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对电视台的设备以及节目制作水平皆有全新的要求。电视台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现场切换系统的集成与使用做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与探究,使其能够很好的迎合时代科技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现场切换系统的集成与使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切换系统的概念以及基本特征、多机位现场切换系统的设计思路、多机位现场切换系统的使用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号的安全是保证安全播出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台利用自主研发的信号切换系统,该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信号切换中遇到的各种常见故障和典型故障,保证了只要有一路信号源正常就能向发射机传输安全准确的节目信号。  相似文献   

3.
DRM中流媒体加密密钥切换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飞  周玉洁 《计算机工程》2009,35(9):142-143
针对数字版权管理(DRM)系统中流媒体的内容加密密钥不易更换的问题和基于OMA DRM2.0规范与ISO13818-1 MPEG 2 TS标准框架,提出提前下发期、密钥过渡期及切换时间窗的机制和严密的内容加密密钥切换时序流程,实现流媒体内容加密密钥平滑切换,提高DRM系统安全性,不影响用户正常收看流媒体节目。  相似文献   

4.
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分为节目播出子系统、播出存储子系统、节目迁移子系统、播出控制软件管理子系统、主备播出切换子系统、播出设备检测及播出预监系统、EPG编辑发送子系统、字幕/台标编辑发送子系统等8个子系统,同时此系统中使用了视频服务器、RAID—X技术、视频接口、网络传输平台四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计算机硬件环境和视音频编辑软件的完善和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演播室出现了,使录像节目的后期制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非线性编辑系统可替代传统的切换台、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调音台等制作设备,将后期制作所需录像机降至最少(仅一台),且调取节目容易,  相似文献   

6.
流媒体系统资源调度策略是流媒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提出了一套资源调度解决方案,利用节目切片、分布式存储解决节目存储问题,利用单播、组播和单、组播切换解决流的播放问题,并给出一种调度策略解决流的调度问题。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概况广播电台的节目声源(录音磁带)和发射机之间,必须有一个"音周切换箱".其功能是,根据节目时间表把相应声源转接到相应发射机;此外,发射机和天线群之间还有一个"天线切换箱"(见图1).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台的音周和天线切换是靠手扳开关实现的,工作繁琐、精神紧张,错切事故很难避免;有的电台采用标准电子钟外加译码矩阵进行定时自动切换,但由于是组合硬件逻辑,灵活性低,节目时间表变更时需改接矩阵二极管,比较麻烦;其次,不能自己检查切换的正确性,仍须值班员随时监视,因此未获普遍推广.少数电台曾采用8位单板机控制音周切换,但由于技  相似文献   

8.
今年来,切换系统的研究成为了控制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切换系统涉及到了很多广泛的领域,如:电子科技领域、通讯领域、交通领域等,对于切换系统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见以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的研究现状,进而研究了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的分析,为了切换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继而提供了切换系统的最优稳定性的设计,以此展开此文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线性切换系统经周期切换渐近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立群  景丽 《控制与决策》2005,20(5):541-544
研究一类含有两个子系统的线性切换系统经周期切换渐近稳定问题.首先给出了特殊周期切换,即等时切换下线性切换系统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然后将所得结论进行了推广,使之适合于一般的周期切换情形,并结合自适应思想提出了实现系统周期切换的方法,使之能应用于工程实际.特别指出,一个系统可经切换达到二次稳定的充要条件是该系统可经周期切换渐近稳定.对于一类线性切换系统,采用周期切换可使切换信号的设计变得相对简单.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简洁而有效.  相似文献   

10.
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切换系统的概念引入到分布参数系统中,提出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概念.结合切换系统和分布参数系统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两类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模型.运用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对两类分布参数切换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了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示例验证了定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首次提出了切换对称组合系统的概念, 研究了此类系统在任意切换下渐近稳定的条件, 同时分别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和单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 给出使切换对称组合系统渐近稳定的切换律, 利用切换对称组合系统的结构特点, 使其切换律的设计条件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12.
稳定性分析是研究切换系统时的基本问题.本文基于时间依赖的切换信号,回顾了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最新成果.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常见的时间依赖的切换信号.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连续和离散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的成果,并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切换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一类切换线性广义系统的稳定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提出了一种新的切换系统即广义切换系统.应用共同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切换线性广义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切换广义系统在任意切换律下都稳定的充分条件.以及构造一类共同Lyapunov函数的方法.最后的数值例子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类含有输入时滞的不确定切换系统,讨论了鲁棒指数镇定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切换控制器和切换信号的设计方法.首先,运用还原法将具有时滞的切换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的切换系统;然后,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系统在切换控制器和切换信号作用下鲁棒指数可镇定的充分条件,并利用多Lyapunov函数方法给出了定理的详细证明;最后,利用数值仿真例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杜福银  徐扬  陈树伟 《计算机应用》2006,26(6):1398-1400
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控制系统可视多模型控制系统,但多模型控制在模型切换时会引起系统的瞬态响应。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建立系统的多个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进行控制模型切换,克服了模型切换时引起的系统瞬态响应,实现系统的平稳切换。并通过仿真表明这种切换策略明显改善了模型切换过程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王欣 《个人电脑》2010,16(12):65-65
某天在家深夜赶稿之余,我看了一眼电视购物节目,恰好正在播出的便是e人e本T2。说实话,我个人颇不喜欢这类节目,要不是换台之际切换到了我从事的产品线,我也不会停留在这种"用夸大其辞的言语忽悠普通消费者"的栏目中。  相似文献   

17.
祝庚  熊金志 《计算机应用》2010,30(6):1690-1693
传统的控制系统稳定需要满足Lyapunov二次型稳定、指数或渐近稳定等强条件,而切换控制及凸组合只需系统具有收敛子空间等弱条件,并能解决不稳定子系统的切换收敛问题。分析了扰动切换系统的收敛性,设计了状态反馈切换、修正阈值切换及状态延时3类切换控制率及其对应切换算法。借助状态观测器对可观测切换系统进行了状态估计和误差分析。利用Matlab实例仿真程序仿真并寻找优化参数,实现了上述3类切换算法。通过比对切换实验数据,演示了不同切换率稳定和收敛状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含有两个不稳定子系统的线性切换系统,设计一种包含时间驱动和状态驱动两个环节的切换法则,使线性切换系统稳定.在该切换法则下,系统的类Lyapunov函数在两个环节都不需要严格单调递减,使得系统在每个子系统有更长的驻留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系统的切换频率.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带时变扰动的线性切换系统在该切换信号下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基于此,当系统可观测时,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混合切换法则,实现了系统的鲁棒稳定.  相似文献   

19.
牛彦杰  张湜 《微处理机》2007,28(3):105-107
切换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混杂系统,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极大重视。实际工程中,由于切换过于频繁难以使系统保持稳定,针对切换时间间隔受限的情况,研究一类离散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给出系统满足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利用此条件设计出相应的切换控制规律和状态反馈子控制器。最后对包含两个离散子系统的切换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其结果验证了文中所给出定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电视图像后处理中,许多图像增强和指标检测算法模块需要参考前后帧的时域信息,因此当场景内容发生切换时,需要设计出一种准确且可靠的场景切换检测的方法,用以切断场景切换前和场景切换后的各种时域算法的前后关联性。针对网络电视播放视频节目前后帧经常出现的分辨率变化的特性以及场景切换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对数字电视图像后处理中的视频场景切换检测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阶数控制直方图分布的优化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相比传统算法,所提算法在场景切换检测的准确度上有显著的提升,针对暗场景下的场景切换以及网络电视中分辨率改变的情形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