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与SAGEⅡ和HALOE两个卫星仪器多天的臭氧数据对比,验证了激光雷达观测合肥地区平流层臭氧数据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在18~37.5km范围内激光雷达与SAGEⅡ及HALOE观测得到的臭氧浓度分布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其中,激光雷达与SAGEⅡ臭氧结果的相对偏差一般在20~32km范围内小于10%,32~35km范围内小于26.5%;激光雷达与HALOE臭氧结果的相对偏差在21~32km范围内一般小于15%.激光雷达、SAGEⅡ和HALOE三者同天或邻天的平流层臭氧结果相比,也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宁波GSM系统LAC状况 目前宁波GSM系统共有LAC区22个,每个BSC分配一个LAC(除市区BSC23,BSC24外),这样,某些BSC的Location-Update占OK-ACC-PROC的比例(后称LU-RATE)相当高,如余姚BSC8,其LU-RATE高达79.42%,其SDCCH负荷相当重,且已导致SDCCH拥塞,具体每个BSC的LU次数,LU-RATEPAGE-REQUESTS/PAGE-RESPONSE,PAGES-PER-SECOND,SD-CONGESTION-RATE,…  相似文献   

3.
EMX-500交换机系统带数据丢失的原因分析江苏省徐州邮电局朱小枫EMX-500交换机的系统带最初是由MOTOROLA公司提供的,它共有3个组成部分,即PATCH,SYSGEN(SYSTENGENARATION)和空的CHANGEJOUNAL。前两部...  相似文献   

4.
东亚中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新乡(35.3°N,113.9°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2.9°N)幅度闪烁资料,并综合Kokubunil(35.7°N,139.5°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N)、Kashima(35.95°N,140.67°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7°N)和Yamaguchi(34.2°N,131.6°E,印度洋上空MARISAT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1.5°N)站结果,得到了如下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闪烁的特征:1.中纬区VHF和L波段电离层闪烁基本上是夜间现象,但夏季正午可出现次极大值;2.闪烁出现率季节变化明显,无论是VHF波段,还是L波段,其出现率均以夏季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3.逐年变化显著,夏季夜间,平均闪烁出现率与年平均平滑太阳黑子数(AASSN)的负相关关系明显,其它时间二者无关;4.夜间强闪烁和秋季午夜前后的弱闪烁,其出现率随Kp指数增加而减小,其它时间,则与Kp指数变化无关;5.夏季夜间强闪烁的平均出现率可能有经度效应,即新乡站强闪烁的夏夜平均出现率高于Kokubunji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款数字式录音机,其硬件系统的核心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DSP-2186和闪烁存储器FLASH MEMO 28F320J5,使用的编码算法为国际电信联盟(ITU)的G.723算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INTEL公司32-Mbit FLASH MEMORY芯片28F032SA的性能及其用法;给出了28F032SA与80C198单片机的一种接口电路及PL/M-96语言编程示例。  相似文献   

7.
《电子产品世界》1996,(11):101-102
AMD公司的第五代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MACH5系列产品,采用先进的0.5 m~0.25μmEEC-MOS工艺,是目前最先进的高密度、高性能、低功耗、电可擦除CMOSCPLD。MACH5系列器件可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产品、程控交换机、通信产品及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本文拟就三个方面介绍MACH5系列器件的性能特点和开发过程。一、MACH5系列器件的结构特点与MACH1~4系列器件相比,MACH5在结构上有了较大的改进,采用所谓“层次”的结构设备,结构示于图MACH器件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PAL…  相似文献   

8.
日前,EPSON在国内发布了两款多媒体液晶投影机新品:便携式投影机EMP-7200和手提式投影机EMP—7500。EPSONEMP-7200提供真正XGA级,亮度达1000ANSI流明,分辨率为1024×768,能够在CAD/CAM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中呈现高质量画面;支持各种通用影像规格:NTSC4.43、M—PAL、N-PAL及NTSC3.58、PAL和SECAM。EMP-7500与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屏幕一起组成流动会议系统,提供真正XGA分辨率1024×768的输出,高效UHE灯泡能够提供更…  相似文献   

9.
借助一新的工艺模拟与异质器件模型用CAD软件──POSES(Poisson-SchroedingerEquationSolver),对以AlGaAs/InGaAs异质结为基础的多种功率PHEMT异质层结构系统(传统、单层与双层平面掺杂)进行了模拟与比较,确定出优化的双平面掺杂AlGaAs/InGaAs功率PHEMT异质结构参数,并结合器件几何结构参数的设定进行器件直流与微波特性的计算,用于指导材料生长与器件制造。采用常规的HEMT工艺进行AlGaAs/InGaAs功率PHEMT的实验研制。对栅长0.8μm、总栅宽1.6mm单胞器件的初步测试结果为:IDss250~450mA/mm;gm0250~320mS/mm;Vp-2.0-2.5V;BVDS5~12V。7GHz下可获得最大1.62W(功率密度1.0W/mm)的功率输出;最大功率附加效率(PAE)达47%。  相似文献   

10.
在15K和1~3GPa静压范围内研究了ZnS0.02Te0.98混晶的共振喇曼散射,样品用MBE方法生长在(001)晶向的半绝缘GaAs衬底上,利用静压调制带隙实现也488.0nm线的共振喇曼散射,观察到类ZnTe和类ZnS两类LO声子模以及它们的倍频模和组合模-测得类ZnTe的LO声子模的压力系数为4.5cm^-1/GPa。  相似文献   

11.
瑞利-拉曼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温度分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介绍一台用于夜晚探测大气温度分布的L625瑞利-拉曼(Rayleigh-Raman)散射激光雷达。采用Nd:YAG激光器三倍频输出355nm作为发射激光,利用弱光子计数技术检测大气中分子的瑞利散射和N2分子振动拉曼散射回波,分析得到了平流层和对流层中上部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廓线。其观测结果分别与HALOE/UARS卫星和无线电气象探空仪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激光雷达观测的平流层温度与HALOE卫星的结果对比表明,它们在高度25~65km内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20个夜晚的平均温度差别基本上小于2K。激光雷达与无线电气象探空仪探测的对流层温度在高度为5~18km内反映了较为一致的分布趋势,15个夜晚的平均温度差别在6~16.5km高度内小于3K。这些结果表明,L625瑞利-拉曼散射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可靠,可用于大气温度分布的常规观测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激光雷达探测平流层中上部大气密度和温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L625 355 nm和532 nm双通道瑞利(Rayleigh)散射激光雷达,分别观测合肥(31.9°N/117.17°E)地区30~43 km高度范围内的大气密度和温度分布.这些结果与NOAA/NMC和NASA/HALOE相邻地点的密度和温度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在34~43 km高度范围内激光雷达获得的大气密度与NOAA/NMC和NASA/HALOE密度的偏差大约为10%,温度差别小于2 K,而34 km以下温度偏差稍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尚缺乏25~60 km大气风场实时探测手段,为此研制了60 km车载瑞利测风激光雷达。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对分系统的研制做了详细描述。为提高风场反演的精度,设计了标准具通过率函数校准系统。提出了标准具通过率函数校准方法,并开展实验对标准具通过率函数进行了校准。校准结果表明,接收机性能稳定,各参数测量标准差均小于0.06。该系统在德令哈地区对15~60 km大气风场进行了观测,获得了水平风场的测量结果,并与当地探空气球的探测结果进行了比对,30 km以下一致性较好。对风速、风向测量误差进行了计算,40 km以下,风速测量误差4 m/s,风向测量误差6,40 km以上,风速测量误差8 m/s,风向测量误差18。该系统设计合理,性能稳定,能够实时探测10~60 km大气风场。  相似文献   

14.
用瑞利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平流层中上部温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一台用于平流层中上部温度探测的双波长激光雷达 ,分析了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过程。该激光雷达获得的结果与NOAA NMC及MSISE 90模式资料对比表明 ,在 30~ 40km高度范围内三者反映了较一致的温度分布特征。一般情况下 30~ 40km范围内它们的温度偏差小于 3K ;低层 30km以下很可能主要受气溶胶的影响 ,相对偏差小于 6K。  相似文献   

15.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测量边界层臭氧空间分布的一种重要工具。研制了一台边界层臭氧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系统采用Nd:YAG四倍频激光266 nm泵浦H2/D2混合气体产生受激拉曼光作为光源,采用牛顿型望远镜接收大气回波,288.9 nm和299 nm的弹性散射信号被分成两路,被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A/D采集卡采集保存用以反演大气臭氧分布廓线。给出了系统的探测结果以及和臭氧探空仪地对比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激光雷达可以大大降低几何因子的影响,提供0.2~2 km区间的边界层大气臭氧分布廓线。  相似文献   

16.
张青松  侯再红  谢晨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7):706008-0706008(6)
激光雷达探测臭氧和气溶胶垂直廓线分布近年来在环境监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介绍了一套可同时用于探测臭氧和气溶胶浓度的激光雷达系统。采用Nd:YAG激光器,通过二倍频器和四倍频器分别产生532 nm和266 nm激光光源,基于受激拉曼散射原理,在两根拉曼管中分别充有氘气和氢气,产生拉曼频移光289 nm,299 nm,通过差分吸收算法原理反演垂直空间臭氧浓度廓线,通过米散射算法原理来反演气溶胶浓度廓线。水平扫描试验结果显示,雷达系统的探测结果与近地面点式臭氧分析仪测量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小于10%。在安徽合肥科学岛外场观测结果表明:臭氧探测高度,白天可以达到3 km,晚上可以达到5 km,气溶胶探测高度,白天可以达到10 km,晚上可以达到15 km。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Hufnagel-Valley模型的DCIM激光雷达测量湍流廓线的反演算法,推导了数据平滑处理函数,通过对HV 5/7模型廓线数值仿真得出:真值反演时,反演廓线与理论模型廓线最大相差约0.004个量级,反演廓线计算的r0、整层θ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在0.5%以下;有10%随机误差时,20km以下反演廓线与理论模型廓线最大相差约0.5个量级,20km以上误差增大,反演廓线计算的r0和整层θ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约在10%和5%以下,满足实际激光大气传输应用;数据平滑处理函数不会影响反演廓线随高度的变化特性。最后仿真验证了反演算法的普适性,可用于DCIM激光雷达测量不同地区的湍流廓线。  相似文献   

18.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对流层臭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激光雷达对对流层2~4km高度范围的臭氧分布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利用YAG激光器产生的两个波长(266nm和289nm),可以得到比较精确的臭氧分布.  相似文献   

19.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ultraviolet (UV) rare-gas halide excimer lasers has added new possibilities for laser radar (lidar)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atmospheric constituents. An experimental result of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tratospheric ozone layer by a XeCl laser (308 nm)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absorption-lidar (DIAL) technique is described. The obtained ozone profile in an altitude range of 15- 25 km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measured by radiosonde. The measurement error is analyzed for one-wavelength lidar. The accuracy is estimated to be 10-30 percent within an altitude range of 10-30 km and at a range resolution of 1 km or less. The accuracy and the resolution are higher than the Umkehr method. Recent progress of rare-gas halide lasers and their frequency conversion techniques as a transmitter for lidar are reviewed. Many powerful and reliable new sources are available in almost every wavelength over the near UV region. New applications of these UV sources to the lidar system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especially from the scientific field on the middl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20.
水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常规手段测量水汽的时空分辨率较低有效提高局地短期天气预报的可信度。为加强拉曼激光雷达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有必要对其水汽测量误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自研的拉曼激光雷达测量数据,依据误差传递理论,分析水汽混合比的误差。同时,利用无线电探空仪与拉曼激光雷达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光雷达测量水汽主要包括标定常数、大气透过率修正和测量信号三个误差源。其中,定标常数误差随高度不变约为4%,是1.5 km以下误差的主要来源;大气透过率修正误差随高度升高而增加,洁净天气下对误差的影响小于4%;测量信号误差在洁净天气下3 km高度以内一般小于20%,在3 km高度以上,成为误差的主要来源。比对结果显示:激光雷达计算误差和比对误差一致性较好。上述分析结果对于提高激光雷达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