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国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很短,培养模式还很不成熟。文章从实践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学位论文管理等全过程,创新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急需培养大量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目前中国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通过收集广东省内高校的硕士培养方案,分析现有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特点,结合国内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现有土建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研究成果,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提出改革建议,以期为完善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培养有特色、高质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重庆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文章以重庆大学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分析了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确定了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形成了以知识、能力、素养为核心要素的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改革实践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此研究在华南地区的某所研究型大学随机选取了20名全日制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通过半结构式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和学术性的认知。研究发现,学生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和学术性有很高的价值期待,但是学校现有的培养环节和措施并不能完全保证二者的统一。在分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保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有效统一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7)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和专业应用性要求其培养过程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在中小学校普遍看重学生分数、难以接受研究生半年实习的背景下,必须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见习、演习、实习、研习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符合教育硕士专业能力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伦理的理想选择。实施这种模式,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硕士专业能力实训中心,造就双师型的导师队伍,并通过教育行政手段和高校自身努力形成教育硕士协同培养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3)
本文阐述高校学科与专业、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关系,分析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联系与区别,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杨渝南  刘杰 《山西建筑》2015,(10):231-232
以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为例,从就业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就业为导向对高校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革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其目标是培养社会特定专业领域所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实习实践基地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成效是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基地数量不足、双导师队伍欠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双导师队伍建设、基地管理模式、建立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程、特色构建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进行阐述,以期对综合性大学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的建构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2)
研究生培养实践中,一些高校倾向将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割裂开来,导致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合理。聚焦经贸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认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综合素养均是经贸类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在于两类硕士研究生在每项能力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同时承担两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单位必须考虑到共同追求和差异特征,进而从共享课程、师资培训、学位论文等方面入手设计更高效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借鉴PDCA模型赋予其动态可持续改进特征,实现经贸类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协同提升,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杨晨 《城市建筑》2007,(12):96-98
前序离开爱丁堡两个月,记忆像潮水不时地涌流,对城市的印象像海绵一般膨胀起来。描述今天的爱丁,应该包含她的过去,然而这城不愿轻易泄露,而是把过去像掌纹一样藏起来,写在街角、在窗子里、在楼梯的扶手上、在屋顶的烟囱上、在旗杆上,每个角落都有时间的痕迹、刻凿的痕迹、涂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7)
《圣经》作为西方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以其宗教题材﹑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受众在影视改编素材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自1916年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问世以来,已有数百部改编自《圣经》的影视作品诞生。它们中有的只是将文字转换成了影像,基本忠实地再现了圣经故事;有的则选取某一个或者几个故事作为影视改编的框架,在情节和人物设置上做了较多的取舍和改动;还有一些则以《圣经》为原型,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都完全与原著无关。换句话来说,根据《圣经》在这些影视改编作品当中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改编类型,从而为深入研究《圣经》的影视改编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3.
14.
王时原  孔宇航 《新建筑》2010,(5):104-105
近现代科学与机器时代使人类远离其生存场所。通过对场所的思考,从人类、建筑、环境系统三者统一的角度阐述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存在的漠视与控制自然的问题,提倡运用现象学方法探讨如何使建筑与大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从场所塑造、场地体验和基地考古三个层面阐述场所精神。通过对场地的考察与体验,提高建筑师对场所的认知,运用基地考古的方法丰富建筑与场地的内涵,力图为建筑师提供某种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技术的作用力——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形态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葳  刘松茯 《华中建筑》2007,25(1):189-194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20世纪少有的通才建筑师,他将工程师的理性与艺术家的浪漫完满的结合,形成了以运动、力和仿生建筑形式为主要创作理念的独特建筑语言.他通过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把建筑的结构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2)
The overuse of and heavy dependency on a technology will result in the rigidity of thinking, which is true of computer-aided drawing. Due to the similarities in computer graphics, freehand sketching has attracted the public attention again.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freehand sketching were reaffirmed,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reform in terms of learning interest, methods, quantity, and achievement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help student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ir skills and accomplishment in their learning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以非线性科学为指导,建立建筑新思维模式,运用当代科学系统理论,阐述系统内思维整体性与开放性特征,并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贯性思维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拓展性研究,确立非线性建筑思维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在当代科学内涵转译的过程中,构建非线性有机建筑思维框架,建立整体、开放、动态、复杂的新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越来越强,慈善事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了提高我国的个人捐赠水平,首先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引出从捐赠次数、捐赠额度和捐赠忠诚度三个方面测定个人捐赠水平的方法,并从外部影响因素和内生驱动因素两个方面探究影响个人捐赠水平的因素,共提出39个研究假设。基于路径分析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9个成立的研究假设,最后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给出提高个人捐赠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景观设计实例的构思,揭示景观与人和建筑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旨在探求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极端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频发。2017年6月,我国湘、鄂、皖、桂等地区因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爆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强降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缓解城市内涝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荷兰作为同样面对水患的低洼之国,通过增强城市蓄水能力等措施,对解决极端降雨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经验丰富。本文以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为例,阐述该城市一系列应对极端降雨的适应性措施,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