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晚上睡不好觉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用英语该怎样表达呢?让我们来看看。A:你病了吗?B:没有,我只是很累。A:你昨晚没睡好?B:是的,我怎么都睡不安稳。A:我为你感到难过。希望你今晚睡得好一点。B:谢谢你。我一定会的。  相似文献   

2.
"不A不B"构式是汉语的常见构式,能产性强,使用频率高。本文就汉语"不A不B"构式中的"不作不死"从语法、语义、语用层面进行分析。从语法角度看,"不作不死"的"作"和"死"能够成词,具有相关性;从语义角度看,"不作不死"属于"不A不B"语义关系中的充分条件关系;从语用关系看,"不作不死"倾向于贬义色彩。它以话者的立场来表达某种主观认识,具有主观性。  相似文献   

3.
毒从何入     
梁爽 《红领巾》2009,(6):64-64
A国间谍琼斯奉命到B国执行任务,在任务将要完成时,却死在了旅馆的房间里。 警方仔细勘察现场后,发现死者除了头上被碰肿,全身没有伤口,现场也没有任何凶器,只是在死者身旁的地上有两片叠在一起、只咬了一口、  相似文献   

4.
乔根 《学语文》2005,(3):16-16
孔乙己死了吗?也许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孔乙己当然死了,可是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的最终结局却是那样的含混不清,让人猜疑:“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从逻辑上来讲,这句话有一定的语病,与情理不合:“大约”是模棱两可的揣测语气,而“的确”又是确定无疑的肯定语气。这样的两种语气放在一起,显得十分突兀而又不协调。按照我们的生活逻辑,两者必居其一。作者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5.
轰轰导弹公司的总裁梯梯尔靠发动战争发了财,但是,最终他并没有好结局,他死在了导弹发射场。他一死,他的管家和律师,根据他的遗言让小倭瓜继承他的一切。谁不知道,梯梯尔活着的时候,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也是数一数二的吝啬鬼。他没有老婆孩子,  相似文献   

6.
近视眼A和B狭路相逢,不幸发生了擦挂事故。A端了块豆腐,B抱了只鸡。B怒道:死瞎子,走路也不仔细看,拿块肥肉就往人家身上蹭。A轻蔑地说:人家这是豆腐耶,你什么眼神,还敢玩鹰?这是讽刺我等进士  相似文献   

7.
超级成语     
《海外英语》2010,(5):18-19
A:头儿接受我们的计划了吗? B:还没有。我猜我们该派吉姆这马屁精去讨好讨好他,他肯定能行。 A:咱们试试吧。  相似文献   

8.
谁是凶手     
欧美法律界有一个经典问题:三个探险家,A、B和C在沙漠中偶遇。A跟C有世仇,决定借机谋杀C,他偷偷在C的水壶里下了剧毒。B也想杀害C,但他不知道A已经有所行动。趁C没留神,B在C的水壶底上凿了个洞。不一会儿,里面的水就漏光了。因为缺水,当天晚上,C死在了沙漠里,离营地只有一英里。谁是凶手?  相似文献   

9.
先秦汉语句式“A,B之谓也”和“B之谓A”,构素、句模相同而部分词序有异,存在着变换关系。楚永安说:“A,B之谓也”是“B之谓∥的变式。本文的结论刚好相反:“A,B之谓也”句式是源,“B之谓A”句式是流。因为“A,B之谓也”中的“之”、“谓”不仅完全没有凝固,而且处在不同的逻辑层次,“B之谓A”中的“之谓”则已趋凝固;在先秦典籍中,“A,B之谓也”的用例早出,“B之谓A”的用例晚出。文章还附带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楚永安对“A,B之谓也”和“B之谓A”源流关系研究的贡献、“A,B之谓也”能够演变出“B之谓A”的原因、古汉语中与“A,B之谓也一B之谓A”相类似的演变格式。  相似文献   

10.
易水寒 《良师》2010,(12):13-13
希腊人死了,他们不悲哀,只问一句:“此人生前有没有热情?”潜台词或许是,如果没有热情,死了就死了,反正活着跟死了差不多;如果有过热情,死了也没关系,死而无憾。  相似文献   

11.
超级成语     
杨燕 《海外英语》2009,(9):12-13
1.抽出时间来做某事 A:进展如何? B:我几天前才找到时间做它。 A:截止日期马上到了,你得快点。 B:知道了。我会尽快去做的。  相似文献   

12.
考虑下述两组分数: A={4,6,8,10,12,14,16}, B={4,7,9,10,1],13,16}. 注意,A和B的均值以及A和B的中位数都是10,但是每一组中的分数是不同的,并且B组中的分数比A组分数似乎更聚集于10周围.  相似文献   

13.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钞票一天比一天难赚!”如今我们赚钱的压力怎一个“大”字了得!为什么不学点理财之道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相似文献   

14.
王雪 《英语沙龙》2009,(2):56-58
问:那么你认为,战争带给你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二者皆具?答:二者皆答:二者皆具.我感到我在为我的祖国服务,但同时战争的影响也是消极的,因为你在战争中看见了任何人都不应当看见的那些东西。  相似文献   

15.
行香子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粉红色的? 喷泉边的玫瑰是粉红色。 什么是蓝色的? 有云朵飘过的天空是蓝色。  相似文献   

17.
忠告的价值     
一个年轻人问一位老者: “先生,世界上什么最有价值?” “忠告。” “那么,什么最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顾银梦 《红领巾》2008,(1):30-31
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  相似文献   

19.
纽约也许是世界上多种族,文化最多元的地方。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人不远千里来到纽约追寻他们的美国梦,尽管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是他们生活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之下,都无可避免地被打上美国精神的烙印。尽管美国是一个以移民立国的国家,但是由于种族差异和语言的困难,许多新移民在新大陆倍受歧视。有意思的是,除了印第安人之外,谁也不是真正的美国原著民。从这种意义上讲,也许大家都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20.
IQ加油站     
写出6种以字母S打头,能穿在脚上的东西? 约翰买了10棵树。请问怎样把这10棵树种成5排,每排4棵? 你知道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吗? The year is 2001, thirty-four minutes past noon on May 6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