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玉米朊的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广亮  董英  徐斌 《食品科技》2007,32(2):261-264
系统研究了玉米朊的活性炭脱色工艺。以活性炭为脱色剂,对玉米朊的乙醇溶液进行脱色,并对影响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对脱色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50℃、活性炭与玉米朊的乙醇溶液的固液比2.5%(g/mL)、脱色时间为2h、乙醇浓度为90%、pH值为7,此时玉米朊乙醇溶液的吸光度为0.460;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溶液浓度>料液比>pH值>脱色时间。活性炭可用于玉米朊的脱色。  相似文献   

2.
小麦胚芽制备抗氧化肽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小麦胚芽酶解液的脱色条件.以脱色率和氮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了粉末活性炭的脱色效果,同时测定了脱色对小麦胚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50 ℃.在此条件下酶解液脱色率为83.9%,氮保留率为60.6%.活性炭脱色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针剂活性炭对经膜过滤后的味精料液进行脱色的最适宜条件:温度为60℃、pH为料液的自然pH6.0~6.5、脱色时间为1h、活性炭用量为料液体积的0.5%。并且在相同的脱色条件下,分别采用针剂活性炭和味精专用活性炭对味精料液进行脱色效果比较,发现针剂活性炭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味精专用活性炭。  相似文献   

4.
利用活性炭对紫贻贝蛋白的酶解液进行脱色,以活性炭添加量、溶液pH、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为试验因素,感官评定、脱色率和氨基酸损失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紫贻贝蛋白酶解液的脱色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0.6%,pH 3,脱色时间20min,脱色温度20℃。该条件下,酶解液的脱色率、氨基酸损失率、感官评分分别为81.6%、19.4%、8.8。因此,活性炭可用于紫贻贝酶解液的脱色,脱色后的酶解液可用于制备热反应海鲜味香精。  相似文献   

5.
利用活性炭对猪血粉酶解液进行脱色,研究了活性炭用量、pH值、脱色温度和吸附时间对猪血粉酶解液脱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猪血粉酶解液具有理想的脱色效果,最佳脱色工艺参数为活性炭用量2.5%,pH 4.0,脱色温度60℃,吸附时间1.0h,在此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92.20%,同时氮损失率为10.42%。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胎盘酶解液有较重的色素。试验采用活性炭对鹿胎盘酶解液进行脱色,研究了不同pH值、活性炭用量、温度、脱色时间下活性炭对鹿胎盘酶解液的脱色效果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3.0、活性炭用量为2%、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100min,在此条件下鹿胎盘酶解液脱色率为87.77%,蛋白质损失率为40.23%。  相似文献   

7.
低聚木糖分离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对活性炭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色素吸附效能进行了评价,选择活性炭Ly-T-ac和离子交换树脂D-301作为低聚木糖液中色素的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低聚木糖液的活性炭脱色条件为:温度80℃,pH5.0,活性炭用量4%,脱色时间1.5h,活性炭对糖液的脱色率为81.40%。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在9%用量,温度40℃脱色2.5h下对糖液的脱色率为40.50%。低聚木糖糖液经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盐处理后,脱盐率为65.65%。  相似文献   

8.
以脱色后糖化液的滤膜白度为考察指标,研究了糖化液初始浓度、pH、进料速度、脱色温度和颗粒碳层高径比对颗粒活性炭脱色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颗粒活性炭对糖化液的适宜脱色条件为:料液初始浓度30%~34%, pH 4.5,进料速度1.0 BV/h,脱色温度75℃,高径比4.5︰1。在此条件下,颗粒活性炭对糖化液的处理量可以达到100 BV以上。  相似文献   

9.
活性炭对大豆多肽脱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肽由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浓缩蛋白制备,用粉末活性炭对大豆肽液吸附脱色.用比色法测定脱色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脱色时间、活性炭用量、pH值、温度对脱色率和肽损失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脱色时间30 min,活性炭用量0.5%,pH值6.0.温度50℃.在此条件下,大豆肽液脱色率为62.24%,肽损失率6.39%.  相似文献   

10.
麦芽糖是一种营养性双糖,采用粉末活性炭为脱色剂,以麦芽糖液的脱色率为考察指标,对其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麦芽糖脱色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的脱色工艺条件是活性炭用量2.5%(m/m)、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20 min、pH值3.6,此时活性炭对麦芽糖液的脱色率为85.98%.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of diatomite, activated clay and acticarbon on the decolorization of orange essential oil were investigated.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discolor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ated clay exhibited the most satisfactory effect on discoloring. Then it was used as the decolorizer for the decolorization of orange essential oil. The highest decolorization rate (84.5%) was obtained using 10% activated clay at 60 °C for 30 min. The contents of oxygenated compounds (linalool and citral) increased from 1.4 to 3.1% after decolorization. Sensory assessment revealed that the orange essential oil after decolorization using activated clay had a mellow and characteristic orange aroma. Chromatic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it had excellent transparency and yellow color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 Thus, decolorization with activated clay could maintain the quality and prolong the storage of orange essential oil.  相似文献   

12.
大豆多肽脱苦脱色工艺在运动饮料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合吸附剂对大豆多肽进行脱苦脱色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多肽溶液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脱苦和脱色的影响,得到大豆多肽脱苦脱色工艺的优选因素组合:多肽溶液浓度200g/L、吸附剂用量15%、吸附温度80℃、吸附时间5~10min,脱苦和脱色结果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将新型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染料等有色污染物,选用了实验室自制新型活性炭-二氧化硅吸附材和市售活性炭用UV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对茜素红溶液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新型吸附材料较市售吸附材料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在脱色时间为25min、脱色温度40℃、活性炭一二氧化硅与茜素红的质量比为200:1条件下,茜素红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4.79%。  相似文献   

14.
利用活性炭吸附和TiO2光催化降解脱除杨木预水解液中的溶解木素,探讨了不同活性炭类型(木质基磷酸活化活性炭、食品质303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光催化时间、TiO2用量对预水解液中木素、总木糖、糠醛、羟甲基糠醛(5-HMF)以及乙酸等有机组分含量的影响,优化确定了活性炭吸附和TiO2光催化降解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基磷酸活化活性炭对木素的吸附脱除效果最好,在活性炭用量为1.0%和吸附时间为10 min时,总木糖得率为93.1%,木素、糠醛、5-HMF、乙酸脱除率分别为75.1%、29.3%、22.4%、3.5%。单一TiO2光催化处理,在TiO2用量1.0%和光催化时间10 h条件下,总木糖得率为89.0%,木素、糠醛、5-HMF、乙酸脱除率分别为40.2%、24.2%、32.1%、3.1%。活性炭协同TiO2光催化处理预水解液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木质基磷酸活化活性炭用量1.0%、光催化时间6 h和TiO2用量0.1%~0.5%,此条件下预水解液中木素的脱除率为84.4%~86.7%,总木糖得率为88.2%~89.8%,糠醛脱除率为53.8%~65.1%,5-HMF脱除率为48.6%~51.7%,乙酸含量变化不明显 。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主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氯化铝复配,得到一种新型高效复合絮凝剂.应用该复合絮凝剂对印染模拟污水及实际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该复合絮凝剂对印染污水有良好的脱色能力,具有成本低、脱色率高、沉降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以碱炼脱酸玉米油为原料,考察了不同型号活性炭对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吸附脱除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活性炭添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为自变量,ZEN脱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吸附条件。结果表明:H-1活性炭(油脂专用活性炭)对ZEN的吸附能力最强;最佳吸附条件为H-1活性炭添加量2.5%、吸附温度80℃、吸附时间20 min;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玉米油中ZEN脱除率为(87.11±0.64)%。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南极磷虾蛋白肽脱色工艺,提高南极磷虾蛋白肽产品品质,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脱除南极磷虾蛋白肽溶液中的色素,以脱色率和蛋白保留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活性炭用量、pH、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脱色温度50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南极磷虾蛋白肽脱色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脱除南极磷虾蛋白肽色素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4.0%、pH1.5、脱色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脱色率达到82.19%±0.20%,蛋白保留率为90.93%±2.28%。采用优化工艺对南极磷虾蛋白肽进行脱色处理,样品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占比以及样品的分子量分布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研究将为优质南极磷虾蛋白肽产品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血红蛋白脱色过程中蛋白收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回归分析法对血红蛋白水解液脱除血红素过程的蛋白收率进行优化,研究沉淀pH值、脱色pH值和活性炭用量3因素对脱色血红蛋白水解液蛋白收率的影响,并建立了蛋白收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电解方法对桉木CTMP制浆废液进行了预处理,预处理后废液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白腐菌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对经过微电解处理的桉木CTMP制浆废液进行了处理,考察了白腐菌处理对废液色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培养处理废水时,深层培养对废液有一定程度的脱色作用,而浅层培养则有较强的返色效果;所选菌种中,I-36的强产酶能力造成其在浅层培养中返色能力强而在深层培养中脱色效果差;B4的弱产酶能力和较好的生长适应性造成其返色能力最弱而脱色效果最好;NaAC-FLAC缓冲体系能降低浅层培养体系的返色能力,增强深层培养体系的脱色能力;草酸和吐温等活性因子能加强浅层培养体系的返色能力,减弱深层培养体系的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