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宋晋斌 《山西建筑》2010,36(31):347-347
以山西长治太行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为例,简要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景,对激发广大市民的城市湿地保护意识和参与湿地保护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所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为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现湿地、城市湿地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存在概念不明确,综合利用难度大,很难从舆论上了解湿地对人的害处。为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尽可能避免今后教学、实际工作中的误导和错误,对有关概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但必要的疑问和思考。由于湿地概念和湿地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尤其是湿地综合利用中的困难,湿地问题及综合利用的思考和研究将是一个复杂好、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2005年,建设部批准绍兴市镜湖等9片湿地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随后举办的公园规范设计的国际招标中,多义景观的规划设计被专家组评为第一名。  相似文献   

4.
罗金昌 《江西建材》2014,(8):44+48-44,48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根据资料显示,福州市湿地资源总量面积约有3438平方公里,是一个"湿地大市"。福州市湿地不仅面积较大,而且种类也很多,天然湿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河口段和沿海的滩涂、浅海地区。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福州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湿地公园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与自然湿地的关系、城市湿地公园和公园的关系,比较了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水景公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了分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6.
日前,常熟尚湖湿地公园日前被建设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苏州第一家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7.
概括介绍了苏州市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调整过程.从场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原则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研究湿地生境培育,植物多样性配置,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修复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公园景观塑造,使三角嘴湿地公园成为具有生态保护,促进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熊瑶 《山西建筑》2007,33(31):345-346
介绍了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中国湿地资源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必要性,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法,最后对城市湿地公园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1)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城市生态和谐的关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学、设计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的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湿地公园未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培养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的高校需要以此为鉴,对人才的培养要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同步,保证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为城市生态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文章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教学意见,进而分析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的具体意义,旨在提高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园林》2006,(1):32-33
为指导各地做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工作,更好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规范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部制定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本期全文刊登作为从业人员指导条例。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六大功能和城市湿地遭到破坏的三大主因,总结了城市湿地保护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力争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全国同类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由于缺乏必要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难以准确界定保护与开发,导致一些破坏性建设的出现。通过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建成后的环境进行生态监测、实地调研,对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定,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三类效益建立评价系统,通过数据对比判定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成效,分析建成后3~5年相对建设前的变化态势;以此检验公园的规划方案、建设措施是否有效、合理,为城市湿地公园调整后续的管理、建设工作提供指引和依据,并为类似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莹莹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3,(12):110-114
该文以武汉市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调查,结合湿地公园景观营建相关资料,分析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与武汉市及东湖风景区的关系,阐述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景观构成要素的营建方式。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的特性,并分别从植被、湖岸带、水环境及人工设施等方面分析探讨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通过对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营建分析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方法的探索,为完善东湖湿地公园建设及城市湖泊型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提供指导策略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湿地保护与湿地公园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湿地资源及湿地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阐述了城市近郊湿地的适宜性保护及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5.
梁声海 《城市建筑》2014,(29):208-208
随着各地兴起的湿地公园建设浪潮,涌现了如“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等这样的优秀项目。然而,在它们成为佳作的同时,也被争相模仿,出现了项目设计“同质化”的问题。本文就湿地公园特色如何体现和表达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及启动区的规划设计。通过植被群落和动物栖息地的营建、水系整理与水质净化以及地域特征的表达的构思,进行合理的分区。在严格保护湿地公园中原生态环境,合理保留生物廊道和生态缓冲区的前提下,对其它湿地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山东省湿地公园发展历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建议在规划与管理层面明确管理机制和规划导引对选定建设的地域,尽快依法取得土地资源权属、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对所辖区域进行有效管理、做好长远保护和发展规划、建设基本的旅游设施;在详细设计层面应以滞留利用雨水、保护原生环境、植被多样化和乡土化、水岸处理自然化以及设施建造生态化等措施作为综合的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学虎  赵小艳 《华中建筑》2008,26(3):119-123
香港湿地公园于2005年5月正式开放.是城市区域中湿地恢复和保护的一个成功范例,其通过精心设计实现了多重可能冲突的目标。该文对香港湿地公园的环保优先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共生理念等生态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内的湿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香港湿地公园是在城市区域内保护湿地、利用湿地的一个成功范例。通过对香港湿地公园的介绍,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因素,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