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二八定律在提高静脉输液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二八定律应用到静脉输液管理过程中,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方法 依据二八定律的原理,将静脉输液繁琐的操作程序分解为诸多项目,并提炼出20%的重点项目,要求操作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用80%时间和精力去完成重要的20%.结果 应用二八定律,单位静脉输液用时缩短,患者疼痛感减轻,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在静脉输液管理过程中应用二八定律,对有效分配护理人员的精力和工作时间,提高静脉输液操作护理质量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也是科学护理计划管理的具体体现,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二八定律"在护士临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4个科室的28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科室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科室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临床管理方法,观察组科室的护理人员采用"二八定律"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出错率、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工作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出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二八定律"应用到护士临床管理工作中,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出错率,具有很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八定律结合PDCA循环法在保证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者工作效率中的作用。培养实习护生的预检分诊能力,提高病情观察能力及应急配合能力,达到教学目的。方法把关键制度、关键人员、关键患者、关键时间、关键操作作为护理教学中的20%,进行重点带教,并且结合PDCA循环,在各个教学节点上运转。结果改进后的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生实习质量。结论应用二八定律结合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护理教学的工作效率,保障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八定律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把关键制度、关键流程、关键人员、关键时间、关键器械物品作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20%,进行重点管理.结果:实施二八定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及各科室的满意率较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应用二八定律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质量,保证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巴莱多定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适合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点,把"关键制度、关键人员、关键患者、关键时间、关键流程"作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20%,进行重点管理,即"巴莱多定律"中的20%,使护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关键环节中;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应用"巴莱多定律"后与应用之前在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实施巴莱多定律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后(2014-2016年)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2013年)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应用巴莱多定律能有效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效率,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52-1553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护理评估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手册,规范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评估内容、顺序、时间,提高护理体检技能。结果实施规范化护理评估2年来,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和医生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评估可有效提高ICU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质量,使其更客观、完整、真实、准确,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2月100份病历中的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进行统计,查找病历中主要记录内容的缺陷,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危重患者转科对接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6个科室间危重患者转科对接过程进行第三方调查。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转科对接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危重患者转科对接质量评分合格率由36.27%提高到80.9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危重患者转科对接质量,提高医院护理水平,提高圈员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危重患者镇静镇痛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对127例ICU实施镇静镇痛危重患者,随机对照、观察。结果:通过对比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危重患者镇静镇痛满意率提高21.4%。结论:整体护理在危重患者镇静镇痛中有效运用,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到应用镇静、镇痛剂是利大于弊的,为日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减少其对治疗过程中痛苦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在护理质量综合指标管理中,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是重要的一环,是反映医院护理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亦综合反映一个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各种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后遗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02—2004年,我院护理部将近几年来我院危重患者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后,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的相关因素,提高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实习医院2005年危重患者病历100份,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所作记录的护士进行分析。[结果]100份病历中,出现问题482处(次),其中主要问题有:医护记录不一致(占13.1%)、漏记项目(占18.0%)、涂改(占27.8%)、护理记录内容缺乏连续性(占15.8%)、护理记录前后不一致(占6.8%)、未签名(占5.0%)、改错不规范(占7.3%)、页码未标注或错误(占1.9%)、其他(占4.3%)9类。[结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主要与护士的年龄、学历、职称及所在科室等有关。建议针对不同护士进行护理文件书写培训,同时应制定统一的护理记录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细节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0例。观察组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入院、治疗、出院等一系列的护理过程给予评分,对所给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结果运用护理细节管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需求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除用药指导外的其他项目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细节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CU护士分层管理与患者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在CCU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基础上,应用ICU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对病区患者进行评分,根据患者评分分值高低分配不同层级的护士护理,比较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较对照组得到提高,97.4%vs 92.2%,χ^2=12.04,P=0.001。结论 CCU护士分层管理与患者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相结合,可以科学配置护理人员,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胡林珠 《吉林医学》2014,(35):7950-795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6例实施无缝隙护理组的急诊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实施无缝隙护理前收治的15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治疗状况。结果:无缝隙护理组抢救成功率为94.23%,而对照组为84.62%。无缝隙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缝隙护理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插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将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63例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63例中重度创伤患者全部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跟踪治愈率上升了13.77%,死亡率比以前下降了39.45%.结论 无缝衔接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同时提升了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危重患者口腔清洁度合格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危重患者口腔清洁度低原因,进行现况把握、设定目标值、要因分析,对策拟订并实施;加强培训,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改进口腔护理用具等来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口腔清洁合格率达71%,活动后为89%,进步率25.35%,目标达成率124.6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清洁度合格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死亡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的缺陷,探讨改进对策。方法对2012年484份死亡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结果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中主要缺陷为:护士对主观、客观的概念与判断有混淆(37.6%);病情描述不准确,记录不及时,缺乏连续性(29.7%);抄袭医师的病程记录或医护记录不一致(21.6%);忽视对患者的整体评估等(11.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检查与质控,注重专科业务素质的培养,规范危重患者记录的书写与培训,以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安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长、心肺复苏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提高院内抢救成功率,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借鉴以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绘制影响护理质量的鱼骨图.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运用查检法,对所有病房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汇总,将每次检查出现的问题频次列出,依序排列,绘制柏拉图,根据二八定律,重点整改累计发生频次80%以内的项目.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无菌技术、不满意度、评估单、巡视交接、不良事件8项护理质量存在问题.整改后除不良事件发生的频次没有发生改变,其他7项的发生频次均下降,总频次由整改前的177次下降到整改后的118次,有形成果确认可从前后的柏拉图比较看出明显效果,无形成果通过雷达图确认,整改效果良好.结论:鱼骨图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直观、简洁;柏拉图能快速识别需改进项目;二者联合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能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总结分析,采取对策,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设立三级质控组织,每月对各病区运行和终末的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进行随机抽查,对记录中存在的书写缺陷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结果: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护理记录书写中缺陷的种类和发生频率明显减少。结论:加强法制教育,加强质量监督,不断提高护士的书写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护理记录书写的规范性,对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