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砖瓦》2016,(7)
通过对太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经干燥处理过的污泥的化学成分分析,得出使用该污泥作为原料不可能烧制出合格陶粒,必须掺配富含硅、铝元素的辅助原料。以富含硅、铝元素的煤矸石为辅助原料,与污泥进行不同比例的掺配,进而研究污泥掺配量、预烧时间与预烧温度、焙烧时间与焙烧温度对陶粒烧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煤矸石为辅助原料,污泥的最高掺配量高达60%,可以焙烧出密度等级为600~900级的陶粒,但陶粒样品的1h吸水率均超出相应等级密度的标准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污泥陶粒的辅助原料。  相似文献   

2.
高强粉煤灰烧胀陶粒制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掺入不同比例的助胀剂和助熔剂,在实验室利用可控式电热炉,进行了高强粉煤灰烧胀陶粒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高于1200 ℃时,粉煤灰陶粒膨胀性能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明显改善.煅烧温度固定为1250 ℃、煅烧时间为8 min时,粉煤灰陶粒的膨胀性能最佳.在烧制粉煤灰陶粒过程中,焙烧温度1250~1280 ℃、焙烧时间5~10 min时,随着助胀剂掺量的增加,粉煤灰烧胀陶粒的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和24 h吸水率逐渐减小;助熔剂掺入后可显著提高陶粒的颗粒强度,降低其吸水率.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污泥、盐渍土和蒙脱土为原料,研究了高强陶粒最佳配合比及烧成制度。试验结果表明,当城市污泥掺量75%、盐渍土掺量20%、蒙脱土掺量5%,水料比0.4,预热温度400℃,预热时间30min,焙烧温度1150℃,焙烧时间15min时,烧制的污泥陶粒筒压强度11.1 MPa、吸水率1.06%、堆积密度0.67g/cm~3。污泥陶粒的烧胀原因是由铁碳反应引起的;污泥陶粒的增强原因是其中生成了主晶相莫来石、蓝晶石和玻璃相,莫来石在玻璃相中析晶起到增强相的作用。增加污泥掺量,将使氧化铝含量降低和莫来石相减少,并导致陶粒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浅谈广西隆安超轻页岩陶粒的焙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广西隆安页岩烧制陶粒的焙烧研究,利用页岩原矿成功研制出超轻页岩陶粒,它具有堆积密度小、轻质高强等优良的技术性能。焙烧机制的研究表明,该页岩的膨胀率高,烧成范围宽,最佳胀烧温度区间为1160℃-1230℃。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生活污泥为主要原料,辅之页岩为校正原料,制备污泥球型陶粒,并通过正交实验,就陶粒生料配合比、烧成制度对陶粒吸水率、膨胀效果、表观密度的影响进行探讨;阐述污泥陶粒制备的焙烧机理与膨胀机理。研究发现,预烧温度为400℃左右,污泥体系再固定挥发组分为发气组分,且含铁物质析出赤铁矿相,有利于陶粒的膨胀;陶粒的烧结过程与烧涨过程同时进行,二者在不同温度段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1前言在建设陶粒生产线以前或勘查陶粒矿产资源时,必须对陶粒原料的性能进行评价,势必采集少量具有代表的样品送有关试验单位测试其矿物组成、理化及烧胀性能等。烧胀性定量测试方法是以试验室里的高温炉在最佳的热工制度(最佳的预热温度及时间,最佳焙烧温度及时间)下对样粒(球)进行试烧,测其试烧样粒(球)试烧后与试烧前的体积之比。一般将比值称为膨胀系数,或叫膨胀倍数。显然系数越大,则烧胀性就越好,反之系数越小,则烧胀性就越差,甚至不膨胀。但在地质勘查工作初期或面临拟将开发的原料区择优选矿点时,既无烧胀性的定量测试资料,也无原料的化学及矿物组分的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污泥掺量对陶粒膨胀倍数的影响,对污泥陶粒的焙烧制度进行了初探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干污泥掺量(0~20%)越多,助熔成分增多,在相同烧结温度下熔化生成的液相就越多,陶粒更易收缩,膨胀倍数变小。添加污泥使得陶粒的焙烧范围变小,污泥掺量越多,焙烧范围越窄。对堆积密度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是烧结温度、预热时间,对陶粒1 h吸水率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是烧结温度、预热温度。  相似文献   

8.
胡弦 《江西建材》2022,(2):22-23,26
为消纳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洗砂污泥,文中利用锂云母锂渣与水泥之间的相互协同效应及利用机制砂洗砂污泥制备免烧免蒸砖,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洗砂污泥免烧免蒸砖的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随着水泥及锂云母锂渣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通过增加免烧免蒸砖中锂云母锂渣的用量可有效降低水泥的用量.综合考虑免烧免蒸砖的性能及成本,确定...  相似文献   

9.
超轻页岩陶粒的研制与试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西隆安页岩烧制陶粒的试验研究与试生产过程,利用页岩原矿成功研制出优质的500级超轻页岩陶粒。焙烧机制的研究表明,该页岩的膨胀率高,烧成范围宽,最佳胀烧温度区间为1160℃~1230℃。  相似文献   

10.
以烧胀陶粒制备工艺的原料处理、加工制备、成品处理3个阶段为路线,综述了淤泥烧胀陶粒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淤泥的原料特殊性质、配比、预热与焙烧工艺.  相似文献   

11.
陶粒作为绿色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我国生产的陶粒普遍存在粒径偏大、级配不良以及表面较光滑等缺陷使得陶粒混凝土分层离析现象严重。通过试验研究,采用破碎的方式得到具有良好级配的陶粒;相对于完整陶粒混凝土,破碎陶粒混凝土分层离析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破碎陶粒混凝土不仅满足工程可泵性要求,其强度相对于完整陶粒混凝土而言也有所提高。针对大流动性破碎陶粒混凝土在低温下是否满足强度要求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陶粒混凝土在低温-25℃下较常温20℃下强度所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分别掺入聚丙烯腈纤维(PANF)、聚乙烯醇纤维(PVAF)的陶粒混凝土进行20,200,400,600,800℃五个温度水平高温后的加载试验,研究纤维掺入对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无纤维掺入陶粒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试验表明:分别掺入纤维PANF和PVAF后,对高温后陶粒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无明显改善效应,但可有效提高陶粒混凝土高温后的劈裂抗拉强度;掺入PANF后可改善陶粒混凝土在达到峰值极限荷载后的脆性破坏特性,在600℃内可有效提高陶粒混凝土高温后的棱柱体抗压强度,在20~400℃内能有效减缓陶粒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脱水污泥为主要原材料,辅以粉煤灰和粘土,采用新型弧叶型旋转窑工艺烧制轻质陶粒是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置方法。对采用弧叶型旋转窑烧结污泥陶粒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分析了不同烧成工艺对陶粒的颗粒强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1 h吸水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烧结温度是影响陶粒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试验还获取了在实验室范围内弧叶型旋转窑烧制污泥陶粒的最佳烧制工艺:将坯料于105℃下烘烤脱水2~3 h,取出坯料放入已预热至350℃的弧叶型旋转窑预热2 min后开始烧制,最佳升温速率为30℃/min,最佳烧结温度为1 160℃。  相似文献   

14.
干污泥作为原料之一制作陶粒是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置方法。试验中选用干污泥、粘土和粘结剂作为主要原料,得到了制备陶粒最佳成分配比和最佳工艺条件是污泥添加百分数为100%(与粘土质量比)、粘结剂添加百分数为20%(与粘土质量比)、烧成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0min;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松散容重为519kg/m^3,颗粒表观密度为1110kg/m^3,吸水率为19.6%,空隙率为53.2%;并讨论了原料在烧制过程中的作用、孔隙形成机制和固相反应机理,同时对陶粒进行了物相组成(XRD)和化学成分(XRF)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污泥作为添加剂,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陶粒。  相似文献   

15.
李俊  石从黎 《重庆建筑》2012,(12):50-51
试验研究了不同预湿时间对破碎陶粒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湿处理能显著提高破碎陶粒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明显减小坍落度经时损失,预湿时间应大于24h;预湿处理会降低陶粒混凝土的7d和28d强度,但对90d强度无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破碎陶粒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泥堆肥用作花卉栽培基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花卉栽培试验,考察了污泥堆肥用作花卉栽培基质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和不施肥相比,添加污泥堆肥可以促进袖珍椰子、富贵竹和撇金竹三种花卉的生长,并能提高其生物量和改善花卉的观赏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栽培基质中污泥堆肥的加入比例以25%~50%为宜.此外,污泥堆肥还可以改善基质的通气性、保水性和养分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市政污泥烧结制陶粒的工艺与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欣 《四川建材》2009,35(2):61-63
实验研究了市政污泥"干化-烧结"制陶粒的烧结工艺和物料配方。对产品强度、吸水率和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分析表明,烧结温度因素对陶粒性能影响最大,适宜的烧结温度与配方中污泥掺加量密切相关,其机理在于污泥成分本身低熔点,低强度的特性和其所具有的助熔作用。高污泥掺加量,低温烧结是最佳的污泥陶粒技术方案。综合考虑产品性能与经济性,污泥最大掺加量可达80%,烧结工艺为350℃预热20分钟,1060℃烧结15分钟。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泥堆肥用于草坪基质的生物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考察了城市污泥堆肥用于草坪基质的生物与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施加污泥堆肥可改善草坪基质的理化性质,显著增加草坪草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其对氮、磷和钾的吸收,提高草坪草的生物量,可使草皮卷的质量最多减轻29%;从短期来看,在施加污泥堆肥的草坪基质中并未发现明显的盐分和重金属累积现象.将污泥堆肥用于草坪基质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常温下EGSB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间歇试验和中试研究,初步探讨了悬浮物、温度和溶解氧对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影响。中试结果表明,城市污水中的悬浮物在EGSB中能够得到有效去除,不会在系统中沉积而影响运行效果;EGSB的出水可回流且城市污水的COD浓度低,缓解了温度对系统的影响,EGSB对CODtotal的去除率可保持在70%左右;颗粒污泥的外层兼性菌消耗了溶解氧,保护了产甲烷菌,减轻了溶解氧对颗粒污泥降解城市污水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物、温度和溶解氧对EGSB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黏结锚固性能,克服陶粒混凝土韧性差及其与钢筋黏结性能不佳的缺陷,对16组不同混杂比的钢纤维、聚丙烯纤维陶粒混凝土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得到混杂纤维掺量对陶粒混凝土与钢筋黏结破坏形态、黏结强度以及黏结滑移曲线的影响规律。采用能量法量化评价混杂纤维对黏结滑移的影响,利用试验数据计算得到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陶粒混凝土与钢筋的临界锚固长度。结果表明: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陶粒混凝土拉拔试件的破环形态为拔出破坏,延性较好; 黏结滑移曲线具有完整的上升段和下降段,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掺对黏结强度可产生正混杂效应,钢纤维对黏结性能的改善起主导作用,聚丙烯纤维次之; 混杂纤维能大幅提升黏结滑移曲线的上升段及下降段能量吸收值,明显改善黏结韧性和变形能力; 混杂纤维陶粒混凝土的临界锚固长度较未掺纤维时可减小23%; 掺入钢-聚丙烯混杂纤维能显著改善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锚固黏结性能,提高黏结延性,减小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的锚固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