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不同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超声提取、振荡提取、热水提取等不同的样品提取技术进行比较,选择用简便高效的超声提取技术提取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用镉柱还原法测定硝酸盐含量.NO2-和NO3-的回收率分别为 97.5%~100.2%和96.8%~103.7%,RSD分别为6.05%和0.24%.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理产白皮瓣蒜和紫皮瓣蒜提取液对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国标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大蒜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分别检测了提取温度、反应时间、提取液量、pH值等4个因素对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摸索大蒜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的最佳条件。结果:紫皮瓣蒜提取液在60℃、35 mL提取液、pH5.0反应液中反应20 min时清除率最大;白皮瓣蒜提取液在80℃、15 mL提取液、pH5.0反应液中反应15 min时清除率最大。在以上最佳清除条件下,对腊肉、火腿、酸腌菜、腌辣椒、萝卜干等五个样品分别用白皮、紫皮瓣蒜提取液处理后亚硝酸盐清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1.9%、71.1%。结论:大蒜对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影响美洲大蠊药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各因素,确定最佳检测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对溶剂浓度、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缓冲溶液的pH值、显色时间进行考察。结果:美洲大蠊药材中游离氨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8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最佳测定条件为:脱色时活性炭和样品的比例为4∶100,脱色时间10 min,显色时缓冲溶液的pH=6.0,水浴加热显色30 min。结论:该提取条件和测量方法适用于美洲大蠊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延安地区马齿苋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马齿苋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细胞破碎法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细胞破碎法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法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 g∶20 mL、乙醇体积分数为90%、提取时间40 min。测得马齿苋中总黄酮含量为5.63%。  相似文献   

5.
蕨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及其微量元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对蕨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乙醇提取蕨根总黄酮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1: 60,温度90℃,时间60 min.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蕨根中钙、镁、铁、锌、铜、铬和镍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51%~2.3%,回收率为96.3%~104.0%.  相似文献   

6.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0,17%,40%,63%,80%)、提取温度(60℃,68.5℃,80℃,91.5℃,100℃)和提取时间(15,24.5,37.5,50.5,60min)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研究了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佳提取方法.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提取温度无影响(P0.05),影响次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可溶性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4%,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7.
用溶剂法对金钱草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研究并确定了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金钱草多糖含量的方法,测定条件为:DNS最佳用量为2.0 mL,最佳显色时间为5.0 min,最优的温度为沸水加热.对金钱草多糖样品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8%.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52%~104.49%之间,检出限为0.022 mg/mL.  相似文献   

8.
微波技术提取洋葱中槲皮素和及其含量的HPLC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萃取洋葱中槲皮素,采用正交实验L9(34)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MAE提取洋葱中槲皮素的最佳条件为:粒度60~90目,水分含量为25%,功率为100W,萃取时间为10min.并用HPLC测定其槲皮素的含量,该方法灵敏高、准确性和精密度均很好,适合于洋葱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设计对水浸提法、水浸提+超声波法、乙醇浸提法、乙醇浸提+超声波法进行比较,以咖啡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评判指标,考察时间、温度、乙醇浓度对提取物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成分的含量.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浸提+超声波法,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30 min、温度60℃、乙醇浓度70%,此条件下提取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时间温度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10.
优选丹参中隐丹参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测定隐丹参酮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提取工艺的优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隐丹参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隐丹参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5min,料液比1∶12,隐丹参酮的提取含量为1.521mg/g。该方法快速、高效、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1.
荧光光度法结合固相萃取测定亚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墨烯为吸附剂制备固相萃取柱,研究影响萃取柱萃取效率的因素.以8-(3’,4’-二氨基苯)-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为荧光探针,在30℃、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根反应15 min后生成荧光衍生产物.衍生产物经固相萃取后用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建立了一种荧光光谱法灵敏测定亚硝酸盐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200 nmol/L.当信噪比等于3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8 nmol/L.将该方法用于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0%~110.4%.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玉米为原料,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从玉米中提取黄色素;通过改变溶剂、玉米目数、微波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条件,考察了对玉米黄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提取效果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时间次之,目数的影响较小;优化工艺条件为以95%乙醇为溶剂,液料比为10∶1mL/g,原料目数80目,浸提温度70℃,提取时间11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可达0.658。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超声波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方法本研究以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量和吸光度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均匀设计法实验研究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到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100%乙醇-丙酮(1:1),料液比为(1:25),pH=6,浸泡时间24h,超声温度为30℃,提取时间为30min,平均2次提取,提取率为0.390%。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的挥发油,考察了蒸馏时间、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得油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提取的较佳时间为85 min,浸泡较佳时间为8 h。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9.56%。  相似文献   

15.
油田地表土壤中多环芳烃提取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油田运行井周围的地表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对超声提取方法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超声提取条件,分析在最佳超声条件下直接超声波、微波辅助超声、微波与振荡辅助超声的提取效果,并与72h索氏提取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温度30℃,功率120 W下超声60 min提取多环芳烃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在磷酸介质中以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罗丹明B为研究体系,探讨了该体系在聚乙二醇-2000(PEG-2000)中的萃取催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催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65×10-7 g/L,线性范围为0.053-0.23 mg/L,用于测定蔬菜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实验采用传统的碱提取多糖方法,并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罗勒中多糖的得率进行了对比研究。考察了不同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是碱浓度1.0 mol.L-1,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以及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测得罗勒中多糖含量为26.87%。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皂苷的含量为工艺筛选指标、超声提取方法为提取方法对红毛五加茎皮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红毛五加茎皮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为30min,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80%,提取1次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太和红油椿皮中的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70%,温度70℃,提取时间45 min以及料夜比1:30,在此条件下红油椿皮中黄酮含量为13.88%。实验结果表明,太和红油椿皮中黄酮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