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总结220例面中部骨折患者坚强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资料。结果:仅13例患者术后1~2周出现感染。术后当天26例伴牙合干扰,术后4周复查仍有15例存在牙合干扰。结论:感染和牙合干扰是面中部骨折坚强内固定常见并发症。感染的发生与骨折部位、手术入路无明显关系。伴下颌骨骨折的患者术后牙合干扰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6例下颌骨骨折用小型钛板做坚固内固定术 ,术后作即刻及随访临床综合效果评价 ,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伤口愈合、咬合关系等。结果 :10 6例术后感染 3例 ,缝线局部裂开 5例 ,咬合关系有 3例不正常 ,有 4例发生局部咬合关系不良 ,2例发生偏向咬合。其余均Ⅰ期愈合 ,咬合关系正常 ,术后张口度 >36mm。结论 :小型钛板做下颌骨坚固内固定是一种现代而符合生理的治疗方法 ,较传统治疗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骨折钛板坚固内固定12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总结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下颌骨骨折采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1、3、6个月随访,检查颌面部形态、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120例下颌骨骨折术后面部形态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至伤前状态5例感染,10例面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咬合干扰结论: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行坚固内固定术后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手术患者447例,其中出现术后感染的病例为26例(实验组).从每例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入院前2周内,随机选取1例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26例.收集整理相关的变量数据,采用SAS9.2软件包在2组间行二变量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术后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长的下颌骨骨折严重程度评分(OR=2.509,95% CI为1.083~5.814)以及患者欠佳的全身健康状态(OR=5.019,95% CI为1.294~19.472)是导致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二变量检验中,抗生素使用天数与术后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患者欠佳的身体健康状态是下颌骨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感染性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5例感染性下颌骨骨折采用重建板坚固内固定患者,回顾分析其骨折部位、病因、诊断、手术方法和结局,并对感染性下颌骨骨折手术要点和重建板坚固内固定进行讨论。结果35例感染性下颌骨骨折病例,34例手术后一期愈合,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1例颏部初始感染性骨折重建板固定术后2个月,颏部皮肤凹陷,可扪及骨缺损。二次手术时:植入髂骨块,重放重建板1块,小钛板1块固定,最终二期愈合。结论对感染性下颌骨骨折,重建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重建板坚固内固定是预防粉碎性骨折感染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7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 7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 ,术后 1、3、6个月复查 ,拍摄X线片 ,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牙合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78例中 77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 ,1例延期愈合。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 ,咬牙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 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良好 ,方法可靠 ,操作简单 ,钛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矫治技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在减少错及颌面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002—2007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9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7例,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行颌间固定与牵引;对照组22例,采用坚固内固定加牙弓夹板结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开口度均达3cm以上,开口型正常,咀嚼功能良好。术后6个月,研究组咬合关系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口腔卫生情况,研究组口腔卫生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咬合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固定矫治技术联合坚固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下颌骨骨折,不仅联合固定了骨折端,也同时牢靠固定了松动脱位牙,减少了单纯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患者较易接受,是一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颌面部骨折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4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的142例颌面骨骨折患者,分别从其年龄、性别、病因、骨折类型、全身损伤、治疗及手术并发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颌面部骨折好发于男性,20~50岁为好发年龄段;交通事故损伤最常见(59.15%);多见下颌骨骨折(50.00%)及颧骨复合体骨折(29.58%);常伴发全身损伤(35.21%);治疗中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术是最佳方法(81.65%);手术切口以口内为主(58.72%);术后神经损伤及感染极少见。结论:颌面部骨折以青壮年居多,最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除复位颌间牵引保守治疗外,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现今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257例下骨骨折病例临床分析,探讨下颌骨骨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下颌骨骨折病例257例,对其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57例中多发年龄为18~3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伤居第一位;骨折部位多见于颏部;颌面部其他部位骨折为最常见的合并伤,颌间牵引复位固定后行坚强内固定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且临床效果好。结论:下颌骨骨折多见于青年男性,多因交通事故引起,颏部骨折多见,常合并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骨折固位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钛板变形或断裂、骨折移位;2例出现面神经轻度瘫痪,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3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1月出现颞颌关节弹响,取出钛板后好转。结论 双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颌面部骨折355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颌面部骨折病因、骨折类型以及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35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构成、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中,20~39岁者最多,占47.32%,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占52.12%,大部分病例伤后2周以内进行治疗,占67.61%,下颌骨骨折为主要受伤类型,占46.48%,多发性骨折其次,占29.86%,治疗方法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占75.49%,部分联合颌间牵引、颅颌固定治疗,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面形和功能疗效。结论:颌面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交通事故伤为主要致伤原因,下颌骨骨折占受伤类型多数,多发性骨折居其次,治疗以开放复位内固定为主,可以达到精确、稳定复位,病人痛苦少,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和总结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坚强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复诊,根据外形、咬合关系、开口度的恢复及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确定临床效果.结果:85例中84例软组织创口一期愈合(98.82%);1例创口感染,治疗后愈合.除1例颧骨粉碎性骨折外形欠佳外,其余84例外形、咬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2006年间我科共收治127例70岁以上下颌骨骨折老年患者,其中78例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49例采用颏兜牵引或未经任何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钛板坚强内固定组治愈68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11例,无效14例。经PearsonX。检验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钛板对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可使其达到功能复位与重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口腔颌面部骨折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我科2006年以来3.5年中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体会。方法:对8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类型、治疗方式等。结果:下颌骨骨折72例(82%),上颌骨骨折10例(11%),颧骨骨折6例(7%)。交通事故伤38例(44%),其中机动车致伤26例(30%),非机动车致伤12例(14%);他伤18例(占20%);意外伤32例(36%)。本组病例中10例单纯采用非手术钛牵引钉颌间牵引方法治疗,54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钛板钛钉内固定治疗,余24例为钛钉颌间牵引下切开复位内固定。结论:颌面部骨折多因交通事故所致,且多发于下颌骨。钛钉颌间牵引内固定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髁突多发性骨折后,微型钛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8例11侧髁突多发性骨折病例,术中将多发性骨折的髁突1.0cm以上的骨折片复位,微型钛板固定,基本恢复解剖形态。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张口度基本正常,前伸运动、侧向运动无障碍,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可有效的治疗髁突多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可吸收钉板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探讨其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适应证、操作难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 2012年7月至2018年6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创伤与颞下颌关节外科应用可吸收钉板固定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82例(共106侧),其中髁突高位矢状骨折46侧,中位髁颈骨折26侧,低位髁颈下骨折34侧。髁头及髁颈骨折复位术均经耳屏前径路;髁颈下骨折复位术中,多数经耳屏前径路及颌下径路。髁突高位矢状骨折复位后以1~2枚可吸收长螺钉固定,髁颈及髁颈下骨折以2块可吸收板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未诉明显不适,面型基本对称,面部肌肉运动正常,咬合对位良好,开口度恢复,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可吸收钉板可应用于髁突高位矢状骨折、中位髁颈骨折、低位髁颈下骨折的开放复位内固定。应用可吸收钉板固定髁突骨较钛板钛钉复杂,需熟练掌握合适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应用穿颊器口内入路微创治疗下颌骨角和升支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处理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并用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对2004-01~2005-07间18例连续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20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组间进行对比。结果:用口内和穿颊入路患者中有1例内固定术后骨折处仍有小幅动度,还需辅以颌间固定;口外入路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中有2例需行术后颌间固定。没有术后感染发生,没有出现需要行切开引流或需取出固定物的病例。结论:通过口内和穿颊入路行坚强内固定适用于不伴有严重错位或粉碎性骨折的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部骨折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13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8~2004年136例下颌骨骨折病例,行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36例中134例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好,方法可靠,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9.
Thirty patients with 31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angle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using two mini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s with self-threading screws placed through a transoral incision with transbuccal trochar instrumentation. None of the patients were placed into postsurgical maxillomandibular fixation (MMF) or training elastics. Complications requiring secondary surgical intervention occurred in nine fractures (29%). Three were early infections requiring incision and drainage, removal of the hardware, and postoperative MMF. One was a nonunion with malocclusion requiring application of a more rigid bone plate. Five fractures developed late chronic swelling and low-grade infection requiring plate removal. Osseous union had occurred in these cases and no MMF was necessary. The use of two mini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s in the manner done in this study was found to be a relatively easy but unpredictable treatment for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angl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出一种针对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分类方法,并尝试将其用于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75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下颌骨是否伴有节段性骨缺损、下颌骨形态、下颌骨的粉碎程度、可否恢复稳定的咬合关系对其进行分类。按照严重程度,进行保守治疗或使用小型钛板、钛网或重建板进行手术。其中,44例按照分类及治疗策略进行治疗(实验组),另外31例未按照分类进行治疗(对照组)。结果 高空坠落和车祸是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最主要的原因。实验组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例出现咬合紊乱;对照组中4例患者出现感染,2例出现骨不连,2例出现咬合紊乱,1例出现颌骨不对称畸形。结论 本研究尝试创建一种全新的以治疗为导向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分类方法及治疗策略,对在该类骨折治疗过程中治疗手段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