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趋势,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某综合院校2011—2016年入学的大学新生10 410人,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近6年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6年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2011—2016年新生UPI总分、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男生与女生UPI总分及SCL-90总分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生。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应综合近6年该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趋势和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探索更适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SCL-90为对照,将UPI在成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测量结果与之比较发现:UPI的筛选率高于SCL-90。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诊断率无差别,诊断结果有一致性。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UPI总分与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六个因子有关;而与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无关;两类量表在危险因素筛选上无差别,筛选结果间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90后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2009年刚入学新生为切入点,对广州市某医学院校2009级全体新生共1,120人实施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量。结果UPI测量结果"第一类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66人,占14.8%,"第二类人(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但不严重,应引起注意的学生)"有327人,占29.2%,"第三类人(心理比较健康者)"有627人,占56.0%。其中既往病史、身体状况以及家庭精神病史不同的新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一定差异。结论医学院校90后新生中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和应引起注意的学生占的比例高达40%以上,主要症状为情绪性格问题、自我意识障碍以及人际关系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4个因素对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非独生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 575例.结果:非独生大学生的UPI心理健康3类水平在入学动机与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的分布差异显著(P≤0.01),SCL-90阳性筛出率在专业满意度不同维度上分布差异显著(P<0.01).专业满意度越高非独生大学生的SCL-90量表总分越低.专业满意度越高,持模糊动机的学生得分越低,达到显著水平(P<0.01);农村女生与持功利动机的城镇女生SCL-90总分高于其它学生,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结论:性别、生源地、入学动机及专业满意度共同影响非独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非独生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引导学生尤其是女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更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2011—2015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调查5年6567名长治医学院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该院校新生以农村学生为主,城市生源比例明显增加(从31.17%上升至42.19%,P <0.01)。一类心理问题平均筛出率12.40%,二类心理问题平均筛出率为23.66%,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其他院校相当,并逐年提高(P <0.01)。该医学院校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学生心理健康总分差异不显著。入学动机明确的学生 UPI 问卷总分明显低于入学动机不明确的学生(P <0.01),专业满意度高的学生 UPI 问卷总分显著高于不满意的学生(P <0.01)。结论:5年期间,医学院校生源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入学动机、专业满意度是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雪梅  江莉娜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2023-2023,2037,2039
目的:探讨"想轻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方法:对2006~2008年入学新生,在入学当年的10~11月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筛查,对查出的116例"想轻生"学生进行访谈及SCL-90评定,依靠各种力量对高危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2009年5月再统一回访.结果:在UPI和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中,"想轻生"组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回访后只有2例学生在这期间有过自杀念头,未有自杀行为发生.结论:及早在大学新生中筛查出"想轻生"并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次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结果:A类(即问题学生)检出率为14.56%,B类(即需要关注学生)检出率为13.00%;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为9.90%(任意一个因子分大于2).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还表明:普通高职新生与对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别不明显.高职男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民主式的教育方式氛围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其他教育方式下的高职生.本次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状况不容忽视,对高职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必要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晓梅 《吉林医学》2009,30(16):1845-1846
目的:了解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500名2008年秋季入学的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新生入校1个月内进行团体测验,比较不同性别和生源地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SCL-90评分结果以及与国内正常人群的差异,统计学处理采用2χ和t检验。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和SCL-90各因子分男生高于女生,农村生高于城镇生,且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新生入校时存在大量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下,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新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对保定市三所普通高校和三所成人高校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新生均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其中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普通高校新生占11.07%,成人高校新生占7.9%,两者有差异(P<0.05).在影响因素调查中发现:是否第一志愿入学、父亲文化程度、不同性别,对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均有显著的影响,两者无差异;而不同地区来源、要求咨询情况比较,普通高校新生第Ⅰ类心理类型明显高于成人高校新生. 此次调查提示我们:对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应在高等院校学生中,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0.
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医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某医科大学2006年入学的新生,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总检出率为39.15%,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分析表明有8.4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76.72%的学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r=0.401)。对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交谈困扰,其次是交际交友困扰。结论改善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桂林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玫  林东  韦弘 《华夏医学》2008,21(1):53-56
目的:了解桂林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59名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桂林地区高中生各因子分基本上高于以往常模,同时存在性别、年级和地区差异。结论:桂林地区高中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县级中学高中生,应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养育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SCL-90及自制的一般项目调查表对北京市某区2所普通中学初、高中学生共139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本地区中学生SCL-90中部分因子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不同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与养育模式无关。城乡不同学校相同成绩段的学生比较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别。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贵州省某侗族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侗族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指导和干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侗族地区两所初中6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各年级学生之间、男女学生之间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结果: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8%,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男生差,初三年级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初一年级差.结论:贵州省某侗族地区初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足够重视,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心理障碍患者快捷有效的最佳工具。方法以驻桂某部入伍3个月新兵、桂林某大学在校学生以及桂林市某社区居民为受检对象,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CMI)、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和WHO神经症筛选表进行检测,而后逐例做临床精神检诊,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为标准,对符合标准的心理障碍患者作出临床诊断,用效标效度检验,评价各量表的有效性。结果 WHO神经症筛选表评分效标效度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4.26%;SCL-90的灵敏度为44.90%,特异度为85.89%;CMI的灵敏度为42.75%,特异度为84.56%;UPI的灵敏度为90.59%,特异度为43.66%。结论 WHO神经症筛选表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最好,但操作费时费力,适用性受限,不是理想的团体筛选量表;SCL-90与CMI的灵敏度不理想,约一半以上的患者被漏筛,难以成为团体测验的筛选工具;UPI的灵敏度高,可筛选出绝大多数患者,量表有测伪项目,可将不真实、不认真填写而遗漏的患者进行重测补救,且测前有30min时间进行心理卫生宣传和介绍防治人员服务内容、联系方法,使存在问题的人主动应询,可避免遗漏,是值得推荐的团体量表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黄陵县高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在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1例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39.9%的高三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高三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均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女生除抑郁因子均分高于男生(P<0.01)外,余无差异。结论:黄陵县高三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现象的发生率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了解其家长的相应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调查表为工具,对初中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重点初中与重点初中比较,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精神卫生问题较多;产业工人家长较教师家长有较多的精神卫生问题(P<0·05);有逆反心理现象的学生家长与无逆反心理现象的学生家SCL-90因子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发生率为68·56%,其自身及家长均有较多的精神卫生问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宏  陈明星  田雨鑫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21-124,127
目的了,解90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m相应对策。方法应用症状白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对4540名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键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17.87%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属于一类重点关注人员;32.21%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属于二类次重点关注人员。结论应给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更多的关注,加强相关研究,改进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精神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高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教师心理健康(SCL-90)因子总分及各因子均值均高于全国常模;高中教师中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为15.45%。主要心理卫生问题依次为人际敏感、强迫、抑郁、敌对、偏执。女性教师恐怖因子分均值高于男性教师;有轻度以下压力感受的教师SCL-90分值低于中度以上压力感受的教师,其有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为7.4%,低于有中度以上压力感受程度的教师(20.5%)。结论 有部分高中教师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压力也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1137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吴忠市1137名在读的初中、小学生进行评价,分别与有关常模、男女之间、城市与农村学生之间及学习程度间进行比较。结果有27.09%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躯体化、偏执及总分的因子分低于常模,其余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女生在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的症状以及总分各因子分上高于男生(P<0.05);农村学生的SCL-90各项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城市学生(P<0.05);学习在中上水平的SCL-90各项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其它各成绩组(P<0.05),且学习成绩在下等水平的SCL-90各项因子分及总分得分值最高。结论中小学生是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不同性别、城乡及学习成绩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同,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