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任恩庆  罗飞 《城市建筑》2014,(11):277-277
本文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的历史建筑概念与一些相关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的标准进行了深刻分析,并结合相关城市,对历史建筑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问题等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蔡文鹭 《建筑施工》2010,32(5):435-437,441
针对历史保护建筑改扩建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对既有建筑的改建工程与扩建工程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分析了老楼锚杆静压桩在压桩挤土及扩建工程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抗侧移特性及相应的施工搭接及控制措施、改建工程与扩建工程衔接处理技术及扩建工程双向同步施工技术。该技术在相关历史保护建筑改扩建工程中实施效果良好,可为以后的相关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3.
徐鹏程 《建筑施工》2021,43(6):1059-1060
为避免地铁盾构侧向穿越时,上方存在安全隐患的历史保护建筑受到影响,根据工程的特殊性,对建筑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方案.结合工程实际,对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技术方案的选型进行了研究,并对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后,保证了地铁盾构的顺利推进,并确保了历史保护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12)
随着我国对历史文化与传统街区保护的不断重视与意识提升,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也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文化遗产普查为例,通过总结摸清范围内的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意义与方法,分析了当前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现状,并提出完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体系的过程与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不同,其保护技术与模式亦有所区分。本研究首先就榆林四合院这一建筑类型的保护进行了理论总结,结合世界各国传统建筑的保护观念发展历史与相关国际宪章和国内法律法规有关条文的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价值评估和分级措施,为今后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民居生态化保护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街区民居建筑的保护是颇受关注的城市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这一问题提供相关生态化的保护策略。文中首先对典型的三种民居保护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民居建筑保护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然后阐述生态化保护的概念,并说明这种保护方式的原则,最后提出了生态化保护的策略——功能再利用策略、技术普及策略、因国制宜策略以及相关保护政策的制定,并就每种策略列举相应实例,为历史街区民居的生态化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怡  许圣泽 《四川建筑》2011,31(1):25-26,29
针对青岛中山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对地上建筑的保护与维修提出一些理论探索,建议制定相关殖民地建筑的保护法规。对于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地下空间部分提出相应改造设想,以求地上地下部分改造结合,打造设施完善的,能够聚集人气的、历史底蕴浓厚的"新"中山路。  相似文献   

8.
张慧  陈卓 《山西建筑》2010,36(8):20-21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意义的阐述,对南京目前的高校民国建筑保护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南京高校民国建筑的保护策略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色彩保护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并在分析燕赵南大街建筑色彩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燕赵南大街建筑色彩的保护提出了推荐用色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相关背景的详细解读基础上,提出在传统城市复兴过程中,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从历史建筑保护的价值判断,历史建筑保护控制的关键点以及历史建筑保护更新的模式三方面对现象进行剖析,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历史价值评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向东  申宇 《山西建筑》2007,33(34):5-6
介绍了历史价值的定义及引申意义,以窦大夫祠为例,阐述了历史价值(历史信息)在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并详细论述了历史价值的意义,以促进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高邮历史街区为例.从历史街区的民众性历史街区对城市物质系统与人文系统关系的维系.历史街区对城市发展的启示三个方面对历史街区的价值本体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从静止的时间及风貌保护转向动态的历史过程保护.从孤立的建筑保护到广泛联系的空间系统保护”两种基本的历史街区的保护观。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基本要求,并介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以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程为例,研究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节能环保技术集成应用。提出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设计原则,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方面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集成应用各项绿色环保技术,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长春市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在总结近年来参与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修缮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郑彩云 《山西建筑》2009,35(16):18-19
从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建保护的方式入手,分析了名城历史街区中的古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作用和保护古建整体完整的必要性。以历史文化名城襄樊樊城区的会馆文化区规划保护工作为例,提出了若干名城古建保护策略和对古建进行功能更新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董珂 《住宅科技》2009,29(10):53-58
近代历史建筑是上海都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滇池路119号历史建筑为例,分析建筑的历史和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评估保护和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保护和更新方法策略。以个案研究反映共性问题,辐射同类地段内的上海近代历史建筑,寻求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再生问题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历史性建筑保护性开发项目的建设程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胡斌 《新建筑》2005,(2):53-56
随着历史性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新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得到拓展,但相关问题也不断出现。由于目前针对这一特殊类型建设项目运作程序研究的缺乏,许多打着保护、开发、利用旗号对历史建筑造成的破坏正成为新时期历史性建筑继续生存所面临的又一严峻问题。从分析历史性建筑自身特点着手,提出有关历史性建筑保护性开发项目的运作程序。  相似文献   

18.
张霁 《重庆建筑》2015,(1):24-26
我国高校校园中有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是传承校园历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年来高校校园火灾频发,许多依旧在使用中的历史建筑遭到毁坏,完善和改进历史建筑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采用事件类比分析法,以两座保护再利用的高校历史建筑为例,依照现阶段防火规范,分析历史建筑防火现状,指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符合保护历史建筑原则和现代防火安全要求的实质性改善建议,进一步总结在保存建筑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同时,提升建筑本身的防火安全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郭嘉  陈子坚  陶郅 《华中建筑》2013,(12):49-53
中山市139文化街区(博物馆群)一期工程设计方案,结合旧城区改造和保护老城区风貌原则,从利用古旧特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的思路出发,以现状的孙文路博物馆及其周边区域范围内的特色建筑为依托,尽最大可能保留和利用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融新旧建筑为有机的一体,组建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中山特色的、又具时代精神的博物馆建筑群。该文以该街区为倒进行阐述,探讨了群体性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单体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新旧建筑有机并存、使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烨 《规划师》2004,20(2):50-53
苏黎世老城的保护,并不是简单地以建筑单体或街道结构作为保护对象,而是以公共生活的主题内容和活力为对象。在尊重自然、历史化的基础上,老城保持了原来的城市肌理;在建筑、交通的规划方面力求适应城市建设中诸多的社会和技术要求,以创造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创造个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活力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