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马西尼和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氟马西尼和乳果糖联合应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肝性脑病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氟马西尼和氟马西尼+乳果糖治疗,观察病人肝性脑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氨浓度、Child-Pugh分级无变化,两组间病人有效反应、用药总量无差异,两药合用时病人从Ⅳ期肝性脑病恢复至I期肝性脑病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氟马西尼和乳果糖合用治疗肝性脑病对肝功能、血氨浓度无影响,对改善神经心理状况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2.
简化门体性肝性脑病指数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苯二氮 类受体抑制剂氟马西尼对临床型肝性脑病患者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和乳果糖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患者数字连接试验(NCT)和脑诱发电位的改善作用,旨在探讨氟马西尼的中枢促清醒作用和乳果糖汁SHE的疗效以及推广简化门体分流指数的应用。结果发现(1)氟马西尼治疗前后精神状况级别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临床有效率达10/12(83.3%),明显高于醒脑静组的2/10(20%);(2)乳果糖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1/12),NCT和脑诱发电位改善分别为80%(8/10)和66.67%(6/9),治疗前后门体性肝性脑病指数(PSE Index)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氟马西尼对肝性脑病有显著的促清醒作用,乳果糖对SHE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简化PSE Index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周艳 《大家健康》2016,(1):108-108
目的:对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该院12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然后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对照组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对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胺并进行肠道清洗和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血氨浓度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6.67%vs85.00%,30±4vs59±6)(P0.05)。结论:冬氨酸、鸟氨酸、乙酰谷酰胺联合肠道清洗及营养支持治疗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何小中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37-738,74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与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2次/d静滴;乳果糖10~20 g/次,3次/d,口服。保持2~3次/d软便(必要时可加量)。对照组给予精氨酸20 g/次,静滴,连用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清醒时间、肝功能及血氨变化,总有效率及死亡率。肝性脑病分为Ⅰ、Ⅱ、Ⅲ、Ⅳ期[1,2],观察治疗前后的计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缩短患者清醒时间,降低其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及血氨水平,提高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对照组静滴精氨酸,因肝硬化患者鸟氨酸循环中所必需精氨酸酶、精氨酸合成酶活性下降,故疗效不佳。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是较为有效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高凤成  任贺庄  马艳梅 《吉林医学》2010,(25):4375-4376
目的:探讨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早期诊断的可靠、敏感方法。方法:对6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临床上无肝性脑病的症状体征,均在住院3 d内进行智力测验,脑电图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智力测验异常率57.1%(36/63),脑电图异常率61.9%(39/63),诱发电位异常率74.6%(47/63)。结论:智力测验,脑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为早期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可靠、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营养素摄入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治疗处方提供依据 ,我们分析了 6 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的营养素摄入量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临床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患者 6 0例 ,其中男 5 0例 ,女 10例 ;年龄 37~ 6 5岁 ,平均 (5 4 .3± 11.7)岁。合并腹水 5 4例 ,合并腹腔感染 4 6例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5例 ,合并肝性脑病 4例。住院时间 18~ 6 2d ,平均(4 6 .8± 15 .5 )d。临床治疗包括保肝、退黄和对症治疗等 ,其中 36例 (6 0 % )平均每日静脉输入人血白蛋白 2~ 10g ;6 0例(10 0 % )静脉输入葡萄糖 5 0~ 15 0 g/d ;5 8例 (97% )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了我院2009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250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的病例128例,早期未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病例122例,观察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2周后血氨、肝功能、临床症状等指标。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后早期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只有3例,占到2.3%(3/128);早期未给予预防性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有27例,占到22%(27/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在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诱发肝性脑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降低血氨水平,同时改善肝功能,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81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40mL加入10%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明显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P<0.05或0.01).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 (HE)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和昏迷。笔者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9月期间 ,于我院治疗 36例肝性脑病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病人均为 18岁~ 6 5岁之间的肝性脑病患者 ,排除合并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及神经病以及服用镇静剂者。按发病不同的可分为 4组 ,A组为肝硬化并肝性脑病共 16例 ,平均年龄 5 1岁± 8岁 ,男女之比为 4∶1,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 12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B组为慢性重型肝炎并肝性脑病共 16例 ,平均年龄 4 0 6岁± 13 6 8岁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的共生素(海斯药业,贝飞达)调节对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S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飞达胶囊2粒,3次/日,对照组给予一般类保肝药,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第4、8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氨、内毒素(LPS)、数字连接实验(NCT)、Child-Turcotte-Pugh功能分级、肝性脑病(HE)的发生等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贝飞达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功能分级,而且明显降低血氨、内毒素和数字连接试验的时间(P<0.05)。结论共生素调节能有效地改善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SHE)和避免肝性脑病(HE)发生,其机制可以是通过降低血氨、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内毒素等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从而降低HE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