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2):245-248
采用一步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具有高粘度的苯丙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高粘度苯丙乳液的微观结构,探讨了聚乙烯醇(PVA)含量对聚合物乳液粘度、固含量、吸水率、力学性能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合成了固含量稳定的高粘度苯丙乳液;当PVA含量为2.2%时,乳液粘度达到3 346.5 m Pa·s,增幅为288.32%;断裂伸长率高达2 478%,增幅为251.21%。与纯苯丙乳液相比,所制备的高粘度苯丙乳液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无皂PVA接枝苯丙共聚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乙烯醇(PVA)为主链,通过接枝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等单体,制备出一种无皂PVA接枝苯丙乳液。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优选出制备PVA接枝苯丙乳液的较佳条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2.5%、引发剂的滴加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80℃、w(AA)=3%和反应结束后pH值为7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相对最好,其平均粒径(或粒径分布)小于(或窄于)核/壳型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3.
低固含量聚醋酸乙烯乳液黏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固含量为20%的聚醋酸乙烯(PVAC)乳液,探讨了保护胶体聚乙烯醇(PVA)用量、共聚单体、加料方式及轻质碳酸钙(CaCO_3)用量对该乳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A用量的增加,乳液黏度提高;共聚单体的种类对乳液黏度有一定的影响;乳液黏度随种子单体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加入轻质CaCO_3后,乳液的黏度增加数倍。合成乳液的固含量为18.04%,黏度为5 570 mPa·s。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醇(PVA1788、PVA0588)复配做保护胶体,醋酸乙烯酯及乙烯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不同乙烯含量的VAE乳液。研究原料、聚合工艺和反应条件及加料方式对VAE乳液乙烯含量、固含量、粘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考查改性PVA对VAE乳液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初始反应温度为65℃,后期温度为70℃~85℃,最佳乳化剂含量为4%,最佳引发剂用量为2.5%,VAE乳液的乙烯含量为9%~23%,使用疏水基改性PVA代替部分保护胶体,乳液耐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叔-醋-丙(VeoVa/VAc/BA)共聚乳液,考察了保护胶体种类和用量、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和搅拌速率对该共聚乳液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护胶体的醇解度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最为明显;使用低醇解度的聚乙烯醇(PVA1788),当w(PVA1788)=10%时,乳液粘度最大;当w(乳化剂)>3%时,乳液粘度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N220)、一缩二乙二醇(DEG)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WPU)乳液,研究了丙酮含量、DMPA含量、乳液固含量、中和度和中和剂种类对WPU乳液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MPA含量越高、中和度越大,乳液粘度越大;随着丙酮含量的增加,乳液粘度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在低固含量时,乳液粘度随固含量增加而变化不大,在高固含量时,乳液粘度随固含量增加而明显增大;用三乙胺(TEA)中和的WPU乳液,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烯醇(PVA)为打底液、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硬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合成了纸质文物保护用苯丙乳液施胶剂。研究结果表明:当m(OP-10)∶m(SDS)=1.3∶1.0或1.0∶1.3、乳化温度为50℃、乳化时间为0.5 h、m(软单体)∶m(硬单体)=1.0∶1.0、m(MMA)∶m(St)=2.0∶1.0、w(乳化剂)=1.6%、w(PVA)=4%(均相对于乳液质量而言)和w(固含量)=15%时,苯丙乳液施胶剂对纸张纤维进行加固后,明显提高了纸张的力学性能,有利于纸张的长久保存。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环境友好型双组分粘合剂,并对其进行性能研究:采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PVA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并就羟基含量、n(-NCO)/n(-OH)比值(R值)以及纳米碳酸钙的含量等对胶膜的耐水性能和粘接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VA含量为1.5%~2.5%时乳液粘度比较适宜;当R值为1.3、羟基含量为2%~3%及纳米碳酸钙加入量为2%~3%时,胶膜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核-壳技术制备了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乳液。研究了丙烯酸(AA)含量、聚乙烯醇(PVA)用量,核/壳比变化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AA含量和核/壳比,能有效调整乳液的粘度;如果用丙烯酸改性PVAc乳液,不用增塑剂,也能显著地降低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种子半连续微乳液聚合法合成苯丙微乳液。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为单体,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丙烯酸单体和电解质对聚合反应的稳定性和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制备了固含量在48%左右,粒径在60~70 nm的苯丙微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