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梅  王平  王志英  黄晓兰 《中药材》2012,(7):1105-1108
目的:测定巴豆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巴豆种仁的石油醚提取物经甲酯化或乙醚稀释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巴豆油的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处理所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17种脂肪酸成分,在酯化后样品中亚油酸、油酸和二十碳一烯酸共占77.33%,为主要组成成分。此外,在乙醚稀释后样品中鉴定出异龙脑、葑醇等5种芳香类化合物。但具致癌及抗艾滋病等作用的佛波醇双酯化合物并未分离获得。结论:中国产巴豆油富含亚油酸、油酸和二十碳一烯酸,但具致癌及抗艾滋病等作用的药效成分含量甚少,采用普通分离提取方法难以获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不同提取方法研究对叶百部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与乙醚冷浸两种方法提取对叶百部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进行测定,同时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两种方法得到提取物中分别有50种和18种化学成分被鉴定出,含量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4.392%和14.289%;其中含有3种相同成分,其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对对叶百部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研究,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何首乌与首乌藤的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用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何首乌中鉴定了40个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96.70%.首乌藤中鉴定了31个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分出峰面积的99.27%.结论:何首乌与首乌藤有14种共有成分,其中棕榈酸甲酯、9,12-十八二酸甲酯、(Z)-9-十八酸甲酯、γ-谷甾醇和十八酸甲酯是两者共有高含量成分;何首乌中脂肪酸含量明显高于首乌藤,但首乌藤中植物甾醇含量明显高于何首乌,其中1,19-二十碳二烯、17-三十五烷烯和谷甾4-烯-3-酮仅存在首乌藤中,并首次在首乌藤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处理美洲大蠊油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美洲大蠊成虫油脂样品经不同处理后制得各供试品,通过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供试品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确定美洲大蠊油脂GC-MS分析较优处理方法。结果美洲大蠊非甲酯处理分离和鉴定出13种成分;酸甲酯化处理分离和鉴定出27种成分;碱甲酯化处理分离和鉴定出42种成分。此三种处理方法分离和鉴定出来的化合物均以烷烃类和脂肪酸酯类化合物为主,但在种类与相对含量上有较大差别。结论美洲大蠊油脂化合物含多种化合物,其中以烷烃类和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为主。美洲大蠊油脂GC-MS分析先进行甲酯化处理能明显优化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殷鑫  朱蔚芊  周永强  魏鑫  胡瑞航  周英  俸婷婷 《中草药》2022,53(10):2937-2940
目的 研究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的种仁(薏苡仁)非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正相硅胶、反相ODS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结合多种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薏苡仁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2-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7-methoxy-1,4(2H)-benzoxazin-3-one(1)、methyl dioxindole-3-acetate(2)、(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3)、cordysinin B(4)、色氨酸(5)。结论 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薏苡仁苷C(coixlachrysideC),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薏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蒲黄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变化。方法:将生蒲黄和蒲黄炭分别用石油醚(60~90℃)连续回流提取,提取物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并利用NIST谱库检索鉴定化合物,用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生蒲黄和蒲黄炭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了32个化合物,其中相同化合物20个、不同化合物各6个。在相同化合物中,炮制后相对百分含量显著增加的有3-甲基-2-丁烯酸-2-苯乙基酯、己二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二苯胺、癸二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甲基乙基酯、邻苯二甲酸甲基-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等,炮制后相对百分含量显著降低的有壬二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5-二烯豆甾烷等;在不同化合物中,生蒲黄有而在蒲黄炭中没有检测到的化合物是8-羟基辛酸甲酯、9-羟基壬酸甲酯、10-十八碳烯酸甲酯、间羟基肉桂酸甲酯、3-[4-(乙酰氧基)-3-甲氧基苯基]-2-丙烯酸甲酯、11-十八碳烯酸甲酯等,蒲黄炭有而生蒲黄中没有检测到的化合物是3-羟基-螺甾-8-烯-11-酮、氢化肉桂酸甲酯、2,4-二甲基己二酸、2,4-二叔丁基苯酚、十一碳二酸二甲酯、9,10-二羟基硬脂酸甲酯等。结论:蒲黄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种类和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化合物类型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车前子中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和鉴定车前子中脂肪酸及其他脂溶性成分。方法:车前子粉碎后过40目筛,用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甲酯化,并由GC-MS法对其脂肪酸及其他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从车前子石油醚提取物中检测出50种物质,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即25种脂肪酸和17种非脂肪酸成分。结论:车前子石油醚提取物中的主要脂肪酸成分为亚麻酸(30.09%)、亚油酸(25.91%)、芥子酸(7.60%)、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7.41%)、2-己烷基环丙烷辛酸(6.51%)、2-己烷基环丙烷癸酸(0.60%)和2-[[2-[(2-乙烷基环丙基)甲基]环丙基]甲基]-环丙基辛酸(0.07%)。  相似文献   

8.
薏苡仁是禾本科薏苡仁属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薏苡仁甘、淡,凉,民间药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薏苡仁提取的薏苡仁油经药效学实验证实具有抑杀癌细胞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文献报道薏苡仁油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1],但对甘油三酯以外成分的文献报道目前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先将油脂皂化,再用有机溶剂提取不皂化物,后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并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薏苡仁油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将广西田七花和云南三七花分别用乙醚提取,提取物经水蒸汽蒸馏后,用乙醚萃取,得黄色油状物,即挥发油成分,该黄色油状物经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分析,从中分离鉴定出24种不同成分,并根据气相色谱峰值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0.
薯莨块茎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测定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块茎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的含量及种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结果:从脂肪酸组份中分离出50个峰,鉴定出12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有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21.59%)、十六酸(棕榈酸,16.22%)等;挥发油组分中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32种化合物,其中间甲基苯酚、苯酚、2-甲基苯酚含量较高,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26.92%,18.95%,12.12%.结论:对薯莨块茎中脂肪酸、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测定,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薯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杜萌  丁安伟  陈彦 《吉林中医药》2012,32(2):195-198,201
薏苡仁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薏苡仁酯、甘油三酯类、脂肪酸类、内酰胺类、薏苡内酯、糖类、甾醇类、三萜类等化合物.目前经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并被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已有41种以上.到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薏苡仁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多种: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抑制环氧合酶-2(COX -2)的活性;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S)的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增强放射敏感性;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天仙子脂肪酸中成分组成,比较炮制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比较不同产地天仙子脂肪酸组成。方法:GC-MS方法分析天仙子中脂肪酸组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并鉴定出11个峰。亚油酸含量最高(65.36%),其次是油酸(14.59%),还有肉豆蔻酸(4.85%)、棕榈酸(4.63%)、硬脂酸(2.58%)、α-亚麻酸(14.59%)、山嵛酸(0.55%)等。首次采用GC对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品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3个产地的天仙子中脂肪酸组成变化不明显。炮制后部分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增加或减少,未见成分组成的质变。  相似文献   

13.
通俗环毛蚓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药通俗环毛蚓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乙醇、乙醚等溶剂提取物,用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以及氨基酸分析仪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果:在通俗环毛蚓中测定有琥珀酸、18种脂肪酸和20种游离氨基酸。结论:通俗环毛蚓中的脂肪酸可能是其活性成分之一;另外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含量为8.629%)。  相似文献   

14.
薏苡仁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药用薏苡仁系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hry-ma-jobi var.ma-yuen)的种仁。近年来对薏苡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一些新的活性成分。一、薏苡仁的化学成分:薏苡仁的一般成分有淀粉(50~79%)、蛋白质(16~19%)、脂肪油(2~7%,系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肉豆蔻酸、亚麻酸的甘油脂)、类脂(糖脂5.67%,磷脂1.83%)、维生素B_1(330mg%)、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腺苷以及磷、钙、铁等矿物质;特殊成分有薏苡仁酯(coixenolide)、薏苡素(coixol)、阿魏酰豆甾醇(feruloyl stigma-sterol)、阿魏酰菜子甾醇(feruloyl campe-sterol)、薏苡多糖A、B、C(coixan A、B、C)、中性葡聚糖1~7、酸性多糖CA-1、CA-2、4-酮松脂醇  相似文献   

15.
大叶秦艽中脂肪酸及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叶秦艽中脂肪酸及挥发油成分。方法:分别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叶秦艽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别鉴定了脂肪酸中的27个化合物和挥发油中的26个化合物,脂肪酸中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是羟甲香豆素(39.52%)、鲨烯(18.28%)、棕榈酸(8.9%)、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96%)。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大叶秦艽的活性成分和研究其药理药效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乌骨藤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和乙醚作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采用石油醚作为溶剂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挥发成分的55.43%,其中脂肪酸占75.10%,烷烃类占11.91%;乙醚作为溶剂提取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60.43%,脂肪酸占38.98%,烷烃类占39.27%。结论:测定了乌骨藤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乌骨藤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0,(2)
目的:研究在江苏引种栽培的12个不同居群薏苡仁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特性。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居群薏苡仁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薏苡仁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6.362mg/g,12个居群均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分别是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结论:与WHO模式相比,薏苡仁是较为理想的高蛋白粮药兼用作物。不同居群薏苡仁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与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薏苡仁砂烫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生薏苡仁、砂烫薏苡仁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薏苡仁砂烫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明显,分别从生薏苡仁、砂烫薏苡仁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化合物84、77种,其中两者共有成分36种,生薏苡仁特有成分48种,砂烫薏苡仁特有成分41种。薏苡仁经砂烫后柠檬烯、3-辛烯-2-酮、壬醛、棕榈酸等成分含量降低,2-戊基呋喃、2-癸酮、2,4-癸二烯醛、香叶基丙酮等成分含量升高,新增α-蒎烯、β-石竹烯、香茅醇、橙花叔醇、2-壬酮等成分。新增成分中,金合欢醇、香茅醇、乙酸香叶酯、香叶基丙酮、β-石竹烯等具有特异花香或果香气,香茅醇具有抗菌、抗炎作用,α-蒎烯具有镇咳和祛痰作用,β-石竹烯具有局麻作用、抗炎作用、抗焦虑、抗抑郁作用,β-榄香烯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活性。结论:首次对薏苡仁砂烫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该结果可为薏苡仁的开发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蒲桃种仁和种壳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蒲桃种仁和种壳中的挥发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5%Phenyl Methyl Siloxane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 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蒲桃种仁、种壳中分别分离鉴定出21种和12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1.944%和94.611%,两者含有两种相同成分(α-异松香烯、1,2-苯二甲酸),其中蒲桃种仁含量最高的是β-石竹烯(18.623%);蒲桃种壳含量最高的是正十六烷酸(31.89%).结论 首次对蒲桃种仁、种壳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对比研究,为其研究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适宜在南京引种的薏苡品种。方法:连续2年将收集自全国的12个不同居群薏苡在南京集中种植,通过田间观察和数据采集,对其遗传多样性和栽培适宜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个不同居群薏苡在南京引种后其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产量均有差异,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江苏以北的居群在南京引种均基本适应,以南的居群引种至南京后,生长周期延长,结实率降低。结论:河北承德居群引种后生长期适中,植株较矮,产量较高,适宜在江苏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