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氯胺酮麻醉对新生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只出生1周SD大鼠,随机分为氯胺酮麻醉(Ket)组和生理盐水对照(Ns)组.Ket组腹腔注射50 mg/kg氯胺酮;Ns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获取大鼠对水迷宫的学习和记忆获取能力以及对平台空间位置的记忆保持能力的相关数据,并行组间比较.制备大鼠海马脑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凋亡相关因子Bel-2和Bax的表达.结果 与Ns组比较,Ket组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活动总路径缩短(P<0.05).海马脑片观察显示,Ket组促凋亡因子Bax表达较Ns组明显;两组间抑凋亡因子Bcl-2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新生鼠的脑发育期使用氯胺酮,其成年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氯胺酮麻醉对新生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12只出生1周SD大鼠,随机分为氯胺酮麻醉(Ket)组和生理盐水对照(Ns)组。Kct组腹腔注射50mg/kg氯胺酮;Ns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获取大鼠对水迷宫的学习和记忆获取能力以及对平台空间位置的记忆保持能力的相关数据,并行组间比较。制备大鼠海马脑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Ket组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活动总路径缩短(P〈0.05)。海马脑片观察显示,Ket组促凋亡因子Bax表达较Ns组明显;两组问抑凋亡因子Bcl-2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新生鼠的脑发育期使用氯胺酮,其成年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其机制可能与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杨飞  钮峥嵘  李瑞轩  徐桂萍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65-68,72, 72
目的 探讨黄芪总苷防治氯胺酮麻醉致幼鼠记忆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幼年大鼠(幼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氯胺酮组、氯胺酮+黄芪总苷高剂量(80mg/kg)组,氯胺酮+黄芪总苷中剂量(40mg/kg)组、氯胺酮+黄芪总苷低剂量(20mg/kg)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氯胺酮(50mg/kg)麻醉并行剖腹探查术,制造记忆损伤模型;造模后,氯胺酮+黄芪总苷各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相应剂量黄芪总苷,正常对照组和氯胺酮组灌胃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末次给药后,进行定向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取大鼠脑组织,分别用于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复制幼鼠记忆损伤模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幼鼠血清SOD 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提升(P<0.05);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黄芪总苷各剂量组幼鼠血清SOD 活性显著提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氯胺酮+黄芪总苷各剂量组幼鼠大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形态明显改善;与氯胺酮组比较,氯胺酮+黄芪总苷各剂量组幼鼠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Bcl-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黄芪总苷对氯胺酮麻醉致幼鼠记忆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组织海马区caspase-3、Bcl-2等凋亡蛋白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422-1425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大鼠海马区Bcl-2、Bax表达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2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三组,模型组和SGB组大鼠采用腹腔探查术制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SGB组大鼠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认知能力;Tunel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SGB组大鼠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显著下降(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GB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增加大鼠海马区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能力及Ca MKII/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氯胺酮高(60 mg/kg)、中(30 mg/kg)和低浓度组(15 mg/kg),连续14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氯胺酮。末次注射24 h后,行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28日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结束后采集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用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用q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Bcl-2、Bax、Ca MKII和CREB 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Bcl-2、Bax、Ca MKII、CREB和p-CRE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氯胺酮高浓度和中浓度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显著性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氯胺酮高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环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E染色结果发现氯胺酮能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松散和数目减少,并导致神经元固缩和深染; TUNEL结果显示氯胺酮能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高、中浓度氯胺酮可以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表达,并降低Bcl-2、Ca MKII、CREB、p-CREB mRNA或蛋白表达(P<0. 05)。结论高剂量氯胺酮长期应用能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导致神经元凋亡,Ca MKII/CRE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氯胺酮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长托宁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大鼠海马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9月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长托宁0.64mg/kg(P1)组;长托宁1.28mg/kg(P2)组和长托宁2.56mg/kg(P3)组。停药1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测试。测试结束后立即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海马Bax/Bcl-2蛋白的表达;用比色法进行AChE活性测定。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P3组和P2组大鼠大鼠的潜伏期(2-3d)和游泳距离均明显长于P1组和C组(P<0.05)。Bax蛋白、Bcl-2蛋白在P3组和P2组海马内表达及二者的比值均显著高于P1组和C组(P<0.05)。结论:腹腔重复注射较大剂量长托宁对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明显损害,可能与其影响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和胆碱能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the 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对异氟醚诱导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对磷酸化JNK、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出生后7d(Py7)的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均分为DMSO对照组(D组)、JNK抑制剂SP600125对照组(SP30组)、异氟醚+DMSO组(Iso+D组)和异氟醚+SP600125组(Iso+ SP30组).对照组吸入空气,异氟醚组吸入1.1%异氟醚4h.麻醉前20 min,幼鼠根据分组分别侧脑室注射SP600125 30 μg或者12% DMS0 5μl.麻醉结束后6h,部分幼鼠灌注取脑,TUNEL荧光染色检测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n=6);部分幼鼠取新鲜脑皮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JNK、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n=6).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幼鼠海马CA1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比较,Iso+D组[(135.72±21.26)个/mm2]比D组[(24.07±1.35)个/mm2]增加5倍(P<0.01);与Iso+D组相比,Iso+ SP30组[(42.49±5.56)个/mm2] CA1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降低了84% (P<0.05).Iso+D组磷酸化JNK P46表达比D组增加44.1% (P<0.01),而Iso+ SP30组显著降低了磷酸化JNK P54 (p< 0.05)和P46(P< 0.01)的表达.Iso+D组Bax表达比D组增加1.5倍(P<0.05),Bcl-2蛋白表达比D组下降42.2% (P<0.05);而Iso+ SP30组Bax表达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1).D组与SP30组TUNEL阳性细胞数,磷酸化JNK,Bcl-2和Bax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NK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异氟醚诱导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SP600125通过维持Bcl-2,降低Bax表达产生抑制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A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双侧海马注入Aβ25-35建立A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选取双侧"肾俞"、"内关"、"大椎",接韩式疼痛治疗仪治疗,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Bcl-2、Bax的平均光密度表达。结果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且电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ax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且电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有关。  相似文献   

9.
袁敏  刘贵江  刘斌 《疑难病杂志》2013,(9):709-711,F0003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方法将10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VD组),每组又分为1周、2周、4周、8周和12周5个不同观察时点(n=10)。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与Sham组比较,VD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阳性表达在1周开始增多,4周达到高峰,8周开始下降,到12周仍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与Sham组比较,VD组大鼠海马CA1区不同时间点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相关性分析表明,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与Bcl-2及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45,P=0.000;r=0.866,P=0.000)。结论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共同参与了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l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剂量的氯胺酮麻醉对老年大鼠1周和3周时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影响。方法:♂老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1周组(C1)、氯胺酮1周组(K1)、对照3周组(C3)、氯胺酮3周组(K3)。K1、K3组腹腔首次注射氯胺酮80mg/kg,随后每隔15min追加1/2首剂量,共追加3次;C1、C3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后第1周,C1、K1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各组大鼠寻找隐匿台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搜索能力,每日4次,连续6d;处理后第3周,C3、K3组大鼠进行同样的测试。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将大鼠麻醉后灌注取脑,分别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hAT阳性细胞数的改变。结果:①水迷宫结果,K1组第1~4d,大鼠寻找隐匿台的潜伏期明显长于C1组(P<0.05或0.01),但第5、6d时,二者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对隐匿台空间位置的记忆能力K1组低于C1组(P<0.05)。K3组与C3组之间水迷宫结果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K1组大鼠海马部位ChAT阳性细胞数小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K3组与C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E染色结果:电镜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临床相关剂量的氯胺酮麻醉可导致老年大鼠短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随时间推移,功能渐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对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Marmarou方法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Y型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低、中、高剂量Tau组的记忆成绩均明显高于损伤组(P<0.01)。中、高剂量Tau组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多于损伤组(P<0.01);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少于损伤组(P<0.01);Bcl-2/Bax表达比均明显高于损伤组(P<0.01)。结论促进海马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Tau对抗损伤保护脑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石菖蒲及其有效成分α-细辛醚对戊四氮(PTZ)诱发的幼鼠癫痫发作所激发的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光电镜技术观察癫痫幼鼠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致痫对照组癫痫幼鼠海马CA1和CA3区大量神经元凋亡;药物治疗后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PTZ致痫各组幼鼠海马CA1和CA3区Bcl-2和Bax阳性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0.01)。其中,苯巴比妥钠组、石菖蒲组、α-细辛醚组Bcl-2阳性细胞数量增加较致痫对照组显著(P<0.01);Bax阳性细胞数量各致痫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Bcl-2/Bax的值约为6.0;致痫对照组约为0.7;其余3组均约为1.0。结论石菖蒲和α-细辛醚可能通过增强Bcl-2表达,抑制幼鼠癫痫发作激发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幼年小鼠连续多次接受氯胺酮麻醉后学习记忆认知功能及海马脑区内TSPO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出生21 d的幼年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氯胺酮组(n=12),每天1次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氯胺酮,连续7 d。然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包括4 d的适应性训练和1 d的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小鼠,取双侧的海马脑区,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和TSPO表达水平。结果训练期3~4 d,氯胺酮组小鼠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探索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小鼠在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和经过次数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氯胺酮组幼年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和TSPO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显示,氯胺酮组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发生了形态学的改变,TSPO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氯胺酮组小鼠海马脑区内小胶质细胞被激活,与之共同表达的TSPO蛋白的表达增高,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4.
醒脑静对老年大鼠氯胺酮麻醉后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氯胺酮(KTM)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同时应用醒脑静(XNJ),以观测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G1组:空白组,第1天(D0)生理盐水(NS) 5 mL/(kg·h)腹腔注射,第2天(D1)至第7天(D6)无药物处理;G2组:D0 KTM 5 mg/(kg·h)腹腔注射,从D1 开始每天NS 2 mL/kg腹腔注射,持续至D6;G3组:D0 KTM 5 mg/(kg·h)腹腔注射,从D1 开始每天XNJ 2 mL/kg腹腔注射,持续至D6;G4组:D0:KTM 5 mg/(kg·h),从D1 开始每天XNJ 6 mL/d腹腔注射,持续至D6.采用Morris 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对各组大鼠脑海马匀浆中AchE、ChAT的活性进行测定,TUNEL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检测海马中神经细胞的凋亡及Bax、Bcl-2的表达.结果 Morris 水迷宫实验显示,G3、G4 组与G2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和游泳总距离缩短(P<0.05).G2组大鼠模型的ACh含量和ChAT活性与G1组比较降低,G3、G4组大鼠模型的Ach含量和ChAT活性均高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G3、G4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和Bax阳性细胞数量均高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G4组大鼠模型海马区Bcl-2表达与G2组比较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大鼠KTM腹腔注射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与中枢神经系统Ach含量和ChAT活性的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增高有关,XNJ对此种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老年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CAI区微量注射冈田酸,建立AD大鼠模型,淫羊藿总黄酮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AD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认知能力明显下降(P<0.01),Bcl-2、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淫羊藿总黄酮组与AD模型组相比大鼠认知能力改善(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可以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改善AD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海马Bcl-2、Bax蛋白及大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昆明纯种小白鼠共30只,随机分为4组,S组(n=7)为假手术组,C组(n=8)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照组,I组(n=8)为线栓缺血梗死后氯胺酮治疗组,R组(n=7)为线栓缺血梗死再灌注后氯胺酮治疗组。结果:C组海马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C组海马Bcl-2蛋白表达低于I组和R组(P<0.05)。C组脑梗死体积明显高于I组和R(P<0.05)组。C组、I组、R组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海马凋亡基因Bax的蛋白表达和大脑梗死体积,提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氯胺酮麻醉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 新生1周Wistar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3组(n =10).对照组(CON)给予腹腔注射和氯胺酮等体积的生理盐水;K10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100 mg/kg;K50组腹腔注射氯胺酮50 mg/kg,每小时追加首剂量的1/2,均持续麻醉6h.麻醉后21 d进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海马标本行谷氨酸NMDAR2受体、转运体GLAST及NMDA受体亚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采集图像, 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荧光半定量OD值.结果 各组大鼠在旷场中央格的停留时间及穿越的方格数无明显差异(P >0.05).水迷宫测试各实验组的逃逸潜伏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探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麻醉处理明显增加NMDA R2、谷氨酸转运体GLAST的表达,海马CA1区NMDA受体亚型NR2A、NR2B蛋白表达增强,K100组和K50组之间并无明显不同.对照组NMDAR2受体、转运体GLAST的OD值分别为(22.0±3.0)、(20.2±2.3),K100组为(61.0±4.5)、(42.0±2.3),K50组为(58.0±4.2)、(40.0±3.3).结论 氯胺酮可降低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可能与上调海马NMDAR2、转运体GLAST、 NR2A、NR2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手术创伤对发育期大鼠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04 只13 日龄SD大鼠随 机分为4组:对照组、丙泊酚组、手术组、丙泊酚+手术组。对照组腹腔注射7.5 mL/kg生理盐水后行假手术,丙泊酚组腹腔注射 75 mg/kg丙泊酚,手术组行局麻下剖腹探查术,丙泊酚+手术组腹腔注射丙泊酚75 mg/kg+局麻剖腹探查术。术后各组随机分为 两个亚组。其中一个亚组术后1 d 检测幼鼠海马TNF-α的浓度,脑组织caspase-3、c-fos 的表达。另一亚组饲养至60 d 时行 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后检测大鼠海马TNF-α的浓度以及脑组织caspase-3、c-fos的表达。结果在13日龄幼鼠 中,手术组TNF-α浓度、caspase-3、c-fos的表达较其他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丙泊酚组、丙泊酚+手术 组3组之间TNF-α浓度、caspase-3、c-fos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日龄大鼠中,Morris水迷宫实验、TNF-α浓度、 caspase-3、c-fos的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手术创伤可导致幼年大鼠海马炎症反应加重,细胞凋 亡增加,但该损伤不会持续至大鼠成年。而单次丙泊酚全麻对幼年大鼠大脑神经元发育无明显影响,且丙泊酚可缓解手术创伤 所造成的幼鼠中枢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再根据造模后断头取脑时间将15只大鼠随机分为3小组,即7d、14d、21d组。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在第7d、14d、21d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与干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在第7d、14d及21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模型组大鼠Bax蛋白表达在第7d、14d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和假手术组及正常组(P<0.01),而在第21天各组Bax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各时段凋亡神经元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促进VD大鼠海马组织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阻抑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减轻脑缺血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从而可避免脑卒中患者发展成V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痴呆大鼠模型研究海马神经元凋亡机制及葛根素对其干预效应.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痴呆组、治疗组,用HE染色、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现象及葛根素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 分析,研究其分子机制是否涉及凋亡基因Bax、Bcl-2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TUNEL染色时,对照组海马凋亡神经元少见;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海马凋亡细胞率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的凋亡细胞率处于较低水平,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凋亡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凋亡细胞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与痴呆组比较海马凋亡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凋亡细胞率明显降低(P<0.05).痴呆组比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与痴呆组相比大鼠海马组织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葛根素能抑制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可为葛根素治疗痴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