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霜冻蔗区甘蔗套种春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甘蔗糖业》1995,(5):13-14
甘蔗在封行之前,蔗苗生长缓慢,蔗茎生长量小,蔗田土地利用率低,温光资源浪费大。根据甘蔗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蔗田套种生长期偏短的春玉米,既不会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和单产水平的提高,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早春温光资源,提高蔗地产出率,增加蔗农经济收入,是霜冻蔗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1993~1994年,我场试验、示范该模式栽培技术面积达4000余亩,结果表明:蔗地套种春玉米,一般每亩单产可达到100~150kg,增收160~240元;若抢住季节上市,出售嫩玉米棒,每亩可增收300~500元。…  相似文献   

2.
福建仙游县的甘蔗种植面积大,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形成一整套精耕细作的高产经验,平均亩产原料蔗达14,000斤左右。以甘蔗生产为中心在轮作、间作、套种和多种经营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为进一步做到一地多用,从平面到立体,蔗作综合利用;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发展商品生产,提高蔗田经济效益,近年我们根据福建农科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蔗田套栽培由传统型“麦底蔗”演变成土壤改良型的“肥套蔗”到高效型“菜底蔗”现发展到复合型层次,多熟制立体栽培,有三种模式和多种优化组合,在全省普遍推广应用,90年代以来,全省每年60~80%的蔗田进行间套,对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郊区稳定甘蔗面积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提高了蔗田综合经济效益,增加了蔗农收入,活跃了市场经济,本文从分析浙江省蔗田间套立体栽培着手,明确提出了蔗田间套立体栽培要持久深入地发  相似文献   

4.
前言蔗田利用蔗渣栽培香菇,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何进一步利用蔗渣栽培香菇的废料(以下简称菇废料)也是蔗渣综合利用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蔗田施用菇废料引起的土壤肥力效应以及对甘蔗生长,产量的影响、为蔗区推广利用这一农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高纬度北缘霜冻地区种蔗单产低,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差,农民种蔗积极性不高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多年的以甘蔗为中心,增加经济效益为宗旨的蔗田间套种试验研究,总结出合理的间套种品种、时间、空间和技术结构模式,为甘蔗高产和蔗田多收增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蔗地间套种西瓜配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蔗地间套种西瓜是大搞蔗田综合利用的一项好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其能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纯收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阐述了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其增产依据和作用。建议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文摘     
浅谈蔗田综合利用的作用及注意的问题湖南省零陵地区在甘蔗田中间、套种油菜、黄豆、西瓜、西红柿、蔬菜和食用菌等,1990年全区蔗田综合利用已推广50517亩,占蔗面积由1988年的8.21%发展至  相似文献   

8.
甘蔗秸秆包括原料蔗收获之后剩下的枯叶、绿叶及蔗梢,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后期蔗田管理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秸秆野外焚烧进行了严格管控。在新环保形势下,通过一系列新型技术手段对蔗田中残留蔗叶进行无害或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是实现甘蔗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据此,研究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模式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宜我国国情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其中包括低秸秆残留良种、原位粉碎腐熟发酵还田、青储饲料、燃料以及锅炉灰分肥料生产等技术模式,为促进环境友好型的蔗糖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甘蔗良种粤糖63/237自1976年鉴定以来,已在我省各蔗区繁殖推广。两年来的生产实践中,更显示它具有高产、稳产和糖份较高、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等优点,深受群众欢迎,在一些蔗区已逐步替换了台糖134和粤糖57/423。揭阳县于1970年引种试验,经过几年的表证示范,从1976年的1千多亩发展到1979年1.5万多亩,占全县蔗田面积三分之一.在几个甘蔗主产公社已占60~70%.中山县三角公社1972  相似文献   

10.
蔗地综合利用——王志华,甘蔗,1994,1(2),39~41近几年,我县早熟蔬菜发展比较快,大部分蔗区转向种菜不种蔗。为了稳住蔗农种蔗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早菜的种植面积,适应市场的需要,本站从1988年开始进行“蔗地综合利用”的研究,进行了果蔗与早瓜,著茄、茄子等不同蔬菜品种搭配的间套种。通过近几年系统观察研究,证明“蔗地综合利用”效益显著,提高了蔗地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收入,可稳住蔗农种蔗的积极性,解决4、5月份蔬菜紧张的问题。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詹程峰,甘蔗,1994,1(2).27~31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主产甘蔗的省份,每年甘蔗收获榨糖一般都在11月至次年3月(部分霜冻地区则在12月底前结束榨季),也是全年气温较低及干旱季节。甘蔗在收获时每株都有2~3个地下活芽蘖,以每亩有4千条蔗茎及秋、冬笋计算,蔗田除了地上部原料蔗茎的活芽以外,每亩还有8千至1万2千个地下活芽蘖。尤其是生产中、下水平的蔗田地面覆盖较差,秋、冬笋较多,及栽培中、细茎、宿根性较好的品种的  相似文献   

12.
甘蔗二点螟天敌资涯调查初推上光兴等,甘蔗,1995.2(4),24~26义乌市是浙江省重点产‘蔗区,其面积、)“’量均占全省SOy以上。为有效控制上要害虫甘蔗二点螟危害,蔗区农民在注重蔗田化学防治的同时,积极探索生物防治途径。我们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清了本地蔗区7种有利用价值的甘蔗二点螟天敌.为进一步开展生物防治.达到省工、省本、减少农药污染,夺取甘蔗化质、高/、高效创造了条件。甘蔗农业文摘(四)  相似文献   

13.
“五色食品”是指白色食品、绿色食品、黑色食品、红色及黄色食品。把植物、微生物和动物进行种类上的优化组合,生产各种农副产品,增加城乡人民生活对各种食品供应的需求。这是利用蔗田发展“菜篮子”工程和增强甘蔗生产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我省气候适宜甘蔗生长,一般生长期为10~12个月,有利于在蔗田进行多物种共栖的生产利用。甘蔗行距,一般水田为1.0~12m,旱地为0.8~1.0m。在甘蔗苗期,气温较低,生长缓慢,春植蔗从下种到封行,一般要3~4个月的时间,所以,甘蔗行间空地多,在甘蔗生长未封行之前,蔗田大约有50~70%的面积可…  相似文献   

14.
四川蔗区的光能资源如何?对甘蔗生产有何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发挥自然优势,提高甘蔗光能利用率,获得甘蔗高产?还未见有专文论述。本文试图就四川蔗区的光能资源及其对甘蔗生产的影响和如何提高四川甘蔗的光能利用率进行探讨,供科  相似文献   

15.
利用物种多样性防控甘蔗绵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云南保山蔗区栽培面积最大的ROC22在保山市甘蔗科学研究所潞江良种繁育基地内进行了以甘蔗为主栽作物分别与大豆、辣椒、花生、玉米间作,研究物种多样性防控甘蔗绵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与不同作物间作与甘蔗单个品种单作相比对甘蔗绵蚜的相对防效达77.2%,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以ROC22与辣椒间作防控效果最为显著;说明间作能有效地防控甘蔗绵蚜,增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各处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说明间作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效益,有利于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审阅者按这篇论文对珠江三角洲提高甘蔗生产竞争力有较大的作用,对调动蔗农群众植蔗积极性,巩固扩大植蔗面积保证糖厂吃饱吃好有很大关系。甘蔗间种西瓜与塘鱼、柑桔、荔枝、龙眼、鲜花的竞争是可以比较的,后者不能间作经营,但可能影响减少甘蔗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总之,甘蔗间种西瓜还要高度栽培技术,使甘蔗尽量少减收而西瓜尽量多收,要达到这个目的两种作物都须同时采用育苗移栽新技术,从而提高蔗田经济效益。西瓜当前是珠江三角洲在夏季主要水果之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水果。因此,对甘蔗间套种技术的提高,应从育苗移栽新技术着手,这一新生事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信息     
再访“百年蔗”在同一丘蔗田里连续种蔗二百多年,还扶得较好收成,这确是奇迹。福建省松溪县万前村的“百年蔗”,至今仍生长良好,它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创造出的宝贵财富。1959年冬,由福建农学院、省甘蔗试验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省蔗区形势一片大好,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革命运动不断深入发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山治水,建设千亩万亩连片集中蔗田,大力发展秋冬植蔗,群众性的选种育种以及土肥耕作,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使甘蔗生产出现崭新的面貌。为了更好地总结我省甘蔗高产稳产的经验,我们先后对全省重点蔗区作了些调查,现就我省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几个问题分述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沙围田是广东省主产蔗区,也是比较高产的蔗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推广优良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革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1977/78榨季,广东已经出现一批甘蔗工业亩产5吨以上,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20.
文章题目甘蔗农业斑茅F2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记辅助选择….建设高产稳产蔗田的实践与体会………..含稀土复合肥对甘蔗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性诱剂迷向防治甘蔗条螟的应用………..引进甘蔗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模糊综合评判..我国三大糖蔗商品生产基地自然资源比较 研究……………………………………..雷州半岛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福建省甘蔗良种化变革的回顾与启示……..提早开榨的原料蔗生产技术探讨………..甘蔗新品种巴西4 5号对比试验…………..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蔗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