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烧结烟气的深度治理,基于逆流式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宁钢建设了一套采用模块化设计、脱硫脱硝分层、活性炭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的脱硫脱硝系统。系统平稳运行后,净化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指标分别为5mg/m3、46mg/m3、8mg/m3,实现了烧结烟气的超低排放。同时,对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措施,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活性焦脱硫脱硝系统可同步脱除烧结烟气中的SO2、NOx、颗粒物及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在烧结烟气治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采用NH3催化还原技术脱除NOx时,系统出现的铵盐板结、氨逃逸及烟囱拖尾等问题,通过分析活性焦脱除NOx的反应机理,探究了铵盐板结、氨逃逸的原因,并提出了活性焦预吸附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可以很好地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为活性焦脱硝系统的推广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中NOx的含量较高,但烧结烟气中NOx的脱除并无统一、高效、可靠的工艺路线。对烧结烟气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烧结烟气除尘脱硫设施的现状,提出除尘脱硫设施后增设GGH、补燃加热系统和SCR脱硝反应装置高效可靠的脱硝工艺路线;并重点对GGH、补燃加热系统和SCR反应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方法解决了脱硫脱硝一体化烟气处理、脱硫脱硝组合剂以及脱硫脱硝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问题,该处理方法实现了一塔脱除烧结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可以达到超低排放目标且无废水产生,可以实现脱硫脱硝产物综合利用、零固废排放。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铁矿烧结烟气SO_2和NOx协同减排,介绍采用氨法联合活性炭对烧结烟气进行协同脱硫脱硝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氨法预先脱除SO_2后,仅凭活性炭单级吸附就能获得70%以上的脱硝率。氨法联合活性炭法脱硝的机理是由于逃逸的NH_3与活性炭表面的C-OH官能团结构发生化学吸附反应,最终生成了N_2和H_2O。针对目前已有氨法脱硫装置的烧结厂而言,只需在脱硫喷淋塔后直接连接单级活性炭吸附塔,即可达到99%以上的脱硫率和70%以上的脱硝率,不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还可解决氨的逃逸和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阮志勇 《钢铁》2017,52(12):91-96
 为实现铁矿烧结烟气SO2和[NOx]协同减排,采用氨法联合活性炭对烧结烟气进行协同脱硫脱硝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氨法预先脱除SO2后,仅凭活性炭单级吸附就能获得70%以上的脱硝率。氨法联合活性炭法脱硝的机理是由于逃逸的NH3与活性炭表面的C-OH官能团结构发生化学吸附反应,最终生成了N2和H2O。针对目前已有氨法脱硫装置的烧结厂而言,只需在脱硫喷淋塔后直接连接单级活性炭吸附塔,即可达到99%以上的脱硫率和70%以上的脱硝率,不仅可大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还可解决氨的逃逸和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对烧结烟气污染物减排提出更高的要求,烟气脱硫脱硝成为钢铁工业烟气污染物治理的重点。活性炭具备良好的吸附性能和表面活性,在烟气净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部分钢铁企业利用烧结过程可以处理固废、废液等能力,将烧结烟气脱硫活性炭解析过程产生的制酸废液返回烧结处理,这造成制酸废液中成分会反应形成(NH4)2SO4进入烧结烟气,最终会与烟气中粉尘结合并被活性炭捕集。采集工业现场烧结烟气脱硫使用的新鲜活性炭和解析活性炭,在实验室模拟中毒条件,采用浸渍法对新鲜和解析活性炭进行(NH4)2SO4浸渍负载试验,研究了活性炭表面负载(NH4)2SO4对其脱除SO2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和表面官能团检测,揭示了(NH4)2SO4对活性炭的中毒机理。结果表明,新鲜活性炭和解析活性炭表面浸渍(NH4...  相似文献   

8.
针对烧结烟气的特点,分别讨论了在CFB脱硫基础上实现脱硝的三种技术路线应用于烧结烟气的可行性。其中吸收剂+催化剂的氮硫联合脱除工艺,因脱硝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300~450℃)较高,难以适用于温度较低(120~180℃)的烧结烟气,开发出可以抗水抗硫的低温脱硝催化剂是该技术路线取得突破的关键;NOXSO/SNAP工艺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氮硫脱除效果,但其工艺复杂,系统庞大,吸收剂成本较高,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污染物脱除方法并没有优势,难以在对生产成本敏感度很高的钢铁行业应用;吸收剂+氧化剂的氮硫同时脱除工艺具有氧化剂成本较低,流化床设备改造容易,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并已具备了初步的工程应用经验,是目前烧结烟气领域可行的CFB同时脱硫脱硝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用于高硫烟气(SO2质量浓度高)条件实现超低排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筛选出用于高硫烧结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技术:石灰石-石膏脱硫+SCR脱硝。结合高硫烧结烟气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的技术路线:电除尘+石灰石-石膏脱硫+非湿电式深度净化+一级烟气补热+GGH+二级烟气补热+中温SCR脱硝。基于该技术路线的超低排放工艺在高硫烧结烟气治理上进行了应用,处理后烟气中颗粒物、SO2、NOx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01、8.25、35.31 mg/Nm3,能够连续稳定实现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某钢铁厂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的脱硝效果,对烧结烟气进行现场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同时对氨法脱硫工艺的脱硝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钢铁厂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以NO的形式存在,采用氨法脱硫工艺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得到的脱硫率为97%左右,脱硝率为18%~20%;当模拟烧结烟气和吸收液的性质接近现场脱硫的实际情况时,得到的脱硫率为99.40%,脱硝率为22.48%,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通过烟气现场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所得的该钢铁厂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脱硝率的准确性。通过该研究,为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脱硝效果的评估和氨法同时脱硫脱硝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庆华 《冶金设备》2023,(S2):121-123
烧结烟气温度低、湿度大等工艺特性容易造成活性炭脱硫脱硝设备产生腐蚀、结晶,严重影响脱硫设备运行。本文结合烧结烟气活性炭脱硫脱硝的系统工艺需求,从设备维护角度,将故障率高、维护量大、运行环境恶劣等方向作为切入点,将链斗机、解析塔等具有代表性设备进行分析,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设备劣化趋势不可控的状态,在满足工艺参数的条件下,通过改善设备运行环境,降低工艺特性对设备的影响,摸索控制参数逐步形成周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炼铁》2014,(3)
通过分析对比宝钢两类烧结烟气脱硫工艺,认为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设施可以通过改造增设SCR脱硝装置来实现烧结烟气的综合治理,脱除SO_2、NO_x和二(?)英等多组分污染物;对于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设施,则由于其烟气温度低、湿度大,无法拓展增加SCR脱硝装置。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型化烧结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波动,表现为烟气系统的压力波动和温度波动.稳定系统压力,杜绝生产过程直接兑冷风,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还能降低后续脱硫、脱硝及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处理量.而且,稳定烟气温度亦可满足烟气脱硫脱硝的高效运行.绿色烧结生产之初,烟气调温稳压至关重要.当今的长流程烧结生产工艺中,再增设了粗烟气调温稳压降...  相似文献   

14.
烧结工序是钢铁冶炼生产的重要环节,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SO2)及氮氧化物(NOx)排放,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适应大气污染治理的需要,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日趋成熟与完善,脱硝技术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烧结烟气ClO2氧化法脱硝过程中氧化剂ClO2的制备、NO氧化过程及NOx和SO2的协同脱除机理,指出了烧...  相似文献   

15.
钢铁企业烧结烟气具有烟气量大、成分复杂、温室气体含量高的特点,当前对烧结烟气的净化处理仅限于除尘、脱硫、脱硝及脱二噁英等,并未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同时,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额外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可忽视。本文以我国某钢铁企业550 m~2烧结烟气活性炭同时脱硫脱硝净化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核算其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碳足迹(以CO_(2-eq)计),分析不同阶段对碳足迹的贡献,识别其减碳潜力。结果表明:烧结烟气中的温室气体为活性炭法烟气净化系统碳足迹主要贡献者,占比为80.24%;系统能源消耗对应的能源生产对碳足迹的贡献为17.07%;系统吸附阶段主要消耗物活性炭和液氨生产对碳足迹的贡献为2.61%;解析阶段供热煤气燃烧对碳足迹的贡献为1.70%;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有效地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可抵消碳足迹1.61%,全年减排CO_(2-eq)35 810 t。  相似文献   

16.
对活性炭净化烧结烟气工艺(CSCR)分类进行了简述,并对不同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从工艺的选择、运行效果以及技术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应用于河钢集团邯钢公司(简称河钢邯钢)的逆流式活性炭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同时阐述了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要求。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该工艺系统总体运行稳定,烟气净化效果基本达到50 mg/m~3超低排放限值要求。最后,基于实践经验,对活性炭净化烧结烟气工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烧结半干法脱硫副产物脱硫灰因其成分复杂,组分含量波动大,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本文提出将脱硫灰替代部分熔剂返回烧结,新生成的含硫烟气导入活性炭脱硫塔后制取硫酸的新方法,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脱硫灰主要发生分解还原反应,脱硫灰带入的硫97%进入烧结烟气中。脱硫灰的加入对烧结矿成分和质量以及成品率影响不大,固体燃料消耗略微升高,但当加入量大于0.15%后,烧结机利用系数下降明显;活性炭脱硫脱硝系统因设计富余能力较大,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不大,但后续制酸系统余量不足,当脱硫灰加入量超过0.15%后,实际硫酸产量下降25%;脱硫灰进入烧结处理完全可行,但加入量不宜超过原料配比的0.15%。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宝钢股份炼铁厂采用的两种典型的烧结烟气综合治理工艺,即活性炭二级吸附法、循环流化床脱硫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CFB-SCR)的协同净化法。经运行比较分析可知:两种净化工艺的脱硫与脱硝效率分别可达95%和80%以上,满足烧结满负荷生产的烟气治理需求;活性炭二级吸附法副产物回收利用率较高,废弃量较少,浓硫酸和活性炭粉可冲减成本;CFB-SCR协同净化法的副产物脱硫灰发生量较大,处置费用较高,无资源回收利用收益;在总投资、单位风量投资额以及全口径运行成本方面,活性炭二级吸附法均高于CFB-SCR协同净化法,而在不含折旧运行成本及直接成本方面则反之。此外,烟气净化设施运行管理应统筹考虑脱除污染物的烟气净化运行费用与排放污染物的环保税缴纳,以实现减排控污绿色制造与生产成本合理控制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有色设备》2010,(5):57-57
2010年8月31日,太钢450m^2烧结机烟气脱硫制酸系统举行投产仪式,目前国内第一套采用活性炭技术对烧结机烟气进行脱硫净化的装置在太钢建成投运。这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烧结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具有脱硫、脱硝、脱二嗯英、除尘、除重金属五位一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烧结烟气联合脱硫脱硝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烧结烟气的脱硫脱硝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脱硫脱硝研究的一大热点,介绍了典型的可用于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以及目前国内外新兴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烧结烟气实际情况提出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