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敏 《地下水》2009,31(1):61-63
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兴建和运行,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然产生各种影响,尤其是以地下水为取水水源的水井工程,对周边地区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和深远,有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通过对取水工程完成后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储量与运做状态、水质的演变趋势、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对周围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析研究,为泯浴取消工和和区域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贾汪矿区为徐州百里煤田中最古老的煤矿,近年来矿区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地下水资源有污染、枯竭趋向,矿区供水日趋紧张。本文以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从而阐明矿区地下水的水力条件变异、水质变异和扩大供水途径三个方面的问题,亦提出保护矿区地下水环境的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井田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分析测试资料,依据水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方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简要阐述了矿区开发对地下水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矿区开发后地下水环境的一些变化趋势及初步预防措施,为将来矿井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浅层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4)
地下水是目前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地下水环境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以新疆恰拉水库地下水环境研究为例,根据其水源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取样和检测,分析了水库对周边地下水水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计算了水库大坝渗漏量。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4)
地下水取水工程是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载体,地下水资源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岐山县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利用方面存在的重建轻管、管理粗放、设备缺失、管理缺位、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利用的十条具体对策,为岐山县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火电厂粉煤灰排放现状出发,以徐家峪现行电厂储灰场为例,通过对储灰场周围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和其周围多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总结得出储灰场对其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总体未改变周围地下水使用性质。  相似文献   

7.
人类活动影响下石家庄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家庄市1991~1997年间的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明了地下水环境的演化趋势。用绝对值关联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等得出了地下水中具有代表性的水样。在此基础上,运用等维灰数递补技术预测了地下水总硬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质量演化的影响,并提出缓解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水质污染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水质基本状况和污染程度直接反映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好坏.本文对辽宁省地下水环境质量做出了评价,主要分析了表征地下水质动态特征的相关化学组分.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方面.对于地下水水质污染的防治,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时间因素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东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简析本区的环境容量和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体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近20年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演化趋势,并分析了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恶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质环境及其功能的控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环境是天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居住和赖以生存的浅部地质空间。地质环境具有如下特征:空间性,其上限为地表,其下限视研究目的而定;稳定性,其环境要素是相对。稳定的;可变性,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可能改变局部地质环境;系统性,地质环境是一个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环境系统,该系统本身具有恢复调节功能。地质环境的环境功能是指它对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影响。其影响有两种,一是使环境质量恶化的影响,是一种不良的功能;一是使环境质量得以保护和改善的影响,是一种良性功能。地质环境是环境工程的一种,是控制不良地质环境功能和开发良性地质环境功能的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工程是环境地质研究的一个新思路。地质环境工程包括有:地下水环境工程、控制不良地质环境的地质环境工程、净化废物的地质环境工程、贮存废物的地质环境工程、特殊地质环境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