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柚皮苷是否通过调控ARHI基因表达影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柚皮苷处理结肠癌细胞SW620,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ARHI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ARHI mRNA表达。在SW620细胞中转染pcDNA-ARHI,或转染si-ARHI,并使用柚皮苷处理,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柚皮苷明显增加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p21、Bax蛋白表达量、ARHI mRNA和ARHI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CyclinD1、Bcl-2蛋白水平,均呈浓度依赖性(P0.05)。ARHI过表达明显增加SW620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p21、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CyclinD1和Bcl-2蛋白水平(P0.05)。抑制ARHI表达逆转了柚皮苷对SW620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p21、Bax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及对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柚皮苷通过上调ARHI基因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斑蝥素(Cantharidin)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斑蝥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TUNNEL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改变,并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调节基因p53和Bcl-2、Bax的表达.结果 5μmol/L斑蝥素能明显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生长,呈现凋亡特征.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可见Bax、p5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而Bc1-2基因表达减少.结论 斑蝥素能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53、Bax基因和下调Bcl-2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介素-29(IL-29)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IL-29诱导SW480细胞,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lncRNA DLEU1和miR-149-5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ncRNA DLEU1和miR-149-5p靶向关系。转染DLEU1小干扰RNA或miR-149-5p模拟物至SW480细胞,上述相同方法观察抑制DLEU1表达或过表达miR-149-5p对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IL-29、抑制DLEU1表达或过表达miR-149-5p均可降低SW480细胞OD值、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P 0. 05),提高细胞凋亡率、p21和Bax蛋白表达(P 0. 05)。IL-29可降低SW480细胞DLEU1表达(P 0. 05),促进miR-149-5p表达(P 0. 05)。DLEU1靶向负调控miR-149-5p表达。过表达DLEU1可逆转IL-29对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 IL-29可能通过调控DLEU1/miR-149-5p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斑蝥素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斑蝥素(Cantharidin)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斑蝥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33258染色、TUNNEL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改变,并以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凋亡调节基因p53和Bcl-2、Bax的表达。结果 5mol/L斑蝥素能明显抑制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生长,呈现凋亡特征。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可见Bax、p53基因表达显著增加,而Bcl—2基因表达减少。结论 斑蝥素能诱导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上调p53、Bax基因和下调Bcl-2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5.
PTEN过表达及其突变对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及其突变体G129E对体外培养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活化的HSC,以腺病毒为载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及其突变体G129E基因瞬时转染HSC;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SC增殖;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及流式细胞术测定HSC凋亡;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HSC PTEN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HSC Bcl-2及Bax表达.结果 外源性野生型PTEN基因及G129E基因成功转染体外活化HSC,并引起HSC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P<0.01).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及G129E明显抑制HSC增殖,在转染HSC后48 h、72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4.03%、23.12%和9.52%、12.63%.野生型PTEN基因及G129E基因转染HSC后72 h,HSC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在上述作用中野生型PTEN均明显强于其突变体G129E.结论 过表达的野生型PTEN及其突变体G129E通过降低Bcl-2/Bax途径诱导体外活化HSC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并且,野生型PTEN的作用明显强于G129E.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诱导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的氧化苦参碱作用于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测定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荧光法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结果氧化苦参碱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方法显示氧化苦参碱可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提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激活凋亡效应分子caspase-3。结论氧化苦参碱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通过提高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激活caspase-3发挥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携带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BB-102)转染BEL-7402、HLE及HuH-7肝癌细胞后p53基因的表达,以及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BB-102以MOI为50pfu/细胞感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p53基因为野生型)、HLE及HuH-7(p53基因为突变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B-102携带的p53基因的表达,TdT法原位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结果 BB-102携带的p53基因能在转染了BB-102的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转染BB-102后肝癌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染毒后第4-10d期间,BEL-7402、HLE及HuH-7三株肝癌细胞的平均受抑率分别为58.5%、81.5%及71.1%,其中对p53基因突变的肝癌细胞的抑制程度要大于对p53基因为野生型肝癌细胞的抑制程度。转染BB-102还能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BB-102通过其介导p53基因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这为BB-102应用于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s通路激活对结肠癌细胞SW480和DLD1产生的非凋亡效应。方法流式细胞学检测结肠癌SW480及DLD1细胞系的Fas、FasL、抗凋亡蛋白c-FLIP、Bcl-2、Bcl-xl、XIAP等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水平;对结肠癌SW480及DLD1细胞系予以梯度浓度(0ng/ml、12.5ng/ml、25ng/ml、50ng/ml)的FasL刺激,计数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速率变化;对结肠癌SW480及DLD1细胞系予以低剂量FasL处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细胞增殖速率及迁移侵袭能力测试,探讨低剂量FasL刺激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稳定敲除SW480和DLD1细胞的Fas基因表达,重复上述实验,以明确低剂量FasL刺激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是否依赖于Fas通路的激活。结果 SW480及DLD1细胞系中均可检测到中等程度的Fas表达及抗凋亡蛋白FLIP、Bcl-2的表达,未检测到FasL表达,在SW480中可测到Bcl-xl表达;低剂量FasL不影响结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的增殖速率,但可促进两种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稳定敲除Fas基因后,低剂量FasL对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结论低剂量FasL可激活Fas通路的非凋亡途径从而增强结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mi RNA在癌症中的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miR-567在癌症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中的功能作用尚缺乏参考.目的研究mi R-567对CR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法检测CRC细胞SW480、SW1116、HT29和正常结直黏膜上皮细胞NCM460中miR-567、瞬时受体电位8(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8,TRPM8)的表达;将miR-NC组(转染miR-NC)、m i R-567组(转染m i R-567m i m i c s)、s i-N C组(转染si-NC)、si-TRPM8组(转染si-TRPM8)、mi R-567+pcDNA组(共转染miR-567和pcDNA)、miR-567+pcDNA-TRPM8组(共转染miR-567和pcDNATRPM8),用脂质体法转染至SW48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PM8、CyclinD1、p21、p23、Bcl-2、Bax、Cleaved-capase-3的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与正常结直黏膜上皮细胞NCM460相比, CRC细胞中miR-567的表达明显降低,TRPM8的表达明显升高;过表达miR-567或抑制TRPM8均可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miR-567可抑制野生型TRPM8细胞的荧光活性,并负向调控TRPM8的表达;过表达TRPM8逆转了过表达miR-567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mi R-567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与靶向TRPM8有关,将可为CR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lncRNA MEG3在p53介导的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qPCR检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细胞系中lncRNA MEG3的表达。CCK-8法检测敲低或过表达lncRNA MEG3后Eca-109、TE-1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Eca-109、TE-1细胞凋亡。采用RNA免疫沉淀检测lncRNA MEG3与p53相互作用。qPCR检测p53、p21、Bax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Bcl-2、Bax、Cleaved-Caspase3、Cyto-C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53的转录调节能力。结果 lncRNA MEG3在食管鳞癌患者及细胞系Eca-109、TE-1、KYSE50中均低表达。高表达lncRNA MEG3的患者拥有更长的总生存期,在Eca-109和TE-1细胞中敲低lncRNA MEG3,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p53死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3、Cyto-C蛋白表达,促进Bcl-2表达;过表达lncRNA MEG3则抑制细胞增殖,上调p53转录活性,促进B...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过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脂质体介导的ERβ基因转染SW480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SW480-C1-ERβ)。RT—PCR及WesternBlot鉴定ERβ的过表达。以正常SW480细胞和转染了空质粒的SW480细胞(SW480-pEGFP—C1)作为对照,在无雌激素或有雌激素作用的条件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Bax表达。结果SW480和SW480-pEGFP—C1细胞中ERβ mRNA和蛋白表达较低,而稳定转染的SW480-C1-ERβ细胞中ERβ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在有或无雌激素作用的条件下均可发现,与SW480细胞或SW480-pEGFP—C1细胞比较,SW480-C1-ERβ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凋亡率明显增高,survivin表达减低,Bax表达增高;在SW480-C1-ERβ细胞中,有雌激素作用者较无雌激素作用者以上变化更明显。结论ERβ过表达可以同时以配体非依赖性和配体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凋亡,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最近许多报道显示胡椒碱(piperine, PIP)具有抗癌活性,而其在结肠癌中的具体作用及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并不完善.目的探究PIP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分别用0(空白对照)、5、10和20μg/m L的PIP处理SW480细胞24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 Ed U)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light chain3,LC3)、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Xprotein,Bax)、劈裂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e aspartate proteinase-3,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IP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IP能升高SW480细胞中p53、Bax、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并降低Bcl-2的表达.结论PIP可抑制SW4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信号通路和诱导自噬性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凋亡的影响,并研究Res对SDF-1/CXCR4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20、40、80μmol/L Res处理SW480细胞后,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Bcl-2及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es处理SW480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Res处理后SW480细胞凋亡率也显著升高(P0.05);药物处理组中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显著升高,而抗凋亡蛋白Bcl-2及SDF-1、CXCR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表现出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Res抑制大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SDF-1/CXCR4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小鼠β-防御素(mBD)2对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增殖、凋亡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为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培养SW480细胞,转染mBD2重组质粒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阴性转染组(NC组)、mBD2转染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平板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目情况;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有关蛋白Bax、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mBD2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在同一时间点,与Control、NC组相比,mBD2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与Control、NC组相比,mBD2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均降低,mBD2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Control、NC组相比,mBD2转染组细胞G1期DNA量均显著升高(P0.05)。3组G2期、S期DNA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Control、NC组相比,mBD2转染组细胞中Bax、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mBD2可能通过使细胞阻滞于G1期,上调凋亡蛋白表达,进而抑制SW48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姜黄素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W620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为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以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SW620细胞24 h增殖抑制显著(P<0.05),其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诱导SW620细胞凋亡、上调p53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效应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稳定转染程序性细胞死亡5(PDCD5)因子的结肠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探讨PDCD5因子与顺铂联合治疗结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稳定转染PDCD5因子的结肠癌细胞SW480/PD-CD5、稳定转染空载体的结肠癌细胞SW480/Neo以及正常结肠癌细胞SW480的PDCD5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3种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Hoechst 33258法和流式双染法检测3种细胞在顺铂干预下的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3种细胞在顺铂干预下Bcl-2、Bax、Bcl-xL和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 SW480/PDCD5中PDCD5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SW480和SW480/Neo增高(P<0.05)。SW480/PDCD5增殖抑制率高于SW480和SW480/Neo,生存率低于SW480和SW480/Neo(P<0.05)。顺铂(10 mg/L)干预24 h后,SW480/PDCD5凋亡率高于SW480和SW480/Neo(P<0.05)。顺铂(10 mg/L)干预24 h后,SW480、SW480/Neo的Bcl-2、Bcl-xL以及核内Cyt c表达较SW480/PDCD5增高(P<0.05),而Bax和胞浆Cyt c的表达较SW480/PDCD5降低(P<0.05)。结论稳定转染PDCD5因子可以增加结肠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二者联合应用在结肠癌治疗中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Notch1基因的表达,观察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mNotch-1短发夹状RNA(mNotch-1 shRNA),利用MTT增殖试验分析mNotch-1 shRNA转染前及转染24、48、72 h时MG63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Annexin V法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与mNotch-1 shRNA作用时间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otch1、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Notch-1 shRNA转染MG63细胞后,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下降。Annexin V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分析显示mNotch-1 shRNA转染MG63细胞后,细胞中Notch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并且显著抑制Bcl-2基因和上调Bax基因的表达。结论 RNAi沉默Notch1基因能明显抑制人MG63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及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B(xeroderma pigmentosumB,XPB)对白介素-6(IL-6)介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1-XPB和空载质粒pcDNA3.1稳定转染VSMC,然后给予100 U/mL的IL-6孵育48 h。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pcDNA3.1组;pcDNA3.1-XPB组;IL-6组;IL-6+pcDNA3.1组;IL-6+pcDNA3.1-XPB组。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XPB、Bcl-2、Bax和野生型p53(wtp53)表达量的变化;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发现,重组质粒pcDNA3.1-XPB的转染使得细胞XPB表达增高(P<0.05或P<0.01),同时使得Bcl-2表达降低、Bax和wt-p53表达增高(P<0.05或P<0.01),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的Bcl-2表达增高、Bax和wt-p53表达降低的作用(P<0.05或P<0.01);MTT结果显示,XPB高表达抑制了细胞增殖活力(P<0.05),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增殖的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XPB高表达引起了细胞G0/G1期增加(P<0.05)、S期减少(P<0.05)、凋亡率增加(P<0.01),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G0/G1期减少、S期增加、凋亡率降低的作用(P均<0.01)。结论 XPB基因能抑制VSMC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增殖和降低其凋亡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合贝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VSMC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AngⅡ10<'-7>mol/L)和模型+合贝爽1、2、3组(剂量分别为10<'-5>、10<'-6>、10<'-7>mol/L),应用MTT法检测VSMC的生长率,TUNEL法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Bcl-2、Bax、Fas和P53 mRNA的表达.结果 合贝爽抑制VSMC增殖,促进VSMC凋亡,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的表达.结论 合贝爽使VSMC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促进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Dickkopf-1克隆及其抗结肠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kk1 cDNA抗结肠癌的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pcDNA3.1( )Dkk1进行瞬时转染结肠癌细胞CT26和表达Dkk1的肝癌细胞HEPA1-6, 转染后的细胞为实验组, 转染空载体pcDNA3.1( )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为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 用MTT法检测CT26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Dkk1, p53, Bcl-2和Bax的表达量.结果: MTT实验显示在570 nm的吸光度均值CT26实验组明显低于其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0.779±0.025 vs 0.968±0.016, 0.973±0.016), P<0.05); 与CT26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相比, 实验组p53, Bcl-2的表达量降低、而Dkk1、Bax表达增高.结论:外源Dkk1可反馈抑制突变型p53的生成, 下调Bcl-2, 增加Bax因子表达而抑制结肠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