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林建民 《轧钢》2011,28(4):49-51
液压辊缝控制系统 (HGC) 是双机架冷轧机带钢厚度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双机架冷轧机液压压下系统位置控制方式的研究和改进,提高了HGC位置控制的动态响应,有效解决了带钢厚度波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建民 《轧钢》2019,36(1):84-86
液压辊缝控制系统 (HGC) 是单机架冷轧机带钢厚度控制的关键环节,但随着工况的变化,HGC系统多次发生振动,在对HGC控制系统展开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背压、位置闭环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有效解决了轧机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邹伟 《稀有金属快报》2005,24(11):35-39
介绍3300mm中厚板可逆热轧机辊缝调整机构的组成,设计了3300mm轧机辊缝位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案,给出了该方案中压下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过程,最终依据设计方案研制了辊缝控制系统,并在实际生产中运行使用。现场运行结果表明,用有准备切换逻辑无环流控制系统控制压下电机的辊缝位置,性能稳定,定位迅速,控制精度达到±0.3mm。宝钛集团使用该设备生产的钛及钛合金中厚板、镍板、锆及锆合金板等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四辊冷连轧机液压压下系统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本钢冷轧厂四辊冷带轧机液压压下系统的研究,对液压压下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立了物理和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整个系统在位置控制方式下的传递函数。为以后对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优化设计等计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铸轧机的辊缝调节系统是铝带材连续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铝带材的质量。我公司从涿神有色金属加工专用设备有限公司购进的二辊式双驱动铸轧机,采用的是液压压下的辊缝调节系统,用于调节辊缝,保持恒压力轧制和使铸轧机的承载零件在轧制中得到保护。对此部分的液压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SIMATIC TDC控制系统在FQM连轧管机组辊缝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华英 《钢管》2009,38(3):59-62
连轧管机的辊缝控制在无缝钢管生产中十分关键,它直接关系到钢管的几何尺寸精度,并且影响钢管的切头切尾长度。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Φ159mmFQM连轧管机组采用世界先进的液压小舱辊缝调节技术,电气控制配置了西门子高端产品——TDC全数字控制系统,通过多种通讯方式的综合运用实现快速、精确地控制辊缝。重点介绍了TDC系统的组成、通讯方式、软件编程及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7.
张柏森  李松  宋锦春  佟琨 《机床与液压》2012,40(13):121-123,105
介绍一种采用液压比例阀控制辊缝的新型管材矫直机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比例阀来控制液压缸位置,达到辊缝的自动调节和偏差补偿。此新型管材矫直机采用8个阀控缸系统,实现辊缝自动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辊缝调节简便。在8个阀控缸系统中,由于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难度较大,只针对其中的非对称缸系统采用DSHplus软件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对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特性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对称阀控制对称缸系统进行比较,并针对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两种常见补偿方法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其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伟  尹家凡 《机床与液压》2014,42(14):68-71
矫直机主液压缸辊缝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系统稳定性、产品质量、设备安全。重点研究主液压缸的辊缝控制策略,针对矫直机主液压缸平行压下的同步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单缸辊缝闭环控制与倾摆辊缝闭环控制的改进的4缸同步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仅能够实现矫直机的倾斜、摆动辊缝控制,也能提高4缸平行压下的同步性。通过在东北某厂热处理生产线的成功应用,证明该控制策略及技术的有效性,可在矫直机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6,(10):2211-2214
介绍了动态轻压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轻压下对连铸板坯枝晶生长的作用机理,引入ARCHON结构的专家系统,改善传统的辊缝控制。在离线状态输入轻压下控制规则,在线状态与ASTC协同调节扇形段位置、位移、压下速率,不断修正辊缝校验精度,实现扇形段辊缝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现代化冷轧机的自动化水平,主要表现在电子计算机和液压技术两方面。我厂引进意大利New Hunter Engineering的四重不可逆冷轧机,设备的多数动作是由液压元件和计算机来完成的,如冷轧机的液压压下系统、弯辊控制系统和换辊控制系统等。整机全部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装有辊缝控制AGC系统、张力AGC系统和板形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罗平尔 《锻压技术》2016,(12):102-106
以冷轧机轧辊垂直振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冷轧机振动机理的前提下,建立轧机垂直振动简化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轧制压下量、摩擦系数及辊缝阻尼的轧制工艺参数对轧机垂直振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减小轧机压下量有利于提高轧机振动临界速度;增加辊缝摩擦系数有利于减小轧辊的振动位移;增加辊缝阻尼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幅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抑制冷轧机垂直振动方法为:优化各道次压下量,以使轧制临界速度由1340 m·min-1提升到1520 m·min-1;适当降低乳化液浓度,以使辊缝摩擦系数增大,此调节过程应考虑窜流现象;增设液压衬板减震器或多孔阻尼减震器,以增加辊缝阻尼。  相似文献   

12.
在冷带轧机液压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l)系统中,电液力伺服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冷带轧机电液力伺服系统的设定值是由厚度环所决定,故而电液力伺服系统的设定值在轧制过程中是时变的。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将自适应控制同动态矩阵控制结合起来,通过在线辨识来校正预测控制器的控制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该控制算法基于受控对象的阶跃响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时,电液力伺服系统的动静态特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冷带轧机液压AGC系统的控制精度决定了冷轧带钢的成品精度,而目前现场的液压AGC系统主要采用PID控制。针对液压AGC系统,在其中的液压压下伺服系统中应用模型算法控制(MAC),同液压AGC系统厚度外环的PID控制相结合,形成MAC-PID串级控制。同时,进行了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MAC-PID串级控制算法实时性较好且易于实现,提高了成品带钢的板厚精度。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泰钢冷轧厂1700 mm六辊可逆式冷轧机在板形控制方面的经验。通过张力控制、压下量控制、液压弯辊控制、轧辊轴向横移控制及工艺润滑系统控制,有效地改善了板形,提高了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浩宇  王川  孙杰  陈立佳  张殿华 《轧钢》2018,35(6):66-69
实验轧机由于开机时间短、维护不及时等因素易导致其液压系统固有的伺服零偏现象,这对辊缝定位精度产生恶劣的影响,进而造成轧制变形条件发生不可测变化。为了消除该现象对轧制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干扰,开发了一种伺服零偏自愈控制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自愈系数与液压辊缝控制闭环比例系数的比值维持系统惯性时间常数的2倍时,可获得最佳控制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有效轧制力工作区间,动态辊缝定位精度小于1μm。  相似文献   

16.
高速冷连轧机是典型的复杂机电系统,而液压AGC是其消除厚差,提高成品精度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钢冷轧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带钢成品精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要求冷连轧机液压AGC系统综合控制进一步完善,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液压AGC系统高速控制的要求,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已成为其主流控制系统.本文结合冷连轧生产实际,对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及连轧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历程做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基于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的连轧过程自动化液压AGC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冷连轧机液压AGC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基础自动化级和过程自动化级,它们之间的通信由以太网来完成,以适应连轧控制系统控制高速化、精密化、智能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曹毅 《机床与液压》2015,43(8):79-81
轧辊液压平衡装置普遍应用于各种轧机。以某种引进的新型轧机为例,分析其轧辊液压平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结合国内现状对其进行了相应改进,使其更加适合国内钢铁行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