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与不典型脑膜瘤(AM)MRI征象的差异,并探究DWI和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HPC与31例AM患者术前的MR平扫、增强扫描以及DW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对其MRI征象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测量两组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运用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20例HPC与31例AM相比,肿瘤形状(χ~2=4.763,P0.05)、出血(χ~2=8.400,P0.01)、血管流空信号(χ~2=26.793,P0.001)、瘤脑界面(χ~2=4.432,P0.05)、与附着硬膜的关系(χ~2=15.093,P0.001)、脑膜尾征(χ~2=9.670,P0.01)、强化方式(χ~2=8.025,P0.01)、强化均匀性(χ~2=5.097,P0.05)8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WI信号(χ~2=3.227,P0.05)、坏死囊变(χ~2=0.658,P0.05)、瘤周水肿程度(χ~2=0.056,P0.05)、邻近骨质改变(χ~2=2.588,P0.05)4项影像学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肿瘤多呈分叶状、不规则形,囊变坏死,出血及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多见,瘤脑界面较清晰,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多窄基底与硬膜相连,脑膜尾征少见;后者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变坏死及出血少见,瘤脑界面多较模糊,增强后多明显均匀强化,多宽基底与硬膜相连,脑膜尾征多见。20例HPC在DWI上均呈等或稍高信号,ADC均值为(1.21±0.14)×10~(-3) mm~2/s,31例AM在DWI上28例呈高或稍高信号,3例呈低信号,ADC均值为(0.82±0.12)×10~(-3) mm~2/s,低于H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P0.001)。以ADC值1.07×10~(-3) mm~2/s作为HPC与AM的诊断阈值时,ROC曲线下面积等于0.98±0.01,95%可信区间为0.95~1.00,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0%。结论颅内HPC与AM的MRI征象存在一定差异,ADC值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特征性表现的异同。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HPC和24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术前MRI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资料。采用χ~2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二者的MRI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比较,肿瘤的长径(t=2.066,P=0.046)、分叶征(χ~2=7.111,P=0.008)、T1WI信号(χ~2=17.220,P0.001)、T2WI信号(χ~2=22.247,P0.001)、DWI等低信号(χ~2=4.310,P=0.038)、囊变坏死(χ~2=7.111,P=0.008)、瘤周水肿程度(χ~2=9.864,P=0.014)、血管流空影(χ~2=8.087,P=0.004)、与硬脑膜窄基底相连(χ~2=15.973,P0.001)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尾征(χ~2=0.150,P=0.698)、瘤内出血(χ~2=2.338,P=0.126)、中线结构移位(t=-1.656,P=0.106)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存在差异,对比分析二者的影像学征象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PXA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均位于幕上,9例部位表浅,与脑膜关系密切,但仅3例见脑膜强化。瘤体呈多房囊性伴壁结节8例,呈实性伴囊变4例。实性成分与正常脑灰质信号相比,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成分与脑脊液相比,FLAIR呈稍高信号。FLAIR示11例轻-中度瘤周血管源性水肿。7例接受DWI,实性部分6例呈等或稍高信号,1例呈明显高信号。3例接受MRS检查,瘤体实性部分胆碱/肌酐(Cho/Cr)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酐(NAA/Cr)降低,1例见脂质(lip)峰。增强后瘤体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其中不均匀强化7例,均匀强化5例。8例术前误诊,分别诊断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2例)、脑膜瘤(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节细胞胶质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结论 PXA临床罕见,与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脑膜瘤等影像表现相似,术前易误诊,结合MR功能成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主要包括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强化方式等特点。结果:11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主要位于小脑蚓部者8例,位于小脑半球者3例。MRI平扫显示肿瘤境界较清楚,可表现为囊性(1例)、囊实性(6例)、实性(4例),瘤周未见明显水肿带;增强扫描囊壁瘤结节和实性瘤体部分明显强化;囊壁光滑、可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诊断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PXA的影像表现,其中10例行MR检查,2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12例患者共有13枚病灶,颞叶6枚,颞叶为主累及多个脑叶4枚,岛叶2枚,额叶1枚。13枚病灶中囊实性5枚,囊伴结节型6枚,实性结节2枚。增强后实性区及壁结节有明显强化,囊伴结节型病灶囊壁均不强化。13枚病灶中2枚出现邻近软脑膜强化,1枚有钙化。6枚行DWI检查的病灶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均高于对侧相应正常区,其中2例WHO Ⅲ级PXA的ADC值及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明显低于另外4例WHO Ⅱ级PXA。2枚行1H-MRS检查的病灶中,实性部分Cho峰升高,NAA峰下降,Cho/NAA值为0.84、1.06,1例出现Lac峰。结论:PXA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识这些特征并结合MR多种功能成像技术,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的CT及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CNC及2例EVN CT及MR表现,分析其发病部位,肿瘤的形状、边界、信号强度、囊变、钙化,肿瘤内流空血管及强化特点。结果:7例CNC均位于侧脑室内,透明隔移位或显示不清,肿瘤呈分叶状,CT平扫呈不均匀性稍高密度,MR扫描T1WI以等、略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信号为主,5例病变内部或边缘可见大小不等囊腔,6例可见条形、粗大钙化,4例肿瘤内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病变均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2例EVN主体位于额、顶叶,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不清,肿瘤呈囊实性,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均见瘤内出血,1例可见条状血管影。结论:CNC具有较典型的CT及MR征象,EVN常呈囊实性,合并出血、壁结节多见,年轻患者脑实质内的肿瘤具有这些征象时需考虑EVN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MRI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PA的MRI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位于中线结构9例(视神经及视交叉5例,脑干2例,下丘脑1例,第四脑室1例),小脑5例,大脑半球4例。病灶最大径为2.1~5.9cm。在影像上,10例呈实性,伴囊变、坏死或微囊形成,实质不规则明显强化;8例呈囊实性,壁结节和囊壁均明显强化4例,壁结节明显强化、囊壁无强化3例,壁结节和囊壁均轻度强化1例。瘤周无水肿13例,瘤周轻度水肿5例。结论:PA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诊断,同时对其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典型和非典型影像学表现。方法: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回顾分析3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排螺旋CT(MDCT)和MRI表现,包括肿瘤位置、形态、最大直径、包膜、囊变、出血、钙化及增强方式。统计学分析组织病理学表现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MDCT和MRI在显示肿瘤的包膜、囊变、出血、钙化及增强方式时有无差异。结果:33例患者中,年轻(≤40岁)女性共17例(51.5%),老龄(40岁)女性共11例(33.3%),男性5例(15.2%);大肿瘤(直径3cm)共26例(78.8%),小肿瘤(直径≤3cm)共7例(21.2%)。年轻患者比老龄患者更易发生瘤内囊性退变(P=0.030)。男性患者更多发生小肿瘤(P=0.015),肿瘤假包膜及囊性退变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0.025,P=0.002)。大肿瘤实质内囊变、出血和假包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小肿瘤(P值分别为0.001、0.002和0.029)。MDCT和MRI在显示肿瘤的包膜、囊变及增强模式能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RI在显示肿瘤内出血上效果明显优于MDCT(P=0.001),而MDCT显示瘤内钙化的能力明显优于MRI(P=0.028)。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而男性或40岁的女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多为实性肿瘤及周边到中央的渐进性动态强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8例,孤立性纤维瘤10例,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影像征象进行对照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在与附着硬膜的关系、硬膜尾征征象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形态、T2WI信号、囊变坏死及出血、瘤周水肿、骨质破坏及强化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肿瘤形态多呈分叶状、不规则形, T2WI等高信号,囊变坏死及出血多见,瘤周水肿较明显,颅骨破坏可见,增强后明显强化;后者肿瘤形态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T2WI有低信号区,囊变坏死及出血少见,瘤周水肿轻,无颅骨破坏,增强后明显强化,并有延迟强化。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诊断无钙化DCI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接受乳腺X线摄影及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患者,根据X线摄影判定病灶是否存在钙化;比较有、无钙化DCIS病灶形态、早期强化、延迟强化方式、核分级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差异。结果133个DSIC病灶,48个无钙化,85个有钙化。MRI对无钙化DCIS的敏感度(48/48,100%)高于X线摄影(26/48,54.17%,χ2=28.54,P<0.01)。有、无钙化DCIS动态增强MRI早期强化及核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1、6.79,P均<0.05),而病灶形态、延迟强化方式及ER、PR、HER-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钙化DSIC中,19个呈肿块样、65个非肿块样强化,其延迟强化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34,P=0.04)。无钙化DCIS中,12个呈肿块样强化、36个呈非肿块样强化,其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对无钙化DCIS的敏感度高于乳腺X线摄影;无钙化DCIS多为非高核级,动态增强MRI早期迅速强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Vimentin和Ki-67在肾癌(R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imentin和Ki-67在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33例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Vimentin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Vimentin及Ki-67在RCC组织中均异常高表达,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均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5;χ2=26.67,P<0.05);Vimentin和Ki-67的表达在不同RCC患者性别(χ2=4.07,1.16;P>0.05)、年龄(χ2=0.03,0.87;P>0.05)、肿瘤位置(χ2=0.00,0.00;P>0.0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CC的临床分期(χ2=10.66,P<0.01;χ2=19.88,P<0.01)、组织学分级(χ2=13.79,P<0.01;χ2=21.03,P<0.01)、肿瘤的大小(χ2=19.52,P<0.01;χ2=16.1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P<0.05)。 结论Vimentin和Ki-67参与了RCC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组织学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肿瘤体积越大,两者的表达水平越高,两者在肿瘤的进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46例.所有病例均做了MRI检查,其中26例同时做了CT检查.结果 46例54个肿瘤,囊腔型42个,典型表现为囊腔大、结节小及结节显著异常强化;实质型12个,肿瘤信号强度在T2WI明显升高,增强后显著强化,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结论 CT和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RI的多轴位成像及增强扫描可避免肿瘤及壁结节的漏检.  相似文献   

14.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加深对本病的再认识。方法 20例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重点观察肿瘤的大小、部位、与脑室的关系、水肿情况和增强扫描特征。并分析发病的年龄及性别特点。结果 本组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多呈囊性或囊实性占位,体积多较大,一般大于5cm,部分较大肿瘤周围水肿不明显,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增强后表现为环形强化或囊腔壁结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与侧脑室后脚、下脚及三角区的关系密切。结论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对脑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卵巢囊实性病变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影像表现,采川统计学方法,建立判别函数,对其MRI征象诊断价值做进一步判断.结果:卵巢良、恶性病变在囊壁是否规则、有无壁结节、与邻近组织分界足否清晰、盆腔有无肿大淋巴结及腹水等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ayes逐步判别,经F检验,囊壁足否规则、有无壁结节、与邻近组织分界足否清晰等变量对肿瘤的良、恶性性有显著判别能力,以此建立判别函数,总体诊断准确度为93.18%.结论:MRI对卵巢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判别函数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少见类型肾细胞癌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少见类型肾细胞癌10例患者的资料,患者均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分析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0例中,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嫌色肾细胞癌2例,集合管癌1例;8例病灶位于右肾,2例位于左肾。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反相位信号略减低,2例嫌色肾细胞癌及1例集合管癌反相位信号未见明确减低。10例实性部分DWI序列呈高、略高信号。3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均见分隔及壁结节,其中1例分隔及壁结节明显强化,2例分隔及壁结节轻中度强化;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嫌色肾细胞癌及1例集合管癌均轻度强化。结论 MRI能提供少见类型肾细胞癌更多的影像信息,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