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铝冶金复合管应用于空调换热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跃进  王岸林 《家电科技》2007,240(12):66-68
本文阐述了世界首创的铜铝冶金复合管(ACC管)材料的特点和物理性能,指出了铜与铝的冶金结合提高了此复合管在换热性能,在空调换热器的应用上形成了成本、高效和长效性能优势.通过单管换热试验和整机装机试验,表明这种新型的铜铝复合管应用于空调换热器上是目前取代纯铜管的较好的材料,不仅重量轻,成本低,而且制冷制热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换热管在高压加热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从换热管的耐冲蚀性入手,分析了高压加热器停运的主要原因,说明了不锈钢换热管耐腐蚀机理。不锈钢换热管给水加热器的优点,以及国外新型不锈钢管材的应用,以及对高压加热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管内侧强化换热技术理论,从换热设备小型化角度出发,设计出一种新型齿槽扁管平行流冷凝器。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换热量误差控制在3%以内,制冷剂侧压降误差小于15%,符合工程设计精度;且与传统的光滑扁管平行流冷凝器在空调整机性能试验对比:新型齿槽扁管平行流冷凝器重量减轻了40%,空调整机能效提高0.5%,成本降低15%。  相似文献   

4.
采用烧结法制备沸腾换热用不锈钢纤维多孔表面换热管,并对其制备方法和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逐次套管、限位烧结工艺,实现了金属纤维多孔表面换热管孔隙度精准控制,并通过施加过渡层,有效增强了金属纤维和基管间的冶金结合;当过热度小于20℃时,孔隙度小于90%的金属纤维多孔表面换热管的换热性能比光管好,其中85%孔隙度换热管的传热系数最高可达2 400 W/(m~2·K),比光管的传热系数增大1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多向扰流换热管的应用研究,发现在凝汽器上使用多向扰流换热管代替传统的光管,可以强化换热,降低排汽压力,提高机组整体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双介质循环冷暖加湿空调,属于室内温度调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介质循环冷暖加湿空调。其包括机体,机体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特征在于在机体内安装换热风扇、水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水换热管和制冷剂换热管,所述的两组管路相互盘绕或层叠在一起,但互不连通;水循环系统连通热交换器的水换热管,制冷剂循环系统连通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换热管。本装置结合了水空调和制冷剂循环空调两者的优势,用热交换器取代了传统制冷剂循环空调的室外机风冷换热部分,通过温度相对恒定的地下水源进行换热,并且独立的加湿系统改善了制冷剂空调正常运行下空气的干燥问题,能同时实现温湿两控和远程遥控,设计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凝汽器换热管材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泓 《电站辅机》2009,30(2):1-4
凝汽器传热组件中的换热管是凝汽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换热管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合理选择高性价比的换热管材料,始终是凝汽器设计中的关键点。换热管选材主要考虑其应具备优良的传热性能,同时还应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具有适宜的强度和刚度,并需考虑经济性和易采购及易加工等性能。近年来,各种管材在凝汽器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铁素体不锈钢管和奥氏体一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管的应用,将会成为凝汽器换热管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普通铜管和不锈钢管改性前后在真空状态下的换热特性,通过4种管束在不同雷诺数和真空度下换热性能的比较得出:在真空下,表面改性后的铜管管束和不锈钢管管束的换热性能强于同等条件下的普通铜管和普通不锈钢管.因此表面改性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发电和动力领域,以此来提高换热表面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商情新视点     
《电器》2006,(12)
新型铜铝复合管提高家电能效江苏兴荣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表示,其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铜铝复合管(ACC管)可以提高产品能效。该产品为铜包铝结构,利用铜良好的导热性能及铝良好的比热值,增加传热速度。据介绍,兴荣公司已经采用专利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铜铝之间的冶金结合,光管用于空调冷凝器可以达到与内螺纹铜管相同的换热效果。而两器都用内螺纹ACC管时,其能效比要比采用内螺纹铜管高5%;每台空调降低成本约150元,是空调管换代产品。铜铝复合管主要应用于空调蒸发器和冷凝器、冰箱冷凝器和蒸发器、冰箱连接管、中央空调、风机盘管、热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新型涡流发生器(柱面梯形翼)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单排管的换热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利用FLUENT6.3商业软件对安装柱面梯形翼的单排蛇形翅片扁管空气侧换热及流动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Re数在300~900的范围内,与未安装涡流发生器的单排蛇形翅片扁管相比,带柱面梯形翼的翅片扁管的平均Nu数增大了123%,摩擦因子增大了111%,其综合换热性能(Nu/f)最多提高5.65%,这说明柱面梯形翼对翅片扁管有强化传热的作用。在模拟过程中,对实际直接空冷凝汽器蛇形翅片单排扁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将计算区域按照翅片扁管的对称性尽可能缩小。并将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网格独立性验证,表明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圆椭圆截面交叉缩放强化换热管的结构和换热特性,通过对3种不同节距换热管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试验,表明:采用圆椭圆截面交叉缩放强化换热管对提高换热系数是有效的。对该元件进行了耐压试验,当实验压力小于10MPa时,管子的变形均为弹性变形,可以满足火力发电厂低压加热器的工作要求。此外,该元件管具有较好的抗结垢和自动除垢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甘悦 《日用电器》2022,(2):33-35,44
本文将总体介绍空调用高效换热管矫直、锯切、倒角、吹扫一体成型系统的集成、设计.分别从如何实现单支自动上下料、物料的定尺锯切、倒角及各个加工动作间的物料周转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从而实现高效换热管的一体成型全自动化加工.整个一体成型系统的运用,很好的将员工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锯切精度可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各电厂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配备率高、投运率低、可靠性差的应用现状,通过对凝汽器换热管泄漏形式及现有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设计方案的调研分析,分析现有检漏装置抽不出水样、检测范围小、检测时间长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提高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可靠性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检漏装置根据凝汽器具体结构及凝结水流场分布有针对性的设计取样点,每个水室独立取样、独立测量,配备有泄漏状态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给出泄漏区域、泄漏量、泄漏率、泄漏孔等效直径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查漏堵漏以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解决了现有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凝汽器是电站汽轮机组中重要的换热设备,换热管断裂损伤是其主要故障模式,严重影响机组可靠运行。本文针对某电站凝汽器故障问题,通过分析换热管调试阶段和商业运行阶段的断裂损伤情况,逐一排查可能的致伤原因,最后确定此次事故为流体弹性激振诱发的疲劳断裂,而厂家对凝汽器设计的安全裕度考虑不足,理论设计与现场实际产生了偏差,是导致换热管发生非预期断裂损坏的根本原因。针对换热管断裂损伤时的运行工况和损伤区域,提出加装防振条、局部区域预防性堵管、仿真计算与应变测量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换热管断裂损伤的风险,提高凝汽器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电厂热网加热器换热管失效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省所处地理位置和冬季长达6个月需要24h不间断供热的特点,总结了吉林省某电厂热网加热器换热管管材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具体情况,论述了换热管应力腐蚀的宏观、微观特征及失效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金属监督工作.提高检修质量,加强电厂热网加热器换热管的应力腐蚀检查工作,严格按照检验规程定期检验等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换热管在火电及核电机组中常被选用,与碳钢换热管相比,不锈钢换热管具有更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及抗冲刷性能。在某型高压加热器设计中,选用了不锈钢管作为换热管。根据不锈钢换热管材料的特性,分析了产生腐蚀的原因,并对使用环境和生产制造工艺,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各电厂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配备率高、投运率低、可靠性差的应用现状,通过对凝汽器换热管泄漏形式及现有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设计方案的调研分析,分析现有检漏装置抽不出水样、检测范围小、检测时间长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提高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可靠性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检漏装置根据凝汽器具体结构及凝结水流场分布有针对性的设计取样点,每个水室独立取样、独立测量,配备有泄漏状态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给出泄漏区域、泄漏量、泄漏率、泄漏孔等效直径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查漏堵漏以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解决了现有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传热过程中的热阻,实现节能降耗,强化换热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采用异型管和肋片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通过将扭曲管和不连续斜肋相结合,建立了不同肋排数的扭曲内肋管的几何和数学模型;在给定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进行热力性能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Re下,加肋扭曲管的努赛尔数大于不加肋扭曲管的努赛尔数,且加肋排数越多,努赛尔数Nu越大。相同条件下,带肋的扭曲换热管的阻力系数大于无肋的换热管,加肋排数越多,阻力系数越大。带肋扭曲管的j因子要比没有加肋扭曲管大,但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压损增加,换热性能有所下降;八排肋扭曲管的强化换热因子(j)比不加肋扭曲管提高约9%。由场协同数判定:加肋扭曲管的场协同数优于不加肋扭曲管。因此,所研究的扭曲内肋管性能更优越。  相似文献   

19.
滴形管凝结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特殊的管子形状和表面是最为常用、有效的强化换热手段。该文以滴形管凝结换热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换热过程的特点及强化换热的条件。对液滴在圆管和滴管不同位置处的受力进行分析,说明不同管形对液膜层厚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回收天然气锅炉排烟余热实验,研究滴形管的凝结换热性能,分析影响换热性能的因素,并与圆形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烟气通过滴形换热管的压损小于圆管,温差大于圆管,冷却水温升高于圆管,换热系数高于圆管。采用滴形管对于强化凝结换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换热器是实现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高效紧凑化的关键核心设备,S-CO2在光滑通道内换热系数较低,寻求高换热性能与低阻换热结构是发展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的关键。采用五轴电火花成型技术制造出直肋管,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S-CO2在四头直肋管内传热规律,系统分析了流动参数对直肋管强化传热特性影响,定量评估了直肋管与光管换热能力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直肋管结构参数对强化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优的直肋管结构。结果表明:增加压力和质量流速可以降低壁面温度,提高对流换热系数,直肋管的平均换热能力是圆形光管的1.96倍左右;相较于圆形光管,直肋管可以有效延迟传热恶化发生,且使传热恶化延迟能力提升0.3~1.8倍;当固定肋宽0.5 mm,肋高2.5 mm,直肋管的综合换热能力最好,综合换热因子为1.58;而固定肋高为0.5 mm,高宽比0.33,直肋管的综合换热能力最好,综合换热因子为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