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在以有偿供血为主的农村地区,比较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态度和行为差异,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一般人群做为对照人群,对有偿采供血人群、HIV感染者/病人及一般人群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暗娼人群采用普查方法,性病门诊就诊者采用连续抽样方法,按照全球基金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对该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唐河县暗娼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比例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回答正确比例平均仅为36.44%;对暗娼人群、性病门诊就诊患者的歧视现象均较一般人群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今后应把暗娼人群作为该县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的正确使用,预防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现况和需求,为制订适合当地的最佳的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流动人口、媒体记者、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病人、商业性行为人群、吸毒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和中学生,使用统一的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总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1.2%。日常生活中,有59.7%的人看报纸,33.4%的人收听广播,83.6%的人看电视,69.6%成人看电视时间平均为2h及以上。电视、传单小册子、宣传画挂图是调查对象目前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希望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充分利用电视媒介作用,在黄金时段播放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同时结合卫生专业人员面对面讲解和发放适宜的宣传材料,是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传播效果,探索适合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0家桑拿按摩、歌舞厅场所活动的暗娼,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向调查对象传送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干预前后均采用一对一匿名调查。结果该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是很高,为70%左右;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性行为相关情况及对于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变化不明显。该人群对艾滋病相关节目的关注度都比较高,但主动性不强,电视是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让她们觉得不舒服的前3个词汇为卖淫、性交易和暗娼。结论该市本次干预效果不是很理想。充分利用视频类节目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传播是今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由于暗娼人群流动性大,要保证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持续性和经常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三县市暗娼艾滋病知识宣传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大冶、随州、襄城3县市暗娼2007年和2008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评价暗娼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为以后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按比例抽样方法,用暗娼健康调查问卷对3县市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县市共调查暗娼1778人,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817人和961人。在艾滋病知识方面,除“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吗”等3个问题外,3县市暗娼知识回答正确率2008年都比2007年高,其中,“仅与一个忠实的、未感染艾滋病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否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等4个问题两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主要来源方面,除“朋友”这项外,其余问题的回答两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和其最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均为电视和免费宣传材料。结论暗娼主要来源于洗脚、洗头屋和发廊,说明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黄石市不同类别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分布及HIV感染率,掌握艾滋病流行现状和流行因素,分析其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自2004年开始对既往有偿献血员、暗娼人群、吸毒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长卡司机、出入境劳务人员、男男同性恋人群等各类高危人群进行了专题调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阜南县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阜南县暗娼、既往有偿献血人员、中学生和村民4类人群对艾滋病知识认识现状,明确现阶段的重点宣传对象与宣传内容。方法2005年3~4月,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类人群共1465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4类人群对艾滋病的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暗娼、既往有偿献血人员、中学生和村民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36.2%、61.7%、82.7%和91.8%。对艾滋病病毒经血液、性、和母婴等3个传播途径正确应答率均在70%以上。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低,其中以暗娼人群最低,村民和中学生总体知晓率较高。结论4类人群对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应加强对高危人群以及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艾滋病项目县基线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陕西省第三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与艾滋病防治有关的资源分配,各类高危人群的人数与分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水平.方法 召开政府多部门协调会议,对既往有偿献血员、暗娼、吸毒者、性病门诊就诊者等进行知情访谈,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结果 2003年前,3个全球基金项目县用于防治艾滋病经费仅为0.6万/(年·县).此次调查既往有偿献血员557人,暗娼63人,吸毒者11人,性病门诊就诊者32人.检测出HIV感染者21例,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率最高为3.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在50%以下,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最高为50.8%.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是收看电视.结论 3个全球基金项目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防治艾滋病经费投入少,高危人群数量多,行为感染HIV的危险性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较准确评估江苏省三类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水平,为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防治知识6套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15~59岁艾滋病防治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三类目标人群5894人,获有效样本5854人;采用总知晓率、《框架》指标知晓率和UNGASS指标知晓率三种评价方法进行三类目标人群知晓水平的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三类目标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水平有较大差异,分别为:一般人群79.88%、重点人群76.73%,高危人群76.27%,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知晓水平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农民工、暗娼、中学生、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群知晓水平最低,分别为69.06%、70.15%、76.72%、78.79%和79.84%;对照国家艾滋病防治中长期行动计划,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知晓率水平基本达到目标要求,而大中学生、农民工和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未达目标要求;三类目标人群间总知晓率和《框架》指标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NGASS指标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中学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和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艾滋病知晓率水平较低,是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的薄弱人群和重点对象;《框架》指标知晓率是现阶段统一评估不同目标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水平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吸毒者中暗娼与嫖客KAP现状,为该类人群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戒毒所吸毒人员中暗娼与嫖客基本情况、KAP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80.49%的暗娼认为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31.71%的暗娼和28.57%的嫖客认为艾滋病离我...  相似文献   

10.
劳教吸毒人员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劳教所内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评价对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后的培训效果。方法对武汉市2个劳教所180名吸毒劳教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收集培训前后知识调查问卷,比较培训前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正确态度拥有率。结果接受调查的吸毒人员以无业者居多,大多数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低,离异比例较高。调查对象在培训干预前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差,对待艾滋病及高危行为的知晓率和正确态度率较低。经过健康教育培训干预后,调查的结果显示,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吸毒人员对接受健康教育的态度也发生明显改变。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正视态度依然没有较大改观,持恐惧态度的人群比例仍很高。结论该次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今后应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并且使培训的内容更系统、细致和具体化。还应大力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控制艾滋病经过吸毒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了解嫖客的高危性行为特征,为进一步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调查地区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艾滋病病毒阳性嫖客24人和阴性嫖客25人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受性服务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以及就医行为等。结果嫖客平均年龄为35.7岁,嫖客中农民、外出务工者较多,喝酒和嫖娼常伴随发生,艾滋病知识相对缺乏,存在错误认识,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除嫖娼外,大多数嫖客还有姘居行为。结论在制定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时,不应忽视对嫖客的干预,在开展暗娼人群干预时,同时要加强嫖客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谷城县暗娼(CSW)、中学生、农村居民以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PLwHA)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为评估总结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实施效果提供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指标参考依据,进而推动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法:2008年11—12月,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对谷城县暗娼、中学生、农村居民、艾滋病感染者/病人4类人群共1588人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结果:4类人群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为:暗娼100%、中学生86.6%、农村居民88.0%和艾滋病感染者/病人97.1%。获得和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均以电视为主,分别占87.9%和79.0%。结论:谷城县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了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芜湖市镜湖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行为特征及其在商业性性行为中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在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工作者中全面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以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暗娼人群哨点监测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芜湖市镜湖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中暗娼人群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暗娼405人,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梅毒感染率为9.63%,丙肝感染率为0.74%;中高档与低档暗娼艾滋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档场所和低档场所暗娼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档场所暗娼的梅毒感染率和中高档场暗娼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娱乐场所的档次(P<0.01,OR=4.19)、文化程度(P<0.01,OR=1.82)、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P<0.01,OR=2.09)和接受同伴教育(P=0.01,OR=1.94)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的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高,但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仍然较低,低档场暗娼的安全套使用率更低,需要探索更有实效行为干预模式,提高安全套的全程正确使用率,以减少艾滋病经性行为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法确定抽样调查场所和调查人数,并采集血标本检溅HIV、梅毒。行为干预时间为2006年10月~2007年6月,干预方法主要包括在娱乐场所组织观看VCD、开展VCT倡导、发放宣传折页和安全套、开展有奖知识竞赛以及同伴教育活动。结果干预前目标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2.86%,干预后知晓率为77.9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2,P〈0.05);最近一次与嫖客性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46.40%上升到干预后63.44%(X2=24.26,P〈0.05);最近一个月与嫖客性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24.07%上升到干预后4316%(X2=33.63,P〈005),无论是最近一次还是最近一个月安全套使用比例均有显著提高。干预前后该目标人群均未检出HIV阳性者,干预前目标人群梅毒阳性率3.23%,干预后阳性率0.9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P〈0.05)。结论马鞍山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何文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1014-1015
目的对江华县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随机选取400名企业职工,400名社区居民,400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CSW),800名学生,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结果企业职工、社区居民、CSW、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60%、40%、30%、70%提高到85%、80%、80%、95%;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率有较大提高,对艾滋病朋友的态度及性观念均有较大改善。结论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提高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转变不良观念和改变高危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蔡县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新蔡县人群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水平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各类人群961人,其中初中二年级学生327人,有偿供血员325人,其他普通人群309人。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7.86%,有偿献血员知晓率62.11%,其他人群知晓率41.20%,三类人群知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报纸杂志、宣传材料,人群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最喜爱的途径是电视。结论根据各类人群特点,结合他们的知识需求,充分发挥电视和报纸在居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静脉吸毒人群(IDU)开展社区外展服务及同伴教育行为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探索建立适合清远市社区静脉吸毒人群的干预模式。方法在清远市清城区和连州市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招募社区IDU为干预对象;分别于2009年4-6月对目标人群进行干预前问卷调查,7~10月采用社区外展服务和同伴教育方法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11~12月采用与干预前调查相同的问卷对目标人群进行干预后效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获得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性病转介服务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03、128人;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0.44%提高到干预后的85.94%(P〈0.01);表示对感染了HIV的朋友或家人和以前一样交往的比例从39.90%提高到60.16%(P〈0.01),认为“艾滋病将来可能威胁到您或您的家庭”的比例从59.11%提高到76.56%(P〈0.01);最近1个月静脉注射吸毒率从100.00%下降为78.13%(P〈0.01),最近1个月、最近1次与别人共用针具的比例分别从26.11%、15.27%下降为10.00%、7.00%,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33.73%提高到58.54%,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获得艾滋病性病VCT、诊疗和转介服务的比例从0提高到100.00%。结论对社区IDU采取社区外展服务及同伴教育行为干预可显著提高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促使其改变或减少高危行为,干预模式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合肥市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某少管所的8个中队,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中队抽取51人共408人进行统一的集中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62.4%)较非感染途径的知晓率(50.4%)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3,P=0.132)。犯罪青少年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深,个别项目知晓率低,如对我国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回答正确率仅为5.9%;正确回答艾滋病的医学名称的仅占21.6%;正确率超过50%的项目仅占40%。很多犯罪青少年的场所尚未开展过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34.1%和40.4%的犯罪青少年分别认为他们现在的场所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犯罪青少年最希望通过电视(34.8%)、书刊报纸(38.2%)获得艾滋病知识。54.2%的犯罪青少年认为小学就应该开始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认为应该从初中开始的有40.2%。结论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该群体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引起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安徽省3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关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对暗娼、男男性行为者及吸毒者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2.4%,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6.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男男性行为者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9%,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2.7%,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4.8%;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0%,最近一个月内有过注射吸毒行为比例为54.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7%.结论 今后应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3类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检测工作,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加强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