南河片区585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中西医护理知识、家庭护理教育、技能教育、饮食保健和中医药护理、穴位按摩等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新举措,比较实施前后效果. 结果 585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中西医健康教育前后,掌握推拿按摩及中药护理知识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001;收缩压、舒张压分别经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新措施后平均血压显著下降,推拿、按摩、中药护理知识程度提高.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西医健康教育的措施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7.
吕亚南 《广西医学》2007,29(10):1622-1623
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造成左腰丛股神经损伤股四头肌瘫痪,临床上不多见.本病例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为主,结合本体感觉训练、中医推拿按摩、中药热敷等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其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制颈康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颈椎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自制颈康枕,颈椎操保健指导;对照组采用颌颈牵引、推拿、按摩。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疗效、病程长短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在疗效、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组方法简易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疗程短,创伤小,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与日常保健。方法:对69例腰椎突出症患者行保守治疗,包括腰椎牵引、理疗推拿按摩、急性期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及日常保健。结果:经治疗,69例患者疼痛消失,生活自理,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对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并配合全面理疗和护理,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手部按摩疗法是反射疗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按摩的方式,对双手反射区进行治疗,是我国学者将中医理论与国外反射学理论相结合创立的方法,具有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功效。目前该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