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中医心理治疗历史悠久,但难以量化和操作。该文对建立在中医学基础之上并且与西方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的情绪释放技术从产生背景、操作方法、治疗效果方面进行介绍,并作简评,翼以推动中医心理治疗发展,形成本土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循证医学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马惠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151-3153
章对心理治疗中循证医学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在心理治疗中应用循证医学中提倡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积极创造更多的最新证据,特别应注意试验方法的规范;系统综述或荟萃分析也应更加详尽而深入。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一个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往往重视药物和手术治疗,轻视心理治疗,重视躯体功能治疗,轻视身心整体治疗。加强心理治疗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新要求。临床心理医疗对疾病的发展、治疗以及康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一个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往往重视药物和手术治疗,轻视心理治疗,重视躯体功能治疗,轻视身心整体治疗。加强心理治疗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新要求。临床心理医疗对疾病的发展、治疗以及康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与人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众所周知,优美、文雅、婉转的语言总让人感到兴奋、愉快、心情舒畅。易于接受;而粗鲁、低俗、生硬的语言却往往让人感到愤恨、压抑、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在对精神病病人的治疗中。以语言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心理治疗占相当比重,精神科护理人员如在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心理治疗中应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必将对病人的康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循证心理治疗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心理治疗是传统心理治疗受循证医学影响,在其实践领域引发的一场观念与操作的双重变革。它主张把研究者得出的最佳证据、治疗者的临床技能以及病人的人格、文化与偏好三者整合起来,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该文按实证支持治疗与循证实践两个阶段概述了循证心理治疗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理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述评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心理治疗对哮喘常规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在哮喘常规干预的前提下对病人增加心理治疗,观察其对哮喘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住院哮喘病人40例,对照组、实验组各20例,入院后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健教育等;实验组增加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哮喘发作次数减少,焦虑、抑郁减轻,肺功能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哮喘病人的转归,促进哮喘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心理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与过敏性抗原的联合作用是引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其中,精神刺激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哮喘患的心理治疗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哮喘进行心理治疗的手段有多种,医学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最适方法,一般常用的心理治疗手段包括:催眠疗法,松驰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认识疗法以及集体心理疗法。此外,对哮喘患的心理治疗还可以和中医相结合,也可以和运动疗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老年痴呆症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治疗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称为“心疗”、“意疗”。在古代中医史中,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中医心理学”,但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心理疗法,并有许多心理治疗医案存留于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将“七情”列为致病因素,并提出了情志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后世历代医家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不断探索,反复实践,使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逐渐丰富、完善,在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物理治疗学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医学科学。近几年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理疗,认识理疗,所以作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尤其是理疗科的医护人员,探讨患者的心理活动,并给予心理治疗,对增强疗效,促进其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运用护理心理学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病人以最佳身心状态来迎接手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心理治疗中循证医学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在心理治疗中应用循证医学中提倡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积极创造更多的最新证据,特别应注意试验方法的规范;系统综述或荟萃分析也应更加详尽而深入。  相似文献   

13.
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现实心理治疗及临床康复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探索提高心理治疗效果的有关促进因素。方法:通过认真研读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有关主要文献,分析该理论的以人为中心疗法及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观点对临床心理治疗的指导意义,并结合医疗实践的自身体会。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影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更强调人自身的因素,健康是人与其内心以及环境的协调统一。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帮助患者身心健康,积极追求人生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结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充满了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不断追求人生意义的激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推动力。人本主义心理理论整体人的观点对医疗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可应用到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  相似文献   

14.
叙事心理治疗是当今心理治疗领域中新兴起的一种后现代心理疗法,他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视为问题的治疗观念,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其治疗技术主要有问题外化、故事重新解构、由薄到厚等。本文描述了对1例抑郁发作患者运用叙事疗法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旨在阐明该疗法对于克服应激事件所产生的危机心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青云 《家庭护士》2007,5(9):34-35
祖国医学不但提倡心理治疗,而且十分注重心理护理.笔者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历代医学论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中医心理护理的原则与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认知疗法治疗重症神经抑郁症个案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疗法是医学心理学中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神经性抑郁症是一种抑郁情感为突出症状的一种神经官能症,而神经官能症患在临床和社会上往往被医护工作或亲朋好友,甚至患本人常误认为是思想问题而延误诊治和缺乏关爱,造成患备受痛苦,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认知疗法的是将认知过程作为行为和情感的中介,帮助患找出不良认知以及不良行为情感,使患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继而对不良认知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同时进行有效调整,使患的心理障碍逐步好转,从而改善患的不良行为和情感。  相似文献   

17.
性病患者的恐惧心理分析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病患者的恐惧心理分析及心理治疗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维,冯晓敏,刘伟华性病恐惧症是某些对性传播疾病产生了过度的不安、害怕和恐惧。其病因主要是一些人对性病缺少全面正确的了解,误解或偏执,加之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常见性病滥治现象日益增多,给...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一医学心理学已广泛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祖国医学强调“形与神俱,心神合一”,心理行为即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它与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愈后有着内在联系,心理治疗已成为疾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对于涉案病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其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6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在心理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在治疗后进行生活质量(SF-36)测评,并将两组SDS,SF-36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SDS得分与对照组得分无显著差异。两组的SDS评分均比国内常模得分高;治疗后,治疗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SF-36评分著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后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德春 《现代康复》2001,5(12S):10-11,14
心理因素可成为高血压发病的诱因,而患高血压后又可引起或加重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随着高血压病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重视心理疗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这种治疗应该贯彻在高血压治疗的始终,而治疗前应该对患者心理障碍做出正确判断,据此针对患者的不同障碍情况,采取不同治疗形式,不同的措施及方法进行系统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