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抚顺市松阿扁叶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松阿扁叶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在松阿扁叶蜂成虫和幼虫期应用化学药剂、释放赤眼蜂、人工破坏预蛹及老熟幼虫越冬环境等措施,进行了对比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破坏松阿扁叶蜂老熟幼虫和预蛹的栖息环境,杀虫效果可达85%以上;地面施用1.8%阿维菌素乳油8000倍液、1.2%苦参烟碱1000倍液杀幼虫效果均为100%;阿维菌素烟剂、苦参烟碱烟剂(含乳油)杀灭成虫.效果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就4.5%瓢甲敌乳油施用于葡萄日本双棘长蠹的效果进行了毒力测定,测试该药剂对日本双棘长蠹越冬成虫的驱避杀伤情况。结果表明:施药后前2d,日本双棘长蠹成虫对施药枝段产生了强烈的忌避反应,忌避率为100%;施药后3—5d,忌避作用有所减弱,但仍达82.00%以上;施药后7—10d,忌避率为56.41%-74.36%。同一质量浓度下3种施药方法对日本双棘长蠢成虫的触杀效果依次为喷施法〉涂刷法〉爬行法;3种施药方法均表明,质量浓度为1.25g/L和1.00g/L时药效较好,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并显著高于0.83g/L和0.67g/L。  相似文献   

3.
大栗鳃金龟自1985年首次在临夏太子山林区发生后,以5年为一周期于1990年、1995年定期发生。该虫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也以幼虫和成虫对林木幼苗造成巨大为害。幼虫期采用50%辛硫磷乳剂6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6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捉,25%氧乐菊酿乳剂800倍液或“666”烟剂防治,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杀虫烟剂防治落叶松鞘蛾的常规方法是:在成虫羽化盛期产卵这前,放烟熏杀成虫,缺点晨:有效防治时间短;不同林份的防治电动机不一致,不利于大面积组织防治,一次性施药的有效杀虫率低,在鞘 蛾越冬幼虫期利用烟剂防治能克服以下缺点,且防治效果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切花菊的保鲜效果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张露等用不同药剂对切花菊进行保鲜试验。试验配制5种药剂,各配250mi:①自来水(对照),②5%白糖水溶液;③硝酸银25mg/L+8羟基喹琳100mg/L+白糖5%;④硝酸银25mg/L+柠檬酸75mg/L...  相似文献   

6.
枣叶甲生物学及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叶甲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浙江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越冬,防治主要用80%敌敌畏乳剂,50%甲胺乳油等农药喷杀成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枣叶呷Fleutiauxiaarmat(Baly)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在浙江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越冬,防治主要用80%敌敌畏乳剂、50%甲胺磷乳油等农药喷杀成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伊腾厚丝叶蜂在黑龙江省1年2~3代,利用20%敌虫菊脂、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进行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枣叶甲Fleutiauxiaarmata(Baly)是枣树上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该虫在浙江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下越冬。防治主要用80%敌敌畏乳剂,50%甲胺磷乳油等农药喷杀成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摸清了防治落叶松红瘿球蚜的防治适期为:越冬成蚜产卵前期、虫瘿开裂期和第二代若蚜越冬前期;试验筛选出防治最佳药剂为: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防效均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4种药剂防治桉树幼林白蚁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防治土栖白蚁危害桉树幼林,选择4种药剂进行桉树容器苗浸根后上山造林试验和白蚁致死驱避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经4种药剂浸根后造林,以绿僵菌复合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幼林白蚁危害致死率仅3.4%;施用萘丸的防治效果最差,幼林白蚁危害致死率达20.5%,专项驱避试验对白蚁的驱避作用也不明显。文章还分析了几种灭除驱避白蚁药剂的成本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榆斑蛾系单食性害虫。幼虫暴食榆树叶片,在兰州曾一度成灾。作者对其虫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兰州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各虫态的发生期: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6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蛹8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幼虫共分8龄,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茧蛹越冬。经数种药剂进行杀卵、杀幼虫、杀成虫的试验、示范,以1:1000倍的2.5%澳氰菊酯乳剂或40%水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缘阿扁叶蜂危害巴尾松针叶,在广西贺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筑室而以预蛹越夏,越冬,翌年1月中旬开始化蛹,2月上旬始见成虫羽化,3月初成虫开始产卵,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期306天,应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4000倍液喷杀3龄前幼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flavomarginataMaa危害马尾松针叶,在广西贺县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筑室而以预蛹越夏、越冬,翌年1月中旬开始化蛹,2月上旬始见成虫羽化,3月初成虫开始产卵,3月中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期306天。应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4000倍液喷杀3龄前幼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紫叶甲在吉林省西部1年发生1代。在系统调查其主要生活习性的基础上,采用杀虫胶环对其越冬成虫进行了防治,杀虫率可达98.0%以上;应用人工释放蝎蝽防治榆紫叶甲幼虫的防治效果可达60%-80%,并可在示范区形成较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球蚜红杉亚种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落叶松嫩枝、梢、针叶上吸食汁液。温度和湿度对红松球蚜的发生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在58%-70%时,危害严重;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落叶松球蚜数量减少;5月为发生危害高峰期。施药区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2.4%。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灵野外效果达98%~100%,而白僵菌效果为28%~52%,苏云金杆菌的2个亚种效果均不理想,分别为20.83%和9.095%。  相似文献   

18.
1999 年,油松大小蠹(学名待定)在山西省许多地区的油松林内暴发成灾,对30年生或胸径12 cm 以上的油松危害极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虫为害油松系首次发现。其成虫大多在距根基部1 m 以内的树干部位侵入蛀食韧皮部,雌虫产卵量一般为100 多粒。幼虫继续取食韧皮部,常造成油松死亡。该虫营隐蔽生活,一般的化学防治方法效果很差。采用钻孔塞入磷化铝毒丸薰杀法,成虫死亡率可达96.4% ,幼虫死亡率可达97.7% 。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腮扁叶蜂以幼虫为害落叶松针叶,在河北省塞罕坝林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壤中做土室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羽化成虫,6月上旬幼虫孵化,下旬幼虫下树。成虫可进行孤雌生殖。用20%速灭杀丁乳油250—350倍喷杀幼虫或用“741”插管烟剂熏杀成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英德跳是我国森林昆虫竹节虫目的一新虫种。在广东省英德县首次发现危害黎蒴栲林成灾得名。若虫和成虫危害黎蒴栲为主的壳斗科树叶,以成虫危害最烈。该虫在英德县1a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第1、2代成虫产的卵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2月下旬卵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上、中旬使用3%666烟剂15kg/hm2防治,效果达85%以上,使用绿僵茵1.5×1013个/hm2孢子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