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莱诱导治疗预防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5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没有应用舒莱(对照组);27例应用两剂舒莱进行诱导治疗(治疗组),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均以普乐可复、吗替麦考酚酯和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比较两组肾移植患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术后血肌酐下降速度、副反应发生情况和1年人/肾存活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率为26.32%(10/38),舒莱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率为7.41%(2/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莱组移植肾的血肌酐下降速度快(P〈0.05),但1年人/肾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在应用常规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结合舒莱免疫诱导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且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及治疗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和治疗各种排斥反应87例。结果 43例预防性应用ATG者有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4例难治性急性排斥经ATG治疗后13例逆转;17例肾小管坏死者有16例安全渡过急性肾小管坏死期;其中8例系超急性排斥反应后再次移植,经ATG治疗后仍有4例再次发生超急性排斥。结论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能够有效预防,控制急性排斥,并可逆转绝大多数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但不能预防超急性排斥反应及慢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肾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是一种多克隆抗体制剂,具有明显的抗排斥的作用。本文对我肾移植中心109例次应用ATG预防及治疗排斥反应的效果、并发症以及长期随访情况,作进一步的总结和分析,以探讨ATG在尸肾移植中的预防及治疗的价值与前景。1 材料和方法我院自1978年6月至1997年12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500/1577例次,其中109例次肾移植患者应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ATG。109例次患者中,男性83例次,女性26例次,年龄21~65岁,平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尸体肾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T细胞亚群、 ICAM-1对急性排斥的监测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7例60 ̄71岁尿毒症患者进行尸体肾移植手术,术后进行各项指标监测。结果:1年人/肾存活率为83.8%/75.7%;3年为78.6%/69.9%,5年为72.2%/55.6%。急性排斥发生率为24.3%。结论: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监测和治疗急性排斥反应,降低术后  相似文献   

5.
刘瑞祥 《广西医学》1997,19(5):846-846
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在临床肾移植的应用广西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刘瑞祥1991年9月~1997年1月,我科使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用于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疗效肯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5例,男1例,...  相似文献   

6.
尸体肾移植746例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同种异体肾移植727例,746例次。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12例次,急性排斥反应238例次,慢性排斥反应66例次。人肾总存活率:1年者为94.1%和86.1%,3年者为88.6%和77.9%,5年者为81.5%和70.5%,最长者存活15年4个月.746例次的临床研究表明:(1)高质量的供肾、快速取肾和熟练的植肾手术是保证肾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2)应坚持ABO血型,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及PRA配型工作。(3)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将激素减到最低量及环孢素血浓度的监测甚为重要。(4)感染是肾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要充分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5)加强对肾移植患者随访,指导康复期的治疗,随时调节免疫抑制剂,这时患者能否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养老穴治疗急性腰痛26例刘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个月。全部患者均有腰部剧痛,功能活动受限,其中急性软组织损伤25例,腰部小...  相似文献   

8.
马鞭草汤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近年临床上亦见不少成年人患此病。笔者采用自拟方马鞭草汤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全部病例来自本院门诊和住院部共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4~47岁,平均为(26.7±2.3)岁;体温37.8℃~39.4℃,平均(38.3±0.3)℃;病程5~14 d,平均(6.5 ± 2.3)d。对照组30例,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剂量巴利昔单抗、达利珠单抗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比性分析28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巴利昔单抗诱导124例,达利珠单抗诱导80例,78例未接受免疫诱导者为对照组。所有肾移植受者术后均采用常规免疫抑制方案抗排斥治疗。对不同组受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及术后肾功能恢复、移植受者/肾存活率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巴利昔单抗组与达利珠单抗组的急性排斥反应、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1年的移植受者/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5);巴利昔单抗组与达利珠单抗组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临床应用双剂量单克隆抗体类生物制剂抗体诱导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应严格遵守适应证和禁忌证,采取个体化的免疫诱导疗法,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受者/肾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微波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5例河北省峰峰矿务局第二医院内科(056201)张慧欣我院于1992年3月~1995年2月,应用内”淀下微波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5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26例,女9例;年龄21~67...  相似文献   

11.
玉竹黄精饮治疗蛲虫病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竹黄精饮治疗蛲虫病54例贾淑芳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医院(250013)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中药治疗蛲虫病患者54例,其中男16例,女38例;年龄1.5~8岁。3岁以下者16例,3~6岁26例,6岁以上12例。大便中经常有白色小线虫,伴有肛门周围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2例肾移植术后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采用抗胸腺球蛋白(ATG,100mg/d&#215;5d)、血浆置换(PP,1~3次)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每周1.0g/kg,分2~3次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结果12例患者排斥反应均逆转。1例患者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抗排斥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感染性并发症。随访12~38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16个月因慢性排斥反应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结论ATG联合PP—WIG能有效逆转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7年2月起进行骁悉(MMF)在尸肾移植中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观察,认为它使用安全,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排斥,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37例,男29例,女8例,平均年龄365岁(18~68岁)。供者平均256岁(22~...  相似文献   

14.
王建宇  郑英斌 《中原医刊》2000,27(12):16-17
我院自1984年3月至1999年3月15年间,有86例70岁以上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现对其临床资料,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性60例,女性26例,男女之比1:0.43。年龄70岁~79岁69例(70.93%),年龄80岁~88岁17例(23.07%)。职业:农民60例(69.79%);工人20例(23.27%),其他6例(6.98%)。1.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所在病例均有腹痛、腹胀、便闭等急性肠梗阻的表现。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47例…  相似文献   

15.
68例新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应用新山地明胶囊,其用量比山地明减少16.64%全血浓度谷值维持稳定(3个月平均值(318.46±78.26)μg/L)仅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4例发生肝毒性,3例发生肾毒怀,18例由山地明或国产环孢素转换为新山地明的患者,免疫抑制效果满意,无排斥反应和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仅1例开始转换后出现过血肌酐值升高,说明新山地明的生物利用度高,药物代谢动力学稳定,临床应用免疫抑制效  相似文献   

16.
尸体肾移植术后加速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尸体肾移植术后加速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7例临床上诊断为加速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给予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结果 自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所行的300例尸体肾移植患者中,7例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发生率2.33%,经强有力的抗排斥治疗后6例完全逆转,排斥逆转率85.5%,目前6例均健康存活,带肾存活率最长已达3年半;1例治疗无效切除移植肾。结论 加速性排斥反应的防治重点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早期是否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更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2006年2月~2007年2月,我科应用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的排斥反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7例有肾移植超急性排斥患者再次肾移植术前预防性使用血浆置换结合甲基强的松龙及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6例肾移植成功,1例再次发生超急性排斥。提示肾移植术前给予PE、MG及ATG三联治疗能有效预防再次超急性排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火柴灸耳尖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柴灸耳尖穴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00例熊银松,田建群山东省青岛市邮电局门诊部(266011)1临床资料1.1—般资料100例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3~13岁,其中3~5岁26例,6~9岁56例,10~13岁18例。病期2~4天。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acutehemorrhagicnecrotizingenteritis,AHNE)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肠,以小肠广泛出血及坏死为特征的急性蜂窝组织炎,起病和病情经过较急,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误诊率较高[1]。AHNE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认为在特定情况下,由产气荚膜杆菌引起[2、3],为加强对AHNE病因、诊断等临床情况的认识,本文就26例AHNE的临床观察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例病人其中男性19例(73%),女性7例(26%);1~10岁组16例(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