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共62例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按穿刺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行股静脉置管术,B组25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舒适度。结果股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置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感染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病人舒适度差。结论临床若保留深静脉置管时间比较短(<3天),选择股静脉置管术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对抢救急危重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而对需较长时间深静脉置管患者,则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置管2种途径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用于血液净化时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102例颈内静脉置管和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处渗血及血肿、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颈内静脉组与锁骨下静脉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率、穿刺处渗血及血肿、气胸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组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与锁骨下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组的导管留时间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组(P<0.05);颈内静脉组的管腔内血栓发生率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脱位和导管相关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势.两者的选择应依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经验,并与股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穿刺置管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Ⅰ组) 184例,股静脉置管组(Ⅱ组)92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1针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及导管栓塞率和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时的血液流量等情况.结果 Ⅰ组1针穿刺成功率较Ⅱ组高,导管相关感染率、误穿动脉率及导管栓塞率较Ⅱ组低,Ⅰ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且血液净化治疗时的血液流量不足率(血液流量少于180.mL/min)较低,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可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行中心静脉穿刺术的最佳径路.方法 351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17例,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径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A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行右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C组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3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到位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气胸、血肿和血栓形成).结果 与B组相比,C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较大,P<0.05;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发生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较大,P<0.05;B组与C组的导管到位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右锁骨下径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少,是这类手术理想的穿刺置管径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在早产儿PICC导管异位于对侧锁骨下和腋静脉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行PICC置管导管尖端异位于对侧锁骨下(A组)和腋静脉(B组)的早产儿,分别采用不同的改良体位方法对异位的导管进行调整,监测调整后效果。结果:异位于对侧锁骨下静脉试验A组一次纠正成功率高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于腋静脉试验B组一次纠正成功率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于对侧锁骨下和腋静脉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体位对PICC导管异位于对侧锁骨下和腋静脉进行正位,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减少输液外渗,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6.
王文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13-2315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观察,寻求更适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静脉置管方法。方法观察比较2010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化疗的60例患者和6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5%,锁骨下静脉置管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平均(111±18)d,锁骨下组留置时间平均(28±6)d,锁骨下穿刺组留置时间明显少于PICC组(P〈0.01);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化疗药物渗透、感染及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保留时间长,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普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602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者行留置导管细菌学监测。结果:602例患者中,76例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微生物学培养阳性(76/602,12.6%)。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股静脉、锁骨上静脉和颈内静脉(P≤0.05),置管时间≤13 d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低于≥14d(P≤0.05),复杂外伤和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胃肠道良性疾病、上消化道大出血(P≤0.05)。结论: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规范穿刺技术、严格置管护理、缩短留置时间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92例行深静脉留置导管化疗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股静脉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颈内静脉置管术化疗,比较三种并发症及其它指标.结果 三组间的并发症如感染、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发生率、脱管率、平均置管天数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三种深静脉置管虽然术后对患者各指标无显著影响,但仍各有特色,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颈内静脉的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经验,比较两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肾内科2003年3月-2005年9月共92例行经皮股静脉置管,2005年9月~2009年3月共184例行经皮颈内静脉置管的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净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种深静脉的置管术的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误穿动脉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及导管栓塞率进行比较.结果颈内静脉置管术一针穿刺成功率较股静脉置管术高,导管相关感染率、误穿动脉率及导管栓塞率前者较后者为低,导管留置时间长.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具有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具有临床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4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分为常规置管(57例)和改良方法置管(57例)。常规组发生颈内静脉异位6例(10.5%),改良组为0例,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老年患者锁骨下静脉改良置管术可减少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置管方法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所选择导管类型分成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各60倒,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PICC组显著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均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但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发生严重感染2例、血气胸1例、动脉损伤2例,PICC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肿瘤患者长期化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每侧置管2次,并有计划地选择穿刺点;对照组采用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4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情况;置管后1 d、2 d、3 d、5 d,于穿刺口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及拔管前导管血、拔管后导管头端细菌培养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术在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IMSV)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感染预防措施.方法600例手术病人,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8.2%.并发症:无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无气胸、血胸、臂丛神经损伤;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经局部压迫未造成血肿.结论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有一定作用,可为中心静脉穿刺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置管(CVC)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导管合理留置途径、时间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间我科对1 966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3个部位CVC共2 000 例次,其中股静脉450例次,锁骨下静脉86例次,颈内静脉1 464例次.结果 股静脉留置5~75(20.5±13.1)d,血栓形成19.11%,感染18.22%,误穿入动脉5.77%,穿刺总渗血4%,导管脱出2.22%,血肿形成1.33%;锁骨下静脉留置10~84(41.8±20.1)d,感染12.79%,血栓形成9.3%,误穿入动脉9.3%,穿刺点渗血5.81%,血肿形成3.48%,血、气胸2.33%,导管脱出1.16%;颈内静脉留置12~155(53.8±28.5)d,误穿入动脉13.4%,感染8.06%,血栓形成6.08%,穿刺点渗血1.91%,血肿形成0.68%,导管脱出0.27%,心律失常0.10%,损伤喉返神经0.05%.结论 血液透析应用CVC具有快捷、方便、安全的优点,导管留置时间在颈内静脉比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明显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股静脉最高,其次为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置管可作为临床上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ICC置管过程中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对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我科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84例,根据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置PICC导管时,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位置后,分别予"偏头法"及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进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颈内导管异位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2例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实验组有1例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实验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改良偏头法配合胸式深呼吸进行PICC置管,能有效降低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率,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乳腺癌化疗期的优越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入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乳腺癌根治术后需化疗患者196例,按手术根治部位及肘部静脉情况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经盲穿和(或)在血管减影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132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64例;术后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6%及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血栓并发症的例数较实验组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留置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HD)治疗患者建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留置导管的方法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应用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行HD治疗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颈内静脉置管93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3例,右股静脉置管7例,分析不同置管的方法、临床并发症及处理。结果:置管手术并发症:误穿动脉3例、皮下血肿2例、穿刺部位渗血3例;置管远期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4例、血流量不足14例、导管栓塞4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是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42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波  李霞  史忠  陆海华  周坤 《重庆医学》2007,36(18):1814-1815
目的 分析、探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改进技术.方法 对2001年1月~2007年5月422例应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并发症和技术问题.结果 42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40%,其中局部渗血、血肿8例(1.90%),误穿动脉6例(1.42%),气胸3例(0.71%),局部红肿感染5例(1.18%),心律失常2例(0.47%).结论 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常见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11月-2009年12月肿瘤内科300例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相关的技术问题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97.6%,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8.3%,其中局部血肿7例(2.3%),误穿动脉5例(1.7%),气胸3例(1.0%),心律失常10例(3.3%);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导管堵塞34例(11.3%),导管感染11例(3.7%),置管后右肩关节疼痛4例(1.3%).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肿瘤患者安全、可靠的静脉穿刺技术,虽然穿刺及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经验积累可以减少和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66-169
目的 探讨隧道式PICC置管方法与传统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76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隧道式PICC静脉置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方法,研究结局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渗血程度与量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技术,隧道式PICC置管术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