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君 《中国市场》2011,(40):148-149
汉语古诗的文化意象应采取何种策略进行翻译,翻译界至今仍有较大分歧。本文在比较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利弊得失的基础上,通过对名家名作译作的分析与比较,得出了采取归化或异化法应视情况而定,二者应相互补充而不能偏袒其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论广告翻译中的归化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告翻译的归化策略与广告的“全球本土化”是一脉相通的,即广告翻译应尽量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广告翻译中,归化策略要优于异化策略。成功的归化翻译能使产品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取得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3.
归化和异化两大翻译策略一直是引起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奥斯卡八十界以来最佳影片的获奖及提名影片名称翻译中,通过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电影名称翻译应用中的变化与发展,探寻最佳翻译策略趋势,即:英文电影名称的翻译的发展是一个以归化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异化为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中一直存在着"异化"与"归化"之争,根据异化和归化策略在翻译中应用的历史和趋势,在比较直译与意译和异化与归化两对概念区别的基础上,可以说明,在文学翻译中选择异化还是归化策略,应当从文化和语言两个层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朱晶 《消费导刊》2013,(3):182-18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的热门话题,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它是意译和直译的进一步延伸。运用异化与归化翻译方法。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作品的内容,也能让读者了解另一种全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商标作为产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商标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往方式,其恰当与否更是影响着商品交易的成败.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在两种语言转化中,根据语言之间的差异所作的不同的处理方法,各有优势.在商标翻译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采用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最常用的两种策略便是归化与异化。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这种归化与异化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其局限性以及对译文文化内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同化与顺应是重要的认知过程,归化和异化是常用的翻译策略.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对源语文化的正确解读才可能完成恰当的翻译.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解读过程中同化或顺应图式是执行归化或异化翻译的认知基础,本文以文化意象翻译为例证.  相似文献   

9.
韦努蒂的“异化”和“归化”理论是处理文化信息的主要翻译策略。“异化”有益于彰显源语言文化特色,但容易引起文化冲突。商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不同情况下,应针对性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避免造成文化冲突.同时兼顾到商标所蕴含的源文化特色和目标消费者的兴趣,从而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2)
文化因素在翻译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如何处理翻译中出现文化因素也是我们面临的选择?文字上的翻译实质是文化间的交流,我们既要保护本民族文化也要平视其他民族文化,翻译方法我们也既要采用归化也要采用异化。虽然两者过去一直处于斗争的局面,但两者的关系其实是相会补充,相互依存。无论异化还是归化,既然存在就有合理性,我们应该选择性的使用两种翻译手段,促使民族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际贸易中商标的归化与异化途径,异化能很好地保留原语文化和形象,归化能很好地传达原语寓意和精神。二者各具特色,各有用途。在异化和归化途径下,应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归化翻译为了迎合英语国家文化殖民主义接受者的需求,总是依照译入语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标准,对译语文本进行加工.于是有学者提出基于打破文化殖民主义和语言霸权主义的归化翻译观,构建基于语言文化平等的异化翻译策略.商业翻译行为应基于何种设计理念?是优先照顾原语作者,译语读者,还是译者?结论是,商业品牌翻译策略在宏观上,基于文化平等、政治中立,照顾作者原文;而在微观层面,照顾译入语受众和译者意愿,追求广告效应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归化"和"异化"在翻译界一直是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对归化和异化的概念、理论依据,以及归化和异化的翻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广告是提升销售业绩、拓展商业市场最有效的手段。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商业广告翻译如今已风靡经济生活和翻译领域。本文试图将文学翻译的理论——归化与异化应用与商业广告翻译。既然广告的最终目标是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归化在广告翻译中会有绝佳表现。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因素。不同广告法律法规等差异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及满足青年消费者心理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异化在广告翻译中也有相当程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金侠 《商场现代化》2005,(29):138-139
广告是提升销售业绩、拓展商业市场最有效的手段.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商业广告翻译如今已风靡经济生活和翻译领域.本文试图将文学翻译的理论-归化与异化应用与商业广告翻译.既然广告的最终目标是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归化在广告翻译中会有绝佳表现.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因素.不同广告法律法规等差异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及满足青年消费者心理需求等方面的要求,异化在广告翻译中也有相当程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以来,翻译界一直粑"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看做对立体,对二者的争论一直伴随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持续着,本文从理论与翻译实例两方面来论证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并试图探索"归化"与"异化"使用中度的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处理文化信息的转化时,应以异化为主要的翻译策略,归化作为辅助,从而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展现异域文化和风情。但是,选择异化还是归化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读者——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该文通过对《爱丽丝梦游仙境》三个译本中文化元素翻译的对比,分析了接受美学在童话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崔光婕 《消费导刊》2009,(15):217-217
本文从英汉语言文化入手,分析了商标翻译的两种策略,即异化和归化,及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告旨在诱导消费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购买行为,而且应具有吸引力、创造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广告英语中巧用修辞格,可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其翻译主要采用异化、归化、套用、四字结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朱山军 《商业科技》2007,(3S):244-246
广告旨在诱导消费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购买行为,而且应具有吸引力、创造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广告英语中巧用修辞格,可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其翻译主要采用异化、归化、套用、四字结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